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6:11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两会代表促以软实力提升中国形像


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代表提出,中国的发展要“软硬兼施”,除了经济发展的硬指标外,要注重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相比较,人们的普遍共识是,中国的软实力薄弱,呈瘸脚的不平衡发展。

*人人都谈软实力*

在中国,软实力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从政治家到外交官,从企业家到学者,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代表也不例外。中国官方新华网援引全国人大代表彭富春的话说:“中国的进步,一方面反映在各项经济数字上升,但另一方面支撑中国崛起的软实力的展现也不可忽视。”

与此同时,中国领导人胡锦涛在讲话中也经常提到软实力。他在2006年11月的全国文代会上说:“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在2007年1月,胡锦涛又在一次讲话中说,总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有利于提高我国的软实力”。

*软实力一词来源*

软实力一词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约瑟夫.奈教授于90年代初提出的。约瑟夫.奈说,实力就是一种可以影响其他人行为,从而取得你希望得到的后果的能力。你一是可以通过武力威胁赢得;二是通过利益利诱赢得;第三,你也可以通过自身吸引力,或者通过合作赢得,这第三种力量就是软实力。

香港科技大学的丁学良教授认为,所谓软实力是一种国际关系概念,是别的国家或民族的人主动认同、学习你的观点理念,并主动模仿你的行为方式。他说,软实力不是一个箩筐,可以把不随地吐痰、不排队、不在公共场合抽烟等起码的社会公德都放进去的东西。

丁学良说:“我们讲软实力不是针对本国老百姓的影响,我们讲的软实力主要是在国际舞台上的一个国际关系概念。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就是,你不但能够提出一些非常好的理念、概念、价值和一些非常好的行为标准、规则,而且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重大行为符合你所提出的观念、标准、价值和规范的。换句话说,你的言行要基本一致。”

*丁学良:六方会谈中国用的是硬实力*

有人认为中国在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六方会谈中充份发挥了自己的软实力,但丁学良教授认为,中国在六方会谈中利用的实际上是中国的硬实力,只能说中国在六方会谈中所起到的作用有助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他说,中国用实际行动在朝着它所说的“要维护国际和平,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方向努力。丁学良说,只有言行一致才能让一个国家在国际间获得尊重,进而具有吸引力,获得影响力和感召力。

*余杰:国内外都要言行一致*

中国独立知识分子余杰认为,一个国家通过言行一致才能获得的影响力不仅仅要体现在国际事务中,也要体现在国内事务上。他批评说,中国在封杀网络言论自由,其所作所为与他们的说法背道而驰。

余杰说:“仅仅是取网络为一个例子,中国要成为网络大国,就要取消对网络的封锁和控制,要使中国的网络像西方一样自由,要让每一位公民,每一个上网的人都能够在网上自由地表达、自由地想象、自由地创造,这样中国才可能成为一个网络大国。但是中国政府现在所做得恰恰相反,中国因为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而被捕的人数是全世界第一的。”

*软实力并非文化渗透*

另一方面,余杰认为,中国政府把文化上的软实力的提升理解成为加强对外文化渗透。他说:“最近几年中国耗费巨资在西方,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在很多国家或者大学机构里设置或者合作创办孔子学院。表明上看,这是中国文化、汉语方面的教学和交流,但是通过孔子学院的设置,把中国的一些传统的、已经与时代脱节的价值向外传播,而且通过孔子学院这样的机构来影响西方的中国问题专家和汉学家对中国问题的研究。”

余杰说,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对人类文化文明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中国具备文化上的软实力要等到群星璀灿、一批大师给全球提供具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电影、剧作、音乐等文化产品的时候,而不是靠向外输出文字和传统价值观。

正在参加两会的人大政协代表表示,中国软实力要真正具有强大影响力还任重道远。中国的新华网报导,这些代表认为,中国不够发达的当代文化与科技、政府部门的官僚主义,对外传播模式以及中国公民的文明礼仪程度,都需要化大力气加以改进。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国就业供需失衡,毕业生怎么办?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40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