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9:19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安倍完成“破冰之旅” 中日重回“蜜月期”?


2018年10月2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北京期间,日本国旗在天安门广场飘扬。(美国之音艾伦拍摄)
2018年10月2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北京期间,日本国旗在天安门广场飘扬。(美国之音艾伦拍摄)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结束了被称为破冰之旅的北京之行,期间他先后会见了李克强和习近平等中国领导人,为改善两国关系取得进展,并达成了经贸合作方面的一系列成果。有评论认为,在美国特朗普政府调整国际战略和贸易政策的背景下,中日双方势必加强合作,但两国国民的感情过去几年受到严重伤害,因此中日关系几年内很难回到三、四十年前的蜜月期。

安倍完成“破冰之旅” 中日重回“蜜月期”?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06:26 0:00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夫妇10月27日周六上午结束三天访华行程, 乘专机离开北京回国。 周五下午,安倍晋三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谈, 双方都表示愿意提升“新时代”的中日关系,并同意可在第三国进行经济合作。

安倍表示,日方欢迎和支持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愿继续积极参与中国发展进程,并愿同中方一道,密切高层及各层级交往,持续改善两国友好的民意基础,妥善管控好双方分歧,推进日中战略互惠关系深入发展,共同致力于地区稳定与繁荣。

一般认为,管控双方分歧包含两国在东中国海和钓鱼岛等历史遗留问题上的争端。

尽管日本没有加入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所倡导的“一带一路” 国际投资开发计划,但是安倍晋三在与习近平的会谈中称,“一带一路”是有潜力的构想,日本愿意同中方加强合作,开拓第三方市场。

安倍在周五与李克强一同出席的记者会上表示,“从竞争到共生,中日双边关系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这位日本领导人访华期间,双方签署了多项协议,其中包括一项高达3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

在东京的中日问题学者徐静波对美国之音表示,他认为,安倍此次访问的最大收获是与中方达成了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和建立相应保障机制的共识,以及签署了52项合作协议。

日中双方还就日方提出的停止延续40年的对华援助建议达成了共识。

日本内阁官房副长官西村康稔周五对记者们表示,安倍邀请习近平明年正式访问日本,习近平表示会认真考虑。

旅日中国学者、资深媒体人徐静波指出,历经波折的中日关系近期由于国际局势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和日本都在经贸方面施加强大压力的情况下,作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中日两国需要加强合作,改善关系。

徐静波同时指出,由于近几年来两国国民之间的感情受到很大伤害,大约九成日本人对于中国没有好感,因此短期内双方关系很难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胡耀邦、赵紫阳主政时)那种“蜜月期”。

徐静波:安倍首相这次访问中国,应该来讲中日两国建立了经济互信。我可以预计到明年六月如果习近平主席能够访问日本的话,那么中日两国建立一个良好的政治互信和安全保障互信,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但是要回到80年代那种蜜月期,我觉得需要五年甚至十年以上。

安倍首相周五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披露,将进一步简化中国学生和个人赴日入境签证的手续。

据报道,习近平与安倍晋三在会谈中同意在两国间设立热线,避免在东中国海发生事故。日本提出设立“东海热线”可追溯到2010年,当时中国对设立热线予以积极回应。

共同社报道说,安倍与李克强会谈时也提到了新疆维吾尔人的人权问题。中国官媒的报道则对此没有提及。

对于中日之间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方面存在的分歧是否会阻碍两国关系的发展和领导人之间的政治互信,徐静波表示,跟美国或者欧洲等一些国家过于强调人权的角度不同,日本政府和日本社会对中国人权、民主体制问题和所谓价值观问题,并没有太多的在意。

他说,毕竟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有一些比较相近的地方,所以日本安倍首相这次访华之前,也没有就这些问题,包括价值观问题、民主体制、人权问题,提出过多的意见。

这位评论人士指出,在中日两国合作和关系改善的框架之内,台湾问题依然是中日两国最大的悬念问题。

徐静波: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一点,中日两国之间目前还是存在着一些悬念。钓鱼岛问题虽然得到一些管控,但是南海问题、还有一些历史的遗留问题依然是存在在中日两国之间的导火索,那么对中国来讲,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一些表现,尤其在今年,提升了同台湾官方之间的关系,这是中国最为警惕的一个问题。

安倍晋三访华期间,中日双方签订了规模为2千亿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2012年后,中日关系由于东中国海岛礁争议而趋于冷淡,这一协议在搁置了5年后才得以签订。中日双方政府、企业等机构还签署了广泛的合作协议,一些合作项目将在第三国展开。

中国总理李克强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纪念活动。
中国总理李克强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纪念活动。

美中贸易战持续以及双边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有评论指出,这次中日峰会是在特朗普的阴影下进行的。

中国“21世纪经济报道”认为,中日合作进入了“新时代”,不过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变量”不可忽视。该报道引述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冯玮的话说,在美中贸易摩擦的阴影下,安倍此行是顶着日本的压力而来,安倍加强与中国的关系有现实的需求。

然而,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认为,安倍此行最大的价值可能只是象征意义的。评论认为,从更广的范围来看,两国需要讨论如何在亚洲基础设施项目上合作而不是进行昂贵且浪费资源的竞争,比如中国和日本在印尼修建高铁的竞争。中国通常以价格优势中标,结果很多项目质量低下。这篇评论还称,安倍必须担心中日关系解冻可能纯粹是中国应对川普对中国施压的策略。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上的一篇评论,美国咨询机构欧亚集团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从根本上而言, 在日本总体走向衰落之时,中国把自己视为亚洲的老大。

报告说,“日本对这种说法并不认同,而这种在基本观点和利益上的冲突将继续使得管控双边关系非常具有挑战性。”

图集:近年来中日关系(27图)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账号再次被禁,网红吴柳芳为何成为舆论焦点?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5:45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