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9:40 2024年11月10日 星期日

不堪重负每年二十余万中国人自杀


中国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每年有20多万人自杀。有关人士认为,人们在难以适应社会变迁的情况下出现心理不平衡、甚至自杀的现象,但是也不排除是生存环境困难造成的。

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迅速,从过去的大锅饭社会急剧转型,很多人的应对能力出现障碍,产生心理问题。中国青年报近日报导,有关研究显示,自杀已经成为青年人群的第一个死亡原因。每年大约有15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而产生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从而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负担。

报导指出,急剧的社会变迁对人们的心理适应性提出了严重挑战,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社会竞争的加剧导致学习、就业、工作中的压力感加重。生活节奏加快,则构成紧张和焦虑。而文化价值的变迁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在极端的情况下导致孤独感和无助感。报导还指出,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引起心理失去平衡,像下岗失业、贫富差距、贪污腐败等现象让一些人产生被剥夺感和不公平感。

*社会公平的重要性*

广州日报26日刊登《公平是消弭“心理震荡”的良药》文章指出,一般人虽然可能不承认自己有了“精神疾病”,但是身处社会转轨的特殊时代、那种由于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利益割据差距加深而带来的强烈的“相对剥夺感”却是感同身受的。因此,这种“心理震荡”,其实不仅仅是针对那些“适应性较弱者”,而是与每一个国民的感受息息相关。

文章认为,如果没有制度保证,人人都是弱者;如果没有社会公平作为根本,人人都可能受到“心理震荡”的冲击。

*胡星斗: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中国问题的胡星斗教授表示,中国人不倾向于自杀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再辛苦对于中国人民来说都是无所谓的,但是如果是完全地对前途失望,觉得生存没有意义,或者生存不下去,那么这种好死不如赖活这样的观念也会被颠覆了,也会走上自杀之路。

胡星斗说:“因为子女上不起学,大人上吊自杀。因为看不起病,有病就等死,有的人干脆就自杀。像这样的报导,我们在报纸上经常看到。所以中国如果能够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那可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那中国的自杀率肯定会大幅度降低。”

*胡星斗:要重视心理疾病*

胡星斗指出,除了生存环境困难造成一些人走向自杀的道路之外,还有心理上的因素。例如工作的压力,学业的压力,考试的压力,都会引起心理的紧张和不平衡。他表示,中国目前是处于集中发展物质的阶段,对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重视还不够。

胡星斗说:“因为心态不正常,个性扭曲,这种情况太多了,所以人们就司空见惯,也不太注重发现这样些问题,或者是提醒别人应当去看心理医生。我想如何让大学生,培养他的健全的人格,一个正常的心态,这个可能是最重要的。”

新华日报去年9月一篇《珍爱生命拒绝自杀》的报导指出,中国每年有28.7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在15到34岁人群中,自杀是死亡的首要原因。

报导还指出,南京大学社工系教授陈友华表示,现在社会发展快,每个人的心理多少都会感到不适应。但是大多数心理问题可以通过交流来解决,找到诉说对象,发泄心中的情绪,许多问题都能化解。

*曲伟杰:心理问题开始被社会认知*

哈尔滨曲伟杰心理学校校长曲伟杰指出,这些年来,由于心理障碍导致自杀率的提高,心理问题开始被社会认知了。现在大学都意识到心理对健康的重要性,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开设心理学课程。 他还表示,学校是提供心理辅导非常重要的场所,否则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进入社会后会把问题带进社会。

曲伟杰说:“如果他承受挫折能力比较弱的话,那么走向社会以后,经不起风吹雨打,这就是产生一些后患,同时如果在大学期间这些问题暴露出来了,能够及时的咨询,及时的解决,那么恰恰又为他将来适应社会呢,提出了一个好的机遇。”

有关青少年自杀的问题近来引起媒体和人们的关注,新京报一篇《大学生自杀单靠心理医生难解决》的报导指出,从根本上说,贫富差距、社会保障等问题得不到解决,形成的社会焦虑与压力也就难以缓解。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