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星期天是韩战停战协定签订50周年纪念日。这场战争改变了东亚的政治格局,给参战国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都带来深远的影响。50年过去了,随着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变化,中国朝野各界人士都在对战争进行反思,对韩战的看法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中国政府把韩战定名为“抗美援朝”战争。长期以来,官方对这场战争的传统解释是,美国和韩国悍然越过三八线,大举入侵北韩,并把战火烧到鸦绿江边,威胁到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中国的参战是“保家卫国”的需要,是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逐渐接触到和官方的宣传教育不同的信息和资料,开始在一些问题上对韩战进行反思。首先进行探索的当然是学术界。
*官方传统说法受到质疑和挑战*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许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通过媒体、因特网和大学课堂教育,国内的民众越来越知道这场战争不是像人们当初所想象的那样,是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燃到了鸦绿江边,威胁着新中国。实际上大家越来越清楚地知道是金日成打响了第一枪,首先挑起了战争。战争更深远的背景是:斯大林在中国革命胜利以后中国和苏联签订了友好条约,苏联就失去了雅尔塔体系中在中国的特殊权益,中国收回了旅顺口和大连港。而斯大林需要在太平洋有一个出海口,一个不冻港,以便与美国和日本对峙,于是就在某种程度上默许了金日成收复朝鲜南方的要求。这样金日成才敢发动这场战争。现在中国人知道了,其实我们是在帮朝鲜人作战,而在更深一层的意义上说是在帮斯大林作战,这样一来,抗美援朝的历史合法性就受到质疑。”
一场原以为是保家卫国,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的说法受到挑战。面对历史资料,中国政府现在开始允许更公开地讨论朝鲜战争。修改后的北京高中历史课本说,“1950年6月25号朝鲜内战爆发”,但是却没有解释战争的原因。
*从南北韩对比看历史是非*
从现实意义上考虑,战争的结果更加令人尴尬。战后受到美国支持的韩国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夥伴和投资国。而用志愿军鲜血换来的北韩政权则闭关锁国,民不聊生,成为中国的负担和麻烦。南北韩的强烈反差成为人们反思朝鲜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民族主义和高昂代价*
说到韩战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旅居美国的独立政治评论家何频说:如果当时不是贸然参加韩战,“台湾问题就能得到解决,至少使美国没有机会这样强烈地介入台海事务。另外就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建政不久,百废待兴,可是却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去进行这场战争,给后来的经济发展带来非常巨大的负面作用。”
在评论韩战时唯一没有变化的是民族主义情绪,在歌颂中国军队如何在艰巨卓绝的条件下和美军鏖战,终于迫使美国在停战条约上签字的问题上,中国朝野舆论倒是颇为一致。
但是何频认为得不偿失。他说,“有一点倒是没有什么变化,那就是中国军队当时在那种军事和经济条件下,在国际孤立的条件下敢于和现代化的美国进行战争,说明毛泽东很有勇气和魄力,但是这种勇气所付出的代价使中国和西方接触得太迟了,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延缓和拖累。”
*中国悄悄度过韩战停战协定50周年*
一位没有透露真实姓名的中国人在网上讨论韩战时说:“中国人曾津津乐道于美国人自己的那句话,‘我们在错误的时间,在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凭心而论,中国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能够证明这种看法的一个迹象是,与大张旗鼓纪念韩战停战协定50周年的美国、韩国甚至北韩相反,中国政府和官方媒体悄悄地度过了这个纪念日,几乎没有任何举动,没有发表任何文章。难道曾被大肆宣扬的“抗美援朝”在中国也成了一场“被遗忘的战争”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