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1:58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中国评气候大会 外界忧中国污染


中国官员星期一警告说,富国不应该垄断联合国在泰国曼谷召开的关于全球变暖和保护环境的国际会议。中国还拒绝国际组织对中国排放废气制定任何上限。美国环保专家指出,中国近年来的经济飞速发展为中国集聚了大量财富,中国应该拿出更多的资金治理环境。

来自全球约一百二十国家的四百位环保专家,星期一在泰国参加联合国的一个为期一周的国际会议,讨论如何应付全球变暖问题。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今年早些时候曾经发布两份报告,警告地球气温正持续变暖,并预期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包括乾旱、洪水、强烈风暴,以及饥荒与疾病增加。

*发展中国家之声*

然而,在会议召开之际,中国代表团一位官员警告说,不能让富国垄断这次联合国环境会议的议事日程。

香港英文《南华早报》报道说,中国外交部条法司处长孙国顺指出,这次会议不应该由发达国家垄断,而应该平衡发展中国家的声音。

孙国顺说:“我希望这次会议能够取得平衡的意见。这次会议不但要反映发达国家的观点,同时也应该反映发展中国家的观点。”

*国际之忧和中国之辩*

联合国关于环境问题的曼谷会议召开之际,国际社会对中国将迅速成为世界上温室效应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的忧虑日益加深。

南华早报援引联合国国际能源署的消息说,中国很可能最早在今年就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排放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改变气候的气体的国家。

然而,中国拒绝国际组织就中国废气排放制定任何有约束力的最高上限。中国声称,发达国家应该在温室效应排放方面负主要责任。国际社会应该允许中国采取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同样的经济发展模式。

*中外都有责*

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非政府组织“环境调查机构”总裁艾伦.瑟顿对美国之音记者说,在这个问题上,完全把责任推给中国当然是不公正的。发达国家的所谓外包做法也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

艾伦.瑟顿说:“我并不认为中国是唯一应该被埋怨的对象。很多工业化国家,包括美国和欧洲国家在内,近年来把制造业外包转移到中国。不过,除非中国政府愿意遵循国际组织在保护环境方面所制定的有关规定,否则中国的做法将会损害国际社会在这个问题上作出的所有努力。”

*中国是高速发展中国家*

艾伦.瑟顿说:“中国现在为世界上很多工业化国家制造各种商品,中国现在拥有大规模的制造业。中国一方面可以说自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的工业化正在飞速发展,发展的速度超过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

*火力发电厂遍于国中*

联合国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报告指出,中国的发展所需要的能源百分之七十来自燃烧矿物燃料,与此同时,中国全国各地还有数以百计老旧、严重污染的燃煤发电厂正在运营。

根据官方统计数字,中国政府去年核准兴建一百一十七座燃煤火力发电厂,几乎每三天批准一座。

联合国的报告还指出,中国一些省、市或县地方当局为了发展经济和能源,还兴建了很多未经核准的燃煤电厂,以追求地方经济的持续成长,中国中央政府勉强承认,中国的火力发电厂的实际数字可能远高过官方统计。

*形势严峻 国人首当其冲*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说,由于中国烧煤,世界十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里,就有五个是中国城市。

报告指出:中国三分之一的土地下酸雨,三分之一的都会中,人们呼吸高度污染的空气,空气品质不良占去了大约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八国内生产总值的社会福利额度。

中国火力发电是最大的单一问题,大约百分之四十四二的氧化硫排放、百分之八十的氧化亚氮排放、以及百分之二十六的二氧化碳,都因此产生。

*中国不努力 世界徒伤悲*

非政府组织“环境调查机构”总裁艾伦.瑟顿说:

“中国应该从工业化所获得的利润中拿出相当大的比例来用于保护环境。如果中国仍然在建造数百座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那么世界上其他国家显然无法制止全球变暖的现象。如果中国继续大量进口非法采伐的木材,国际社会就无法保护热带雨林。”

*决心大 达标难*

南华早报援引中国官员孙国顺的话说:“中国政府对环境变迁问题表示出极大的重视。”孙国顺援引中国政府公布的数字说,中国已经定下目标,到2010年,中国将每年比前一年增加能源效率百分之二十。

不过,有关专家指出,中国政府数字显示,这些目标很难达成。去年前半年中国每千美元GDP能源效率只提升了百分之零点八。中国有13亿人口,要想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将需要国家的大量投资。环境学家警告说,听任环境恶化的成本,将比现在采取行动的成本要高很多。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国就业供需失衡,毕业生怎么办?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40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