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最近在北京召开的一个研讨会的学者认为,中国和非洲的合作在中国对外关系中处于战略高度,这种关系具有前瞻性和长期性,不会为一时的或者个别的问题所干扰。
南非学者在研讨会上投放的幻灯片,显示了一个完全被红色涂满、左上角印有五颗黄色五角星的非洲地图,似乎有中国占领非洲的寓意。这张地图虽然不免有些夸张,但是也说明,在制作者眼中,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是巨大的。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认为,目前中国在对外关系中呈现出全球外交的态势,而在这中间,中非合作处于战略高度。
袁岳说:“所谓战略高度就是不会被一些目前存在的问题,比如某个具体国家的问题所干扰,也不会被操作中间存在的某一个问题所影响,也不会为暂时的、可能不如意的项目而搁置整个的战略。”
*非洲对中国有多重价值*
他说,过去,中国看中非洲的是政治价值,而今天,非洲对于中国则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袁岳说:“比如,中国产业市场的一个新出路。再比如说,对于中国持续发展的能源或其他方面的支持。”
袁岳认为,中国对非洲的经济关系已经从过去的单纯往外拿钱发展成他所说的“多元互惠”的模式。他说,中国领导人访问非洲时一般都会签署5到7个协定,其中必有一个是经济合作协定,而且这个协定通常都跟能源、矿产相关。他说,这种做法已经成为援助是否能得以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
据知情人士透露,除了石油和矿产开采,中国开始把目光瞄准在非洲的农业开发。有智囊机构向高层建议充份利用非洲的大片土地。有关人士说,中国的可耕地有限,已经快要踩到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的红线了,因此20、30年以后,一旦中国真的出现粮食短缺,在非洲的农业开发将会发挥作用。
*对非援助不带附加条件*
南非学者伯克认为,中国在非洲的参与具有长期观念,这使中国区别于许多西方国家。
伯克说:“中国人考虑的是长期投资。因此,他们越来越注意自己在地方上和国际上的形象。”
他举例说,几年前,设在赞比亚的中国公司付给工人的工资很少,并因此受到当地和国际媒体的恶评。现在,为了避免公开的批评,中国公司大幅提高工资,使工人收入超过了平均水平。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袁岳说,西方的援助往往有改善治理、完善法治等附加条件,而中国的做法则不同。他援引非洲国家官员的话说,“如果跟西方相比,我们可能更不喜欢中国的政治制度,但是中国人并不强迫我们接受他们那套东西,从这点来说还是不错的,尽管中国有相当多援助项目附加了经济条件”。
*中非合作推动非洲经济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周晓晶在发言中强调了中国对非洲的贡献。她说,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正经历着上个世纪70年代初以来最持久、最强劲的经济增长,2006年的增长速度为5.5%,2007年将保持在5.7%。她说,中非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非洲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她说:“2006年,我们亚非发展研究所根据国际的计算标准测算出,中国对非贸易对于非洲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0%左右。”
周晓晶反驳了她所说的西方媒体散布的“新形式的中国威胁论”。她说,中国所奉行的是和平发展的理念,始终把与非洲的关系定位在朋友二字上。她说,中国的能源投资促进了资源国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当地就业,增加了当地财政收入和税收。
*在非中国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
至于对非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说,援助项目缺乏成效评估,有中国外交官在回顾过去的援助时甚至连一个成功的例子也举不出来。此外,在非洲的中国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他说,一些大型企业采取封闭式管理,跟非洲人缺乏沟通和理解,更谈不上社会责任了。
袁岳认为,中国援助项目成效有限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实施过程由行政主导。他说,今后,官方项目不一定都要由政府来实施,可以让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参与,使实施机制非政府组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