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美国梦”非常美好。但是美国梦的消费方面,是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给环境带来压力为代价来实现的。尤其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把西方国家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现在发展的动力,从环境角度看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粮肉煤钢 用量超美*
多年以来,环境保护人士一直认为美国是世界头号消费大国。他们的理由是,尽管美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5,但是,美国人却消费着将近三分之一的地球自然资源。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加速增长,从总量上看,中国对多种基本商品的消费数量已经超过美国。
设在华盛顿的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说:
“在粮食、肉类、石油、煤炭和钢铁等五种基本商品的消费方面,中国已经有四项超过美国,只有石油除外。尽管美国仍然是石油消费大国,但是情况正在迅速变化。中国的肉类消费是美国的两倍;中国目前消费的钢铁是美国的三倍,美国简直无法继续跟中国相提并论。因此。我们说中国在大多数基本商品的消费上已经超过美国。”
根据地球政策研究所的资料,让我们把近些年中国和美国对上述五项基本商品的消费数量一一做一下具体的比较,看看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给世界带来哪些挑战。
*石油消耗第二 汽车将为第一?*
首先比较一下粮食的消费。2005年,中国因为各种用途而消费掉3.8亿吨粮食,同期美国的粮食消费量是2.6亿吨。而且在小麦、大米和玉米三种主要粮食作物中,中国只有玉米的消费量落后于美国。
接下来看肉类。吃汉堡包是美国人生活方式中的一大内容,美国应该说是肉类消费大国。但是,2005年中国的肉类消费是6700万吨,美国只有3800万吨,中国远远超过美国。而且中国以食用猪肉为主。中国存拦的猪占世界总数的二分之一。
第三是石油消费。美国目前仍然是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在2004年的石油消费是中国石油消费的三倍之多。美国日消费石油大约2040万桶,中国每天的石油消费在650万桶左右。但是,1994年到2004年期间,美国的石油消费量只增长了百分之15,而中国的石油需求量却翻了一番。而且中国目前的石油消费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我们比较的第四项是煤炭。中国将近三分之二能源需求是煤炭提供的。中国每年燃烧掉的煤炭有9.6亿吨,而美国是5.6亿吨。由于中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增长迅速,因此,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迟早会赶上美国。那时,全世界将有两个大国在推动气候变化。
最后,我们通常把钢铁消费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程度的基本指标。中国目前的钢铁消费量几乎是美国的2.5倍。2003年,中国消费钢铁2.58亿吨,美国是1.04亿吨。随着中国进入经济发展的建设阶段,需要建设几十万座工厂,高层公寓和办公楼,钢铁消费量大幅度攀升,这在其它国家是闻所未闻的。
除此之外,中国还在手机、电视机和冰箱等的消费上领先美国。虽然美国人在个人电脑和汽车的拥有量上领先于中国,但不会持续多久。
*如果人均消费似美国*
布朗先生还从人均的角度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到2031年中国有人口14.5亿,人均收入基本跟美国现在的人均收入持平,中国经济年增长率保持在8%,中国人的支出大致跟美国现在相同。那么,中国的人均消费对地球资源有多大的影响。
布朗说:“以人均消费纸张为例,假如到2031年中国有人口14.5亿,中国的人均纸张消费将赶上美国今天的消费量。那么届时中国纸张的总消费量就将达到3.05亿吨,是全世界目前1.61亿吨纸张产量的两倍。假如中国人均汽车拥有量跟美国现在的模式一样,每四人中有三辆车,那么中国的汽车总量就是11亿,远远超过全世界现在的汽车总量。中国相应需要修建的道路,高速公路以及停车场就等于中国现在种植大米所需要的耕地”。
另外,到2031年包括工业用途在内的中国人均粮食消费将达到900公斤,大致是目前世界粮食收成的三分之二。假设2031年中国人均石油消费赶上美国现在的水平,每天需要的石油是9900万桶。而世界目前的石油日产量是8400万桶左右。
*西方模式不适用中印*
布朗认为,崇尚消费至上的美国梦会给地球带来难以承载的巨大负荷,世界将面临灾难性的后果。西方式的经济模式应该改变。
布朗先生说:“中国的例子告诉我们,以矿物燃料为基础、以汽车为中心、用了就扔的西方经济模式不适用于中国。也不适用于印度,因为到2031年印度人口可能超过中国。也不适用于发展中其它有美国梦的30亿人口。重要的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在争夺相同的自然资源。因此,这种经济模式也不再适用于工业化国家。”
布朗主张,全世界应该摒弃目前的消费模式,用再生能源、形式多样的运输体系以及强调全面再生和循环概念的经济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