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非洲战略究竟目的何在?中国的开发和援助能否促进非洲的可持续性发展?美国和国际社会应该如何应对中国和非洲的所谓新型战略夥伴关系?
中国在非洲的经济活动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兴趣,许多国际经济专家认为非洲大陆的经济经过多年的沉沦,终于露出了一线曙光。
世界银行不久前推出题目为“非洲的丝绸之路”的最新研究报告,报告说,在过去5年里,非洲与其传统的贸易夥伴欧洲的贸易额锐减,出口到欧洲的商品总值下降了百分之50以上。与此同时,非洲物产出口到亚洲市场的份额却由2000年的百分之14上升到百分之27,更比1990年翻了两番。
*700家中国企业活跃在非洲*
报告指出,中国是非洲“丝绸之路”的重要推手,目前有大约700家中国企业活跃在非洲大陆,从事投资、贸易和基础建设。这份报告的主要撰稿人亨利.布罗德曼说:
“中国和印度在非洲新投资和新利益给非洲带来了一个重大的机遇,可能是第二次机遇,第一次是相对欧美开发非洲的北南半球经济合作而言,这次主要由中国推动的非洲贸易和投资热潮是正在出现的南南合作的一部分。目前南南贸易已经占到全球贸易额的百分之12以上。中国和印度在非洲的贸易和投资,的确使南南合作的前景更为乐观,为非洲带来新的机遇。”
*足以抗衡欧美*
全球最大的国际公共卫生机构--美国家庭健康国际艾滋病研究所主任彼得.兰普提是非洲裔美国人,他感到中国在非洲的开发和经营已经使北京在绝大多数非洲国家站稳了脚跟,成为足以跟美国和欧洲相抗衡的力量。他指出,不久前召开的史无前例的中非论坛首脑会议就是“中国魅力”的一次检验。
“非洲为自身的发展正在寻求新的选择。西方的模式非洲人已经领教,并且证明不是非常有效,需要改进。现在中国模式的出现使非洲人感到振奋。中国模式以下列特点为特徵:重视国民利益、渐进方式、愿意适合本地国情等等,并且通常没有西方国家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经济开放 + 政治独裁很危险*
美国的国际公共研究所所长罗恩.克雷纳对此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所谓“中国模式”说到底就是经济上开放,政治上独裁,这种模式也许适合目前的非洲状况,但是随着非洲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北京的非洲战略将遇到严重挑战。
“如果你是一个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拥护民主制度的非洲领导人, 中国的投资对你来说会有一些吸引力;如果你是一个独裁政府的非洲领导人,中国模式对你来说就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中国模式除了能够促进贫穷国家的经济发展之外,在政治上你还能保持独裁。但是随着非洲市民社会的发展壮大,随着各种政治团体的逐渐形成,人们会发现这种模式很危险。”
*国有企业和银行 不计成本敢冒险*
更多的非洲问题专家对所谓“西方模式”或“中国模式”不感兴趣,他们认为中国在非洲的优势主要在于中国的国有企业和银行为实现国家利益不计成本、敢冒商业风险。
华盛顿智囊机构卡内基和平基金会研究员科兰茨克在他的“北京在非洲的贸易”这部专著中指出,中国的国有企业和银行可以在国家指令下向非洲一些政局动荡的地区和投资风险高的项目注入大笔资金、人力和物力,这是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都无可比拟的。
目前中国建筑公司已经控制了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的公路和旅馆业务。今年中国仅向产油国尼日利亚的石油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就超过100亿美元。曼彻斯特贸易公司副总裁安东尼.卡洛尔说,可能只有中国公司敢于在这些政局不稳、封闭落后的非洲国家投下如此大笔的资金。
“显然中国人为获取资源有自己独特的经济手段,他们可以比我们的公司出更高的价钱,而我们的公司受到许多限制;他们以投资基础设施为诱饵,为石油外交铺路,以各种外交和政治手段换取原材料和能源利益。”
*蜜月期中有怨气*
非洲问题专家科兰茨克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同非洲的所谓“新型战略夥伴关系”刚刚形成或者正在建立,还没有渡过试验期,还需要面临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他说,虽然中非关系目前正处于蜜月期,但是西方列强在非洲前车之鉴的一些迹象已经出现,比如南非等一些国家对中国廉价产品充斥市场的现象感到不满,赞比亚反对中国以殖民掠夺的方式开采铜矿的怨气已经成为选举议题,中国公司的腐败经营方式也引起许多所在国家的反感。
*南非总统敲警钟*
曾经在中非论坛高峰会上把中国称为“第一号朋友”的南非总统姆贝基这个星期就警告说,非洲国家必须提高警惕,不要把非洲同中国的关系变成一种类似殖民地和宗主国的不平等的关系,变成非洲向中国提供能源和原材料,中国向非洲倾销商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