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今年将把发展现代化的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除了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繁荣之外,农民的权益也要依法受到保护。但是农业基础不稳以及农产科技落后和政策不到位,使得今后的农业改革仍然面临重大难题。
*近几年的政策反映三农为工作重点*
中国政府近几年都强调把[农民、农村、和农业]的三农问题列为工作的重点。2004年强调提高农民收入、2005年把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保障粮食稳定为主要工作、2006年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今年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1月29号发表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2007年要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主题,以科技带动产业发展,提出的意见包括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深化农村改革和加强执政党的领导等。
*陈锡文: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星期二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2006年是中国农业生产丰收的一年,粮食产量超过9800亿斤,农民的年收入达到3587元人民币。他表示,现在中国已经到了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阶段,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农业农村的工作。
他表示,中国在三农问题的发展上仍然处于艰难的阶段,像是农业基础不牢、后劲不足的基本状况并没有改变,农业设施和装备落后、增加收入的基本困局也没有改变。另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耕地和淡水资源缺乏等矛盾日渐突出。
*农民:边远农村致富难*
中国一位来自农村的人士表示,农民要增加收入实在很难,农产品的基本价格太低,和付出的劳力不成比例,边远的农村想要致富很难。
这位人士说:“我在农村种地,种完了,菜都卖不出去呀!就是说,跟城市近的郊区啊,还能强一点,种的菜还可以卖到城市里。在农村边远区呀,你种完菜,运输费那么贵,价格那么高,谁买啊?不可能买啊!”
*征占农民土地引发问题*
中国媒体近来经常报导有关征占农民土地而引发的一些问题,例如农民利益被侵占、投诉无门、农村群体不满的事件等。
法制日报1月26日刊登的《城市发展不能以伤农为代价》的报导指出,有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因为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全国失地农民已超过4千万人,其中完全失去土地、没有工作的农民至少在一千万人以上。
报导还指出,大约46%的失去土地的农民在没有田地之后生活水平下降、他们既不享有土地的保障,也不享有城市居民那样的社会保障,由此引发许多社会矛盾。
*陈锡文:引起农民上访的主要问题*
就征占农民土地以及农民投诉上访的问题,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新闻发布会表示,总体看农村引起农民上访的主要问题有三个,第一个是土地征占,第二个是村里的财物,第三个是有些地方出现了环境污染。在这中间,土地问题所占的比重确实是比较高的。他还表示,国务院在征用农民土地方面已有文件和补偿规定。
陈锡文说:“在征用农民土地的过程中,政府要提高补偿标准,要对失地农民给予就业的培训和服务。第三,就是要把失地农民纳入当地的社会保障体系。那么这三项工作正在逐步落实之中。”
他还表示,有关部门在接到农民的诉求表达之后,只要符合法律和政策的,能解决的就应该尽快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在讲清事实之后,也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去解决。
*农民:好政策改变不了现实*
在北京上访的有位农民表示,这两年政府的政策比较有改进,像是不收农业税,不准乱征占农民土地。可是许多农民的土地早在两年前就被侵犯了,在现实中都走投无路了。
这位农民说:“你现在政策再好,但是他已经失去土地了,你现在已经改变不了这个现实。那么城市呢?我曾经也做过工人吧,现在工厂给卖掉了,没有了,那你现在再有好的政策,好多下岗的工人啊,没有生活出路了。现在的生活出路,现实的不能够解决。”
*政策好但政策难保*
中华工商时报报导,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指出,当前农业农村形势正向着“种粮不纳税,上学不交费,看病不太贵,服务有人给”的方向变化。但是,现在农村的负担出现了三个变化,例如社会教育卫生方面的乱收费,负担向涉农资经营、种子经营等企业转移,一些企业叫苦连天,有些地方收取规划费、抗灾费、村村通工程费等。他表示,农民说中央政策非常好,但是政策非常难保,下面的地方干部乱收费的现像堵不住。
中国有将近8亿农村人口,居住和耕种土地承受重大压力,再加上自然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趋势还无法得到有效挽回,这些都对中国未来的农村建设呈现实际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