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3:06 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物权法是非功过 海内外多家评说


今天的对比新闻,我们要对比介绍围绕中国人大高票通过的《物权法》在海内外引起的激烈争论。

*新华社:历经13年*

首先让我们看中国官方媒 13年的酝酿和广泛讨论,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最多的纪录。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这部法律被认为对于推进经济改革和建设法治国家都有重大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政治文明迈出了重要一步。

物权法的通过,在海内外媒体引起巨大反响。下面我们就介绍海外媒体和舆论对中国通过物权法的反应。

*纽约时报:阻力大 胡温沉默*

纽约时报报道说,在中国实行了以市场经济为方向的经济政策以及创纪录的高经济增长率的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中国人大通过了中国第一部明确表示保障私有财产的法律。物权法由于受到社会主义知识分子重新抬头以及共产党内部的左派老人的激烈反对,被迫延迟了一年,这部法律被它的支持者看作是为中国的私营企业家以及城镇中产阶级的房地产和汽车拥有者建立了一个新的,同时也是更加稳定的法律基础。

纽约时报的文章说,这部法律在被称为中国共产党的花瓶的全国人大被推迟,以及这么一部影响重大的法律在全国的新闻界和舆论界被禁止讨论,引起了外界对这部法律背后的意图何在,以及对胡锦涛和温家宝执政风格的疑问。

纽约时报注意到,尽管这部法律引起中国知识分子,企业家的高度兴趣,尽管这部法律在去年的人大会议议程上在最后一分钟被撤了下来,但是胡锦涛和温家宝在公开场合都很少涉及这部法律。

纽约时报注意到,人大开幕后,温家宝所作的两个小时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到物权法。这部法律没有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支持是不可能通过的。胡锦涛和温家宝的沉默说明,他们意识到这部法律在党内现任官员和退休干部当中,以及一些共产党主要理论工作者当中遭遇到极大的阻力,这些人批评中国现行的经济政策导致腐败现象越演越烈,同时造成中国社会精英迅速在老百姓贫困的基础上积聚财富,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纽约时报还援引中国人大一位教授的话说,胡锦涛和温家宝低调处理物权法,是使这部法律得以通过的最佳手段。在人大召开期间,一些左派知识分子表示他们受到来自上级的极大压力。一些对物权法持反对意见的大学教授被校方警告要在人大期间保持沉默。中国的财经杂志因为在人大期间报道了有关物权法的消息而受到宣传部门的惩处。一些老干部和左派知识分子在网上签名,写公开信给中央,反对物权法,结果这封公开信在网页上只存在了两三天便被封禁了。


*经济学人:走出毛主义暗巷第一步*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决定,尽管遇到阻力仍然要通过这部法律是经济改革以及走向法制的一个巨大的象征性胜利。很显然,执行物权法对中国三十年令人赞叹的经济起飞的持续是至关重要的,但条件是经济腾飞引起的紧张和矛盾能够被控制在不发生大规模暴乱的条件下。

经济学人杂志说,中国每个月都发生成千上万起群体事件。贫苦的农民因为他们的土地被征用或者只得到很少的补偿感到愤怒。在城市,很多最近购买了住房的中产阶级希望能够通过法律保障他们的产权,并把这些房地产传给他们的后代。希望对土地拥有支配权的农民以及希望房产得到保障的城市中产阶级组成了一个利益集团,在任何其他国家,这个集团都会形成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并且导致社会不可阻挡地走向多元化。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警告说,不要在中国指望太高。最新通过的法律只不过是中国缓慢地走出毛泽东主义黑暗小巷的第一步。中国共产党在2002年做出一项巨大的改变,允许私人企业家加入共产党,从而导致所谓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争先恐后地钻入有机会成为老板的网络。2004年,中国修改了宪法,承认私有财产。但是宪法的修订仅仅是文字上表述而已,对中国不断急剧发生变化的社会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这个著名期刊指出,这次最新通过的物权法,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全面的产权革命。实际上,这部物权法并不能满足各方的需要。这部法律甚至保护那些既得利益者已经攫取的财富。

*经济学人:农民无法用物权法维权*

经济学人杂志指出,这部法律也无法解决一个最模糊不清的问题:到底谁拥有什么?这一点特别是在农村土地问题上最为显著。另外,中国企业的所有权很难用国家所有或者集体所有、个人所有来界定。一些所谓的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和私人企业老板攫取个人利益方面并没有什么不同。

如果一个农民用新通过的物权法来捍卫自己的权利,他可能注定要失败,因为中国的司法不独立,司法部门几乎可以保证他的诉讼是在浪费时间。文化大革命以来,中国人大在1967年到1976年期间,只通过了一项法律,而现在通过了很多法律,但是仅仅通过法律并不意味着法制。

