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5:28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盖茨基金会开启美慈善事业新时代


世界第二富翁沃伦.巴菲特最近向世界第一富翁比尔.盖茨名下的慈善基金会捐献了16亿美元,美国人的慈善活动也因此成为媒体的话题。在巴菲特慷慨解囊之后,有人推测说,盖茨的基金会采用了创新性的方式并且开启了公司慈善事业的新时代。不过,比尔.盖茨实际上也是在遵循美国民间慈善事业的悠久传统。

*认捐5亿美元 抵抗艾滋病*

在目睹了艾滋病对非洲造成的重创之后,比尔与梅琳达基金会认捐5亿美元,帮助向50多万人提供抵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盖茨还表示,他们还将付出更多的努力。

盖茨说:“艾滋病的情况正在逐年严重下去。我们需要提供最新的药物,需要提供救治,因此,艾滋病危机已经成为比尔与梅琳达基金会的一项当务之急。”

*亿万富翁沃伦.巴菲特*

盖茨基金会所做的努力打动了盖茨的亿万富翁好友沃伦.巴菲特,他也决定为盖茨基金会的事业捐出16亿美元。

巴菲特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带着理解的心态,面向正确的目标,全神贯注,充满激情,一心投入到改善全世界人类命运的事业当中。不分性别、宗教、肤色和地域,为最大多数的人做着最大意义的好事。”

*慈善传统 渊远流长*

乐善好施的美国富翁远远不只盖茨和巴菲特两位,这一传统渊远流长。1900年代初期的工业家安德鲁.卡内基和约翰.洛克菲勒为现代的非盈利基金会开启了先河。他们的组织结构跟大公司类似,但是目标却是服务大众。他们最初的项目包括修建图书馆和医院。

慈善纪事周刊的编辑斯泰西.帕尔默说,这些早期的工业家对使用新时代的科技来解决久已有之的问题深感兴趣。

她说:“当时社会上也有这种感觉,认为我们可以带来改变。我们有如何改造世界的科学想法,正在学习如何去这么做。现代社会科学也因此应运而生,慈善家们也立即抓住了时代潮流。”

*慈善模式的历史争议*

这种建立在公司模式和科学观念基础上的慈善模式并不是没有争议的。直到1930年代前,洛克菲勒基金会一直为美国和纳粹德国的优生学项目赞助资金,支持把那些有生理缺陷的人强行绝育。批评人士说,希特勒后来利用这项研究为杀害犹太人和其他他所认为的劣等民族寻找理由。

哈德逊研究所慈善中心主任威廉.香伯拉说,这段往事也许是极端的特例,但是,慈善基金会在试图根除社会问题的时候经常把手伸得太长了。

香伯拉说:“如果能从根本上把问题一劳永逸地解决,那当然好,你可以永远不去管它,然后再去挖下一个问题的根。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可以说,在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美国的每一项重大社会问题都有某个大型基金会试图解决过,而你却说不出任何一个最终得到解决的问题。”

*必须警惕阿谀逢承*

香伯拉说,这些公益基金会在跟草根也就是最基层的组织携手运作的时候往往能够最有效地扶贫救难。他说,这也是盖茨基金会运作的方式。他说,基金会还必须警惕有些人为了募求资金而对他们的阿谀逢承。

香伯拉说:“在慈善界很难发现真心话。提到基金会就有不少笑话。比如你一旦成为基金项目负责人,所有你说的笑话立刻都成了逗人的了。你的观察力马上就成了最敏锐、最准确的,你的问题总是提得恰到好处。”

*私人慈善机构的最大优势*

私人慈善机构最大的优势就是在发生某个危机的时刻能快速做出反应。在卡特里娜飓风之后,教会和私人慈善机构在政府救助之前很早就提供救灾物资了。但是,慈善纪事的帕尔默女士说,民间基金并不能代替政府在长期救援上的责任。

帕尔默说:“有人说,为什么不乾脆让某个慈善家来处理医疗保险危机呢, 毕竟很多美国人没有医疗保险。但是,慈善组织每年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承受这样沉重的担子,因此需要政府来解决这类的问题。”

帕尔默说,盖茨基金会和其他慈善组织除了这些善举之外还通过在世界范围对重要社会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关注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订。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促出口迎战特朗普贸易战,中国此举能否奏效?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04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