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在5月26日召开的会议中强调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以达到公平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会议表示,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中国现在地区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的差距显著,社会贫富问题以及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焦点。
*收入两极分化*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今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城市居民收入最低的20%人口的收入,是收入最高的20%人口收入的4.6%。2005年城镇居民缴税后的收入是人民币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是人民币3255元,城镇居民和农民的收入比率是3.22:1。另外,过去10 多年来,东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也在成倍扩大。
*行业差距悬殊*
除了地区差距之外,收入悬殊在不同行业间表现也很突出。近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步正发指出,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平均工资的2到3倍,如果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实际收入差距可能是5到10倍之间。
*分配不公 心理失衡*
西北大学政治经济教授冯子标表示,对基层人群,低收入社会成员,困难人群和不发达地区实行分配倾斜,是这次政治局会议的一个重点。他认为,20年前中国打破了绝对平均主义的“大锅饭”,才很快摆脱了全民贫困的窘境。但是‘天价薪酬’,‘垄断行业工资’,‘行业隐性福利’等分配不公平现像,促使少部份社会成员产生心理失衡。
冯子标还指出,待遇落差,使得中西部大量人才涌入东部沿海地区,造成中西部人才短缺,另外,少部份人集中了大部份的储蓄,也使得内陆,尤其农村地区消费不足,影响国内需求稳定增长。
*农民工群体报酬低*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任陈昕认为,贫富差距在一个不平衡经济发展初期,特别是在工业化初期,或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现像。他表示,中国老百姓对贫富差距问题有争议,而且中国劳动力的工资过低,长期以来都得不到改善 ,例如,中国纺织品和机电产品大量出口,但是劳力报酬低。
陈昕说:“中国出口的纺织品,绝大部份是农民工做的,是低收入群体做的。但他们仍然是低收入,他们仍然在农民工群体这个多少年的工资改善方面是缓慢的。”
*新旧衔接出现漏洞*
中国经济时报报导,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14大确定市场经济改革目标。随后改革开放扩大,中国所有制结构变化加速,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逐渐发挥作用。在1997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后,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和企业数量超过国有和集体单位,使国民收入由按劳分配为主转向按要素分配为主。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阶段,新旧体制衔接方面出现漏洞。同时经济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机会和领域,从而为社会收入分配方面产生合法垄断性收入,灰色收入,甚至黑色收入,提供了环境和温床。
灰色收入是指正常工资之外的不为公众所知的另一个合法收入,而且多在向税务机关报税的时候隐瞒了这个收入。另外,所谓的黑色收入就是指违法的收入,例如贪污或者索贿得来的财物。
*强势太强 弱势太弱*
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位不透露姓名的人士指出,中国要达到和谐社会,解决社会贫富不均和分配不均的矛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他认为,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与创建和谐社会是不可分割的。
这名研究员说:“中国的中层这个发展特别慢,也发展不起来,强势的太强,弱势太弱,中间这个空间根本不大,很难形成中产阶级。中国要没有中产阶级这么一个稳定性的社会,那社会根本谈不上什么和谐和稳定。”
*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
中国最近几年经济一直以8%到9%的速度增长,但是在打破吃“大锅饭”的体制之后,社会出现的贫富差距,收入分配不均,不合理现像的突出,会对构建和谐社会,全民共享经济成果的目标造成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