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23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中国称经济要优先于减少温室气体


4月22号星期天是世界地球日,中国一个官方气候变化调查警告说,全球气候变暖,将破坏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优先于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

自从1970年4月22号地球日联盟在美国首次举行全美国有两千万人参加的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以来,世界各国的环保组织为人类在地球千秋万代的生存和繁衍已经努力了38个年头了。

*各国纪念地球日*

2007年4月22号地球日是个星期天,世界各国的上亿人参加各种纪念活动,唤起人们对一个健康和可持续性环境的认识。地球日联盟说,作为世界最大的污染物排放国,美国应立即采取行动,扭转全球变暖的趋势。

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国,中国国土资源部主办了第38个世界地球日纪念活动。今年的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能源做起。

*或成二氧化碳最大排放国*

尽管中国从90年代开始每年都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但是, 路透社得到的一份中国官方气候变化的调查报告指出,虽然“气候变暖对中国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后果,中国的经济领域,包括农业和沿海地区,将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是,“如果我们贸然对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承担责任,直接的后果是限制中国目前的能源和制造业,削弱中国产品在国际、甚至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持续、高速发展。但是分析人士认为,正在工业化的中国能有今天,是以对能源的低效消耗,对环境和气候的污染和损害为代价的。

中国经济对煤炭的依赖,已经使中国排放产生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过去的30年增长了三倍,目前仅次于美国,但中国可能在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

*刘晓竹:危机已到临界点*

旅美独立政治评论员刘晓竹博士说,中国的经济崛起和污染物排放目前处在关键的历史期间,西方工业化国家开启的全球气候危机,到中国经济发展时期达到了临界点,中国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可能会导致全球气候发生根本的变化。

刘晓竹说:“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如果在未来20年,甚至10年之内,如果趋势得不到控制的话,中国像西方国家一样飞速地排泄污染物的话,就会导致比如说海平面提高,像上海、广州、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就会有很大的问题,上海可能就会不存在了。所以说,挑战是非常大的。”

有关资料显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得不到有效控制,到本世纪末,上海可能已经沉入海底,长江源头的青藏冰川会缩小三分之二。中国的粮食产量到2030年将减产10%。

*绿色GDP给十七大让路?*

旅美独立政治评论员刘晓竹博士说,中国整个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呈现出失控的状态,导致中国经济盲目发展和膨胀,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严重的浪费和破坏。 他说,尽管全球气候变暖将给中国和全世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但是中国领导人在阻止类似灾难发生方面,并没有采取果断的措施。

刘晓竹说:“实际上胡锦涛当前的执政忽略了环境问题。我举一个例子,中国本来有一个绿色GDP,两年以前搞的,而且开始有一些成效,等于是在宏观上让老百姓了解有关的情况,然后看看怎么样在绿色GDP的道路上推进,进步。但是今年胡锦涛就把它停掉了。为什么停掉,一方面可能有搞不下去的原因,但另一方面表明,他们为了十七大顺利的召开,为了减少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质疑。”

*是什么阻碍环境保护?*

不过,也有观察人士指出,说中国政府不重视全球气候变暖,不关注环境保护有失公允。中国政府也在强调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是在过去的一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分析人士把这种“上行下不达”的状况归咎于地方保护主义,企业的经济利益,有效的赏罚制度,以及人们对环保的关注可能引发的社会不安定和政治改革的诉求。

中国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工业化国家多年来经济发展的结果,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不能为西方工业化国家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承担责任,中国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61%,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21%。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促出口迎战特朗普贸易战,中国此举能否奏效?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04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