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本周将汇集北京,参加一年一度的“两会”。人们普遍对本届代表行使伸张社会公义,为民请命的使命抱有更高期盼。但有分析人士认为,人大不是民主机制,无法真正起到下情上达,解决民间疾苦的作用。
中国已经在为两会召开热身,媒体报导了2006年两会代表为民请命的经典案例,比如宁夏团全体代表集体提交一项建议,力陈百姓饮水难的疾苦,引起中央关注,解决了宁夏75万人的饮水难问题。另外,有21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一项建议,导致全国城乡中小学减轻用电负担20亿元等。
今年的两会是在胡温政权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召开的。看上去人们对两会代表,特别是人大代表,普遍抱有更高期望,期盼他们行使为民请命的使命,提出更多解决基层百姓疾苦的议案,起到下情上达的作用。
*刘亚伟:可发挥更大作用*
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选举项目副主任刘亚伟说,今年的两会也许比以往会更紧密涉及百姓疾苦,更关注解决民生难题。
他说,现在的很多区县基层人大代表建立起定期、直接与选民见面的制度。虽然让省和全国一级的人大代表现在这样做可能有难度,但他认为,如果能够保障实行现有制度并做到制度有所创新,全国人大代表就有更多行使权力,为民请命的机会。
刘亚伟说:“因为按照中国的制度安排,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人大代表本身有宪法和代表法赋予的很多权力,关键是在制度之内你怎么去安排,比如说开会时人大代表的提案怎么提出,是否能够公布等。”
*张炜:制度决定无法为民请命*
目前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的张炜曾经在80年代出任天津市人大代表。他说,人大代表产生的制度本身决定了他们无法为民请命,如果党的意图与民众诉求发生冲突时,被各级党委指派的代表们就会毫不犹豫地站在党的一边。
与此同时,由于两会代表来自不同的省份和部门,他们自然会反应不同的利益诉求,在中央领导人默认的情况下,他们也会起到一些化解矛盾的作用。另外张炜说,在中国的各级人大代表中不乏希望为老百姓做好事的人,但中国现行的政治制度极大限制了他们的作为空间。
张炜说:“我自己过去也做过人大代表,也曾经试图做过这样的事情,但是如果你真正想完全彻底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面反映问题的话,你就会发现两种情况,第一你会发现在人大代表中间你是孤立的,因为大多数人大代表是上级机关指定的,所以他们考虑的是上级机关的意图。如果你不顾上级机关的意图,提出与大家不同的意见,你就会很孤立,在那个环境下很难工作。第二点,下次再选下一届人民代表的时候,如果你坚持这样做得话,上级机关就不要你了,它可以要一个更听话的人,一个按照它的意图来提出议案的人。”
*张炜:讲民情要开放媒体*
卡特中心的刘亚伟说,美国是民主政治,各级议员经民选产生的。然而,除了国会议员是专职外,州一级的议员都是兼职。他说,就像中国的人大代表一样,美国的州议员每年一般只有一个多月的会期,会议期间他们起一下反映民意的作用,会期一过就散去,各自谋生。
剑桥大学的张炜也认为,即使在西方民主国家,也不能把下情上达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民选议员身上。 张炜说,讲民情,发民声其实非常简单易行, 那就是开放媒体,新闻自由。
张炜说:“因为自由的新闻媒体比人民代表的触角要更广泛,记者有非常敏锐的嗅觉,能够抓住社会最突出、最及时的问题。如果中国的中央政府真正有这个诚心倾听民众呼声,真正解决民众关心的问题的话,他们就不应该压制中国的新闻自由。从当前中国的情况看,中国压制新闻自由是最黑暗的时期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从人大代表那里吸取民众呼声,只不过是中国领导人的一个权益之计,只不过是中央机构利用人大代表这个形式在实行自己内部调整的一种策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