这就导致了最后一个障碍。没有可靠的行政部门,司法系统的必要改革根本不可能发生。

正像中国通过物权法所表示的那样,共产党偶尔也显示出这个党比过去能够对公众意见作出反应,但是,这个党的最佳执政方式仍然是窒息不同政见的声音,严格控制新闻媒体,并且用金钱所能买到的最奢侈的方式和技术来管束网络媒体。物权法是一个开端,但是只有容忍不同意见的政策以及相对自由的媒体才能够保证这些法律是可以执行的。

经济学人杂志还表示,(通过物权法),中国今天并没有发生革命。反对物权法的中国左派有充足的理由来忧虑通过物权法之后中国会走向什么局面。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将强化那些把国家资产转化为个人私有财产的腐败官员的地位。他们也意识到,这部法律的所有细节都和这个共产主义政府格格不入。

中国左派的理论来源不是孔孟的儒教,而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如果马克思今天继续写作的话,他会预言中国将等待着一场,也许是两场革命的发生。一场是中国新法律所支持的正在兴起的拥有财产的中国中产阶级所领导的革命,另一场是中国广大农村出现潜在的不断冒烟的憎恨最后的爆发,也许是出自对这一法律的不足的困惑。

经济学人杂志还表示,物权法是这场革命的根源。在人民大会堂里打盹的人大代表们所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在三月份启动了一个过程,在将来的某一天将会彻底改变这个国家。

*左派:追究侵犯公产 维护社会主义*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所提到中国宣传部门在人大期间禁止左派发表反对物权法的言论指的是北大教授巩献田发起的一封由三千多人联署的公开信。

巩献田在中国左派网站上发表文章抱怨说:这是只在乌有之乡和毛泽东旗帜网站存在了两、三天的一封有三千多人署名的信,该信不但符合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党章,而且其主旨和本意正是维护我国宪法和党章的。这封信2月17日上网,2月18日、19日就由于某种原因从网上撤下。

这封公开信的题目是:强烈吁请全国人大做出决议:坚决纠正将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违宪行为,依法严厉追究侵犯公共财产的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公开信援引吴邦国十年前的一段讲话说:“私有化不能解决中国这样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大国的快速发展问题,不能实现共同富裕,势必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和社会危机,广大人民群众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公开信说:但是,在上述《讲话》后的十年中,一些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违反国家的基本法和党的基本政策,未经人大授权和广大职工同意,在改革的名义下,擅自将资产几亿、几十亿元的国有企业卖给外国战略投资家或国内富豪,或让国企内部的管理层化公为私,据为己有。国有企业私有化之风越刮越严重。

公开信说:国有企业是全国人民的财产,来之不易。它是建国前几千万英烈流血牺牲推翻三座大山得来的,是建国后亿万劳动人民艰苦奋斗、忘我劳动用血汗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不容贪官、富豪、蛀虫和跨国公司肆无忌惮地巧取豪夺,化为私有。对于这种违宪不法行为,决不能继续纵容下去。

公开信呼吁全国人大毫不迟疑地采取行动,捍卫宪法、捍卫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公有制经济,坚决制止和纠正私有化。

*马悲鸣:双方都有理 关键看执行*

一些专家在海外发表文章,对巩献田的反对物权法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

海外中国问题观察家马悲鸣发表文章把物权法比喻成美国微软发布的视窗系统操作系统DOS第一版,认为虽然不能达到各方满意,但是毕竟提供了一个以后不断修订的基础。

他在文章中说: 其实支持和反对《物权法》的人都有道理。支持者是希望用立法来保护升斗小民的微薄利益不受政府侵犯。反对者是反对有钱人借《物权法》将不义之财合法化。 双方意见都有道理。关键是看该法究竟是如何订的和如何执行。

马悲鸣在文章中说:最近微软公司推出了新的视窗系统 Vista。可别忘了,微软是从DOS version I 开始做的。然后一版一版地修改,经过六个DOS版本,然后是视窗 I 到 III 三个版本,然后是视窗95,98,2000,XP 直到今天的 Vista。 中国的《物权法》有如微软的DOS I,先有了再说。以后慢慢修改。 《物权法》 Version I 有了总比没有强。 很多所谓民运精英人士总想一步到位,使中国一步就跃进到美国这般民主法制和自由人权的地步,而实际是做不到的。不但成不了事,而且肯定会弄得天下大乱。

*鲍彤:折腾多年 回到原点*

前中共中央政治局政治秘书,因为六四而被关进监狱的鲍彤认为物权法具有一定的启蒙意义。鲍彤认为,物权法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一九五三年提出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那条《总路线》,以及它的全部理论和政策的最终破产,意味着在折腾和徘徊了半个多世纪,转了个三百六十度的大圈子之后,中国依旧回到了原点。

鲍彤在为自由亚洲电台写的评论中说:“有人一贯主张‘有法总比无法好’,但我历来不敢苟同。今天这个物权法,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到底能起什么好的作用或坏的作用,我不敢言之过早。 ”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管控经济舆论能否振兴经济、提升信心?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19:16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