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经济正在呈现越来越多的放缓迹象。美国办公设施空置率4年来首次出现上升,欧洲信心指数跌落至21个月来的新低。
*美国办公设施空置率近年首次上升*
美国政府上星期公布的令人失望的就业报告引发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新的数据显示,经济加速放缓的势头还在发展之中。由于新上市的办公设施远远超过平常水平以及承租人不愿意签新的租房合同,商用建筑需求开始放缓,空置率开始在一些市场上升,尤其是在住宅房市因次级房贷危机引发的暴跌遭受打击最严重的加州橘郡和拉斯维加斯。
位于纽约的房地产研究机构Reis Inc.说,他们对全美79个大都市的调查显示,办公设施空置率从去年第三季度的12.5%上升到第四季度的12.6%。其中,拉斯维加斯的空置率上升1.6个百分点,第四季度达到13.4%,南加州和橘郡的空置率分别升高1.9和1.7个百分点,这是过去4年来出现的首次上升。代表承租人利益的Studley公司说,尽管空置率仅微幅上升,但却发生在连续16个季度下降之后,因此,经济放缓的影响已经开始显露出来。
*分析:关键在发展趋势*
野村证券公司(Nomura Securities)首席经济学家戴维.雷斯勒(David Resler)说,空置率出现首次上升并非可怕,可怕的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他说:“如果将来形成一种趋势,将非常令人担忧。因为较高的空置率意味着商业建筑商放慢他们的建设速度,如果加上住宅房市衰退的因素,就不是个好消息。”
*美国半职工人数持续增加*
在全美办公设施空置率整体水平有所上升的同时,就业市场也出现了经济放缓的迹象。由于需求放慢,一些雇主开始削减全职员工的工时,从标准的全职工每周40小时减少到每周35个小时以下。根据规定,每周工作35个小时以下为半职工。
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2007年由于经济放缓,280万人不得不做半职工,比2006年增加23万1千人,上升9%,这不仅逆转2003年至2006年初半职工稳步下降的趋势,还加剧了上升的速度。从2007年8月以来,半职工人数持续增加,到12月已经上升到310万,是4年来最高的月份。
*分析:美国尚未进入主要经济下降阶段*
市场分析机构--全球透视经济学家布莱恩.贝休恩(Brian Bethune)说,受次级房贷危机的影响,相关行业向下修正的程度在加剧,表现在新增工作减少,商业建筑空置率上升。他说:“现在的情形是,房市和建筑业、材料业的负面力量在加剧,开始主导整体的经济形势。”
不过,经济学家贝休恩强调,美国经济增长正在放慢,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除了房市和金融市场已经陷入衰退以外,美国农业和农机设备、航空机械设备、以及高科技行业都在增长强劲。
他说:“整体上来说,美国的经济增长非常缓慢,存在衰退的风险,公司企业的资本支出可能会削减,但是我们还没有进入主要的经济下降阶段。”
野村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雷斯勒也同意美国经济正在放慢,但他指出,说美国经济将进入衰退目前还为时过早。
他说:“美国经济失去了大部分势头,非常危险地接近衰退的情势。就业率下降不会导致衰退。只有连续几个月出现就业下降才会进入衰退。就目前来看,我们可能会躲过经济衰退的劫难。”
*欧洲一些经济数据不乐观*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对欧洲的波及也通过一些数据越来越显现出来。
首先,伴随着订货的疲软和食品和能源价格猛涨导致的通货膨胀,欧洲的信心指数也跌至近两年来的新低。欧洲委员会星期一公布的数据表明,欧元区经理人和消费情绪指数从11月份的104.8下滑到12月份的104.7,为2006年3月以来的最低点;其次,生产者价格11月份增加了4.1%,远远超出10月份的3.3%,也超过经济学家预测的4%的中间值;第三,欧元区的失业率11月份仍保持创纪录的7.2%的水平;第四,欧元区消费价格通胀率12月份仍然为3.1%,为6年多来的最高点。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日前表示,最近石油和食品价格大幅度的上升,对通货膨胀产生强劲的上行影响,欧洲经济面临比原先预测的更长时间的加速通货膨胀。
英国首相布朗在谈到美国经济、信贷紧缩以及全球通货膨胀压力时说,这是世界经济面临的困难和危险的局势,他担心这种局势持续下去可能损害他所做的控制通货膨胀的承诺。预计英国将在未来几个星期宣布提高燃料价格15%。不过,布朗同时也表示,英国经济今年可能会有所下滑,但2009年将恢复增长。
瑞士第二大银行集团的财务状况还在恶化。据报导,因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影响,瑞士信贷第四季度资产将至少缩水25亿瑞士法郎。瑞士信贷第三季度资产已经缩水22亿瑞士法郎。
*分析:欧洲受美国经济和欧元汇率影响*
野村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雷斯勒说,欧洲经济开始放缓不仅受到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影响,也同样受到欧洲本身房市过热后市场修正的影响。
全球透视经济学家布贝休恩认为,欧元对美元升值超过50%是欧盟经济放慢的主要因素之一。他说:“总的来说,欧元过度坚挺,从出口的角度来看对欧洲的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在欧元汇率很高时,欧洲的主要工业公司在不断失去市场份额,难以再像昔日那么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