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27 2025年1月2日 星期四

报告:暖化能成灾 各国须携手


联合国的一份报告说,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无法逆转,很可能导致灾难性的风险,各国领导人必须携手共同应对。报告估计,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占全球平均国内生产总值的1.6%。

*损失都有份 治理都有责*

联合国开发署在27日公布的“应对气候变化:分化世界中的人类团结”《2007/2008人类发展报告》中说,气候变化已经是被科学所证明的事实,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强大或富有,都不能幸免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若不及时采取行动,不仅将导致国际减少贫困努力的停滞和逆转,更将给人类福祉和繁荣造成巨大损害,而首当其冲的是那些贫穷国家。

报告认为,温室气体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大气层中吸收热量的温室气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积蓄,目前的二氧化碳当量浓度已经达到百万分之380(ppm),超过以往65万年的自然范围。

*美中排放 遥遥领先*

联合国开发署的2004年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的排放量总量最多,为60亿万吨,中国其次,是50亿万吨,俄罗斯15亿万吨,印度13亿万吨,日本12亿万吨。其中中国和印度增长幅度最快,比1990年的排放量分别增长了109%和97%。

报告指出,排放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将驻留100年,在未来的数十年,世界的平均气温将升高摄氏3度,某些地区可能高达6度。地球上20-30%的物种面临加速灭绝的危险。气温将在2050年达到峰值。

*中国或成排放魁首 将严重受害*

这份报告的作者之一哈巍在北京举行的报告发布会上指出,全球气温变化将导致旱灾、极端天气情况、热带风暴加剧海平面上升等。以中国为例,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将在2030年减产10%,生产率将在本世纪中叶下降37%,到2060年中国三分之二的冰川将消融。

位于华盛顿的地球政策研究所(Earth Policy Institute)研究室主任珍妮.拉森(Janet Larson)说,纵观历史,工业化国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比发展中国家的排放量大得多,但经济迅速崛起的中国在今后几年将迅速赶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

“人们不能再轻而易举地说美国的排放量超过其它国家。由于大量的火力发电厂,以及私人汽车巨大增长,中国将在今后十年后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

由于二氧化碳排放量剧增导致的环境污染,已经引起中国领导人的关注,中国陆续推出一些政策减少碳排放,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单位GDP能效降低20%,并陆续关停了一些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小火电厂。中国还正在发展清洁和再生能源,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最大的风力发电和核电国家。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气候变化正在威胁着中国几十年的经济建设成果,如果中国不及时应对,中国几十年来的发展将在本世纪中叶被抵消,甚至出现倒退。

*富国排放多 减排比例高*

从工业化开始以来,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量的70%,全球气温上升了摄氏0.7度。目前人口仅占世界15%的发达国家,仍占排放总量的45%。但是,如果世界所有人的排放量跟美国和加拿大的一样多,即平均每人年20吨,则需要9个地球的大气才能避免危险气候变化的发生。在全球范围内,有3亿6千万人成为气候变化的难民。

面对迫在眉睫的全球气温变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所有国家必须紧密地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为了达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的水平减少50%,避免危险性气候变化,富裕国家要减排至少80%,在2020年之前削减排放量30%。发展中国家在2050年之前减排20%。全球在2015年实现排放量减少15%的目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预计,从现在起到2030年,应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年成本将达到GDP 1.6%。

*越拖越费钱*

地球政策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拉森说,跟全球军费开支相比,GDP 1.6%只相当于它的三分之二。她说,这些投资远远不能满足减缓气候变化的需要。

“我认为这是一笔微不足道的投资,因为一些研究表明,现在投资全球GDP的1%-2%,能减缓变化的速度,但是如果现在不抓紧投资,将来一旦发生灾难性后果,所花成本将高达全球GDP的20%。而且,越拖延,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就越难。”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表示,发达国家应在资金和技术转移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希望在2015年前每年提供860亿美元,帮助他们修建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并加强他们的能力建设,并每年出资高达50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向低碳过渡。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民生维艰,中国公务员该不该涨工资?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6:55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