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在军方1月11号用导弹打掉一颗废弃的卫星的十二天之后终于证实了海外媒体的报导。美国政府在表示关切的同时呼吁中国的外太空计划以及军费开支等更加透明。海外舆论指出,中国这次反卫星导弹试验的负面效果可能大于正面效果。
*沉默了十几天*
中国外交部在沉默了十几天之后终于证实美国媒体关于中国军方1月11号使用导弹打掉了一颗废弃的气象卫星的报导。
在中国外交部1月23号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导,中方已向美国助理国务卿希尔通报了确认进行外空试验的情况,你能否证实?中方为何事先没有发出通知?试验后为何经过那么长的时间才对各国关切做出反应?
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说:“中方已就日前在外空进行的一次试验向包括美国在内的有关方面进行了通报。我愿在此强调指出,中方一贯主张和平利用外空,反对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中国从来没有、今后也不会参加任何形式的外空军备竞赛。”
刘建超还说,这次的测试不是针对任何国家,也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造成大量太空垃圾*
然而,美国著名的科学杂志《科学美国人》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猎杀卫星的导弹试验造成大量太空垃圾,在太空中形成了一条碎片云,可能会在同一轨道运行的其他国家的间谍卫星以及商业图像卫星造成严重伤害。
绕地球轨道运行的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的安全也受到被中国军方导弹击中的数以千计的卫星碎片碰撞的威胁。美国国防部国家安全太空办公室顾问彼得.海斯说:“(中国的)试验造成大量碎片,绝对提高了人造卫星被击中的可能性,甚至国际太空站也受到威胁。”
*约120颗卫星受影响*
国防信息中心的高级研究员特雷莎.海金斯说,被中国军方击中的中国气象卫星的碎片将对大量在同一轨道运行的卫星造成影响,包括中国自己的卫星在内。碎片影响的区域中大约有120颗卫星会受到影响。这些漂浮在太空中的中国卫星碎片大约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够逐渐下落出卫星运行的轨道。
*脉络还不清楚*
中国军事问题专家、美国克莱蒙研究所研究员林长盛在接受中文部记者采访的时候认为这次中国试验的内幕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
林长盛说:“中国这次试验影响很大,但是还有一些内情值得关注。首先,好像美国事先知道这次试验。如果不知道,为什么美国突然对中国的风云一号卫星加强了监控?从过去每天只报导两次,后来对轨道报导了四次,这说明美国知道这颗卫星可能有什么动静。
“我们不清楚是中国政府有意识通知了美国,还是美国的情报系统事先得知了这次试验,所以对这颗卫星加强了监视。中国军方试验的一个星期之后,美国才把这条消息透露给美国航空周刊杂志。这个杂志自己不可能知道这样的新闻。为什么透露,这里面有很多的脉络还不清楚。”
*可以向中国索赔*
美国商业周刊发表文章指出,尽管目前没有任何国际条约或者协议禁止反卫星的试验,但是,自从美国1985年9月进行了一次类似的试验之后,20多年里,国际上没有一个国家进行过类似的试验。
一些专家指出,如果有商用卫星和民用卫星被碎片击中,卫星拥有者可以根据联合国的另一项条约向中国索赔。1967年全球外层空间条约有关条款要求有关国家通报在太空的行为,并且要求相关国家对这些行为负责任。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计划下个月在维也纳举行一次会议,签署一项非约束性的协议减少外层空间的卫星碎片。
*美国媒体大量报导*
美国媒体近几天针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大量报导。“中国威胁论”、“中国是美国潜在的威胁”等说法不绝于耳。
《商业周刊》在中国试验外层太空武器之后发表文章重申了五角大楼在2006年向美国国会提出的中国军力报告。五角大楼的报告说,中国具有最大潜力与美国展开竞争,其破坏性的技术可能会在未来抵消美军在传统上的优势。
商业周刊的文章说,中国以两位数增长的军费开支,总的说来,缺少透明度,尤其是在其能力方面,以及民用企业与国防公司的密切合作,已经引发要求华盛顿对技术出口进行更加严格控制的呼吁。
*和美国国家安全有关的对华贸易*
美国国会的一个跨党派小组一直在跟踪和美国国家安全有关的对华贸易,并且主张对中国实行更加严格的多层次出口管制。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1月19号公布的一份报告说,中国目前最感兴趣和最想获得的是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微型火箭发动机技术以及与大功率激光和精密航天导航系统相关技术。
*中国试验一箭三雕*
美国克莱蒙研究所亚洲中心研究员、中国军事专家林长盛在接受中文部记者采访的时候分析说,中国这次试验是一箭三雕。
林长盛说:“我个人认为,这次试验对中国来说是一箭三雕。第一,说明中国有了打击卫星的能力。美国在军事上严重依赖卫星,美国民用科技也严重依赖卫星。尽管美国军事专家早就认为中国军方有这个能力,但是真正做出来,仍然让美方感到吃惊;
“第二,说明中国具有反导弹能力,因为这颗卫星运行的速度比洲际导弹还要快。中国用一枚地上发射的导弹拦截了一枚运行速度一点不亚于洲际导弹,甚至比洲际导弹速度还快的空中目标,这相当于用一颗子弹打另一颗子弹,而且根据美国方面的监控,这次拦截还是迎头撞击,难度更高。说明中国具有拦截导弹的能力;
“第三,表明中国已经具备空间对接的能力。既然中国的导弹能够通过制导能够碰到卫星,当然也具备接近一颗卫星的能力。”
*美国官方的微妙态度*
林长盛还注意到,这次国际抗议声浪中,除了英国之外,欧洲大陆一片静寂,没有向中国提出抗议。
林长盛还注意到美国官方的微妙态度。美国官方的说法仅仅说这次试验和中国早些时候声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精神不符。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克马克说:“我们的基本立场是,鼓励他们(中方)对此种行动以及他们的军事开支、军事和太空计划更加坦白,增加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