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8:34 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只有奥运和外国人才配新闻自由?


中国为了兑现奥运会期间保障新闻自由的承诺,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行了《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放松对外国媒体在中国进行采访的限制。这个规定将于10月17日失效。我们现在来对比一下中外媒体的有关新闻。

*新闻自由与奥运共进退?*

英国广播公司BBC9月9号报道说:“该规定在10月17日到期后,当局是否会重新收紧有关限制,近来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在9月9号这天,中国政府答复了这个问题。据中国新闻网9月9号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回答称......有关法规是10月17日终止。”

*中国媒体赞开放*

当初,在中国宣布要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实行这个《规定》时,中国媒体都大张旗鼓地赞扬这个措施。例如,《人民日报》8月23号的一篇报道赞叹说:“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自信的中国更加开放、透明。”报道说:“2006年底中国就制定和公布了《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等多部法律法规。......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对境外媒体采访采用‘零拒绝’标准。”

新华网8月22号的特稿《北京奥运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中说:“中国吸收、借鉴、接受了一系列国际规则,展现出融入世界、与各国平等交流的最大诚意。2007年1月1日颁布的《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使外国记者在华采访畅通无阻。”

中国《国际先驱导报》8月26号在题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四大标志》的报道中说:“奥运期间,中国对外媒的开放更是史无前例。”

然而现在,西方媒体都像澳洲广播电台9月10号的报道所说的那样,“不清楚这是否意味着外国记者所有在中国的采访和旅行都再一次需要官方批准。”

*言必信 行必果?*

美国之音9月10号报道说:“海外观察人士认为,即便在奥运期间中国都没有落实新闻采访自由的承诺,北京不会在奥运过后继续放松媒体管制。”

“中国事务评论员林和立认为,北京在奥运期间并没有落实开放措施,这项规定延不延续没有意义。他说:‘在奥运期间开放,根本上没有执行,所以说这个奥运会期间开放条例将在下个月取消,是否取消,完全没有意义,完全是个公关的游戏。’林和立表示,目前看不出北京真的准备开放媒体管制。”

英国广播公司BBC9月9号报道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媒体的张伟国向BBC中文部表示,中国当局开放限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西方国家的压力。张伟国认为,目前看不出北京真的打算开放媒体管制。”

美联社9月9号的报道说:“尽管有这种比较宽松的规定,外国记者和监督组织仍然抱怨说,中国当局在奥运会期间仍然骚扰记者,有时还拘留他们。”“在巴黎的记者无国界组织的发言人文森特·布罗赛尔说:‘我们有一种感觉,就是觉得他们正在对外国媒体玩一种敲诈。如果你们想保留旅行和采访自由,就必须对我们好。’

在北京的在华外国记者俱乐部说,他们收到300多件这个规定实施以后发生的干预记者工作的报告,包括在北京和其它地区殴打和恐吓外国记者。”报道说:

“在北京奥运会闭幕的三天之前,两位美联社的摄影记者受到便衣警察的粗暴对待。他们在一个奥运场馆附近拍摄抗议者试图悬挂亲藏人标语和藏人旗帜的时候被警方拘留。这两个记者当时都戴着正式的奥运会记者证,但是北京奥组委一位高级官员说,警察当时以为他们是抗议者。......警察没收了6张记忆卡,后来只交还了4张。”

*署长:奥运后大门不关*

有趣的是,中国媒体的报道却对保持开放状态表示乐观。新华网8月22号发表的特稿《北京奥运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报道说:“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说:‘中国对外媒开放的大门不会在奥运后关闭。’他说,我们不怕记者‘挑刺’,我们有这个自信。”

中国《国际先驱导报》8月26号在题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四大标志》的报道中说:“尽管外媒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很多,但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已经具备了承受的能力,正如(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所言:‘......我们不怕公正的批评,一点也不紧张。’”

*呼吁对内开放之声*

尽管正如美联社9月9号的报道所说,“宽松的规定不适用于中国记者。中国政府对国内媒体的控制仍然很紧,控制报道的内容,限制任何有关民主、宗教自由的公开讨论或者被视为政治颠覆的材料。”

然而《中国经济时报》9月11号发表了一篇颇为大胆的评论--《中国开放战略中的新闻开放》,直接提出“我们当然希望在扩大对外新闻开放的同时,不要忽略对内新闻开放。 ”评论说:

“毫无疑问,新闻开放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必要条件。新闻开放更可以正确地引导舆论,让谣言止步于真相。知情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信息公开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闻开放还有助于国家的领导者和政府官员及时真实地了解民意民情、汇聚民智,从而更进一步地推动其执政能力提升,执政风格开放,加速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信息时代,互联网在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方面的重要性和独特性日益凸显。”

评论说:“美国记者也许还未能理解,新闻开放并非北京奥运会的权宜之计,它是中国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开放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好花继续开?好景不长在?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9月11号报道说:“随着在中国身上的奥运聚光灯逐渐熄灭,人们越来越多地猜测在奥运会之前实施的放松对外国记者控制的措施是否会在下个月失效,还是会作为北京奥运保证新闻更自由的一个遗产而永久性保留下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的话留下了一个让人想象的空间。根据中新网的报道,姜瑜说:“中方将继续本着开放的精神,一如既往地欢迎外国记者来中国采访,依法保护外国记者在华的各项合法权益,包括正常采访权利。”

《悉尼先驱晨报》的报道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说:‘到时候我们会告诉大家有什么安排。’”

关键词:中国,奥运会,新闻自由,外国媒体,中外媒体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管控经济舆论能否振兴经济、提升信心?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19:16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