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近百岁的中国老人,从北京申奥成功时起到现在,创作了上万幅剪纸作品,准备送给参赛运动员和国际宾客,表达自己对“百年奥运梦想”实现的喜悦心情。
星期二上午,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社区的一个普通人家里,挤满了慕名而来的访问者。他们拜访的对象是97岁的李淑芬。
李淑芬出名不仅是因为她的高寿,还由于她在90岁高龄重拾儿时爱好,七年如一日,为即将来北京参加奥运会的各国运动员和外国朋友创作剪纸。
她说:“奥运申请成功了以后,我一听说全世界的国家来有200多。我想,百年不遇的这么好的机会,来这么多的国家,我应该表达我的心情。我应该送上一个礼品。送什么礼品呢?他们喜欢剪纸,我剪纸送给他们。”
李淑芬出生于山东蓬莱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她说,当地女孩都会剪纸,可是她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进厂当童工,没有机会把自己的爱好保持下去。申奥成功使李淑芬重新燃起对剪纸的热情。
她说:“我通过剪纸的内容表达出中国人民的伟大、美好的愿望、爱好和平。我是这么个心情。所以就开始剪起来了,越剪越有劲。”
据说,老人家每天早晨8点钟准时“上班”,开始剪纸。她的作品包括奥运福娃、龙凤呈祥、古圣贤孔子、屈原、红楼梦人物,以及花鸟等各种题材的剪纸。
记者:“那不是很辛苦吗,每天都剪?”
李淑芬:“不辛苦。从剪纸本身来说,它像气功一样,必须心态平和,很坦然地坐下剪,能促进健康。手它也灵活,这脑子也灵活呀!”
李淑芬眉清目秀,思维清晰,满头银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看上去仍很硬朗。其实,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经历过许多坎坷。她8岁做工,白天赚钱,晚上读夜校。3年后便在夜校里当起“小先生”,靠微薄的收入维持学业和生活。
后来,她考上辅仁大学教育系,并先后创办了辅仁大学附属小学和兢业小学。71岁的时候,她又创办了北京第一所私立职业学校“行知职业学校”。她还当过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馆长,90岁才真正退休。
她告诉记者:“8岁就当童工,那很苦啊!早上6点,冬天是黑的,就摸著黑到这个工厂去做工。刚刚当童工维持了生活,我的父亲就死了。”
记者:“文革中没吃苦头吗?”
李淑芬:“挨了一点打,不算太厉害,没有他们挂牌儿的厉害。”
记者:“什么人打的?”
李淑芬:“嗯,是,嗯,不说了。”
李淑芬说,保持身体健康,一是生活要有规律,要勤快,爱劳动;二是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想不高兴的事儿。
李淑芬为奥运梦想即将实现而感到兴奋。她为奥运代表团准备好了200多册剪纸。她说,在已经完成的一万多幅作品中,6千多幅将用于奥运会,其他的将用于办展览等。
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想始于1908年,也就是李淑芬出生的前3年。当时,《天津青年》杂志提出三个问题:中国何时能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派一支运动队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办一届奥运会?
这个梦想曾使北京市在2001年7月13号获得奥运主办权的时候沸腾了,这个梦想也使许许多多像李淑芬这样的普通中国人加入到筹办奥运的行列中来。8月8号,北京奥运会将正式开幕。
李淑芬说:“如果我能够进去看的,走上会场,那我简直太高兴了;不行我就看电视呀。我一定要看的呀。”
据说,老人喜欢看足球和体操。
关键词:北京,百年奥运梦,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