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4:59 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美中对话开幕 奥巴马称对话意义重大


<!-- IMAGE -->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以来的第一轮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今天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拉开帷幕。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第一天的会议上说,为期两天的与中国的双边合作会谈是两国向建立积极的、建设性的、全方位的中美关系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对话星期一在华盛顿开始。

奥巴马说,美国和中国可以在遏制扩散核武器方面合作,发展双方的共同利益。他说,两国必需在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中继续合作,同时联合起来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奥巴马总统说美中两国关系将会影响21世纪。他说,美国和中国的全面关系,反映了两国人民之间不断加深的联系。

奥巴马说,他对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承诺为增进共同利益而持续对话表示高兴。但奥巴马说,他也不会幻想美中两国在所有问题上都意见一致。

*双管齐下*

美中双方都表示,这是值得期待的一次对话。克林顿国务卿和财政部长盖特纳在华尔街日报上联名发表评论说,美国要通过这次会议发展跟中国关系的新框架。

美中这一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将以双管齐下的形式进行;在战略方面,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与中国国家主席特别代表、国务委员戴秉国牵头,经济方面,则由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和中国副总理王歧山主导。

克林顿国务卿和财政部长盖特纳在华尔街日报上以“同舟共济”为题联名发表评论,对这次对话表达了高度的期待。评论说,“为期两天的对话将会开辟将经济和外交讨论相结合的新篇章,同时,我们也会继续巩固过去七届美国政府的努力、巩固在众多领域内的政府间对话和合作的现有成果。”

*奥巴马政策制订考虑因素*

评论人士说,从这一轮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形式和规模,可以看出奥巴马中国政策的走向。

总部设在美国的国际问题研究所、环球经济政策理事会(Global Business Policy Council)的高级主管马丁.沃尔克(Martin Walker)说:“奥巴马刚一入主白宫的时候,一切迹象都显示,他会在中国问题、尤其是在贸易问题上,采取比较强硬的政策;大家都还记得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在他被任命之后举行的听证会上曾经一度宣称中方在人民币汇率上做手脚。”

这位专家说,奥巴马这届政府的中国政策之所以出现目前看到的这种大转弯,和他当选总统之后所面对的经济和金融危机形势有着直接的关系;美方意识到,美中贸易之间的不平衡是全球经济领域内一个显著的问题,假如不解决的话,将很难走出目前各国面临的困境。

*中方表现亦是对话规格提高原因*

假如说奥巴马领导下的美国政府面向中国的政策的转变是促成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双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上比布什总统任内更上一层楼的一个重要原因的话,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政府在这次涉及到各国的经济和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也是促成美中战略对话至少在形式上不仅没有削弱、反而进一步加强的一个主要原因。

环球经济政策理事会的沃尔克说:“我们明显地看到,在这次全球危机中,无论是涉及到本国还是国际经济局势,中国政府表现出愿意成为国际一盘棋的一部分、帮助化解危机。”

*胡锦涛大力投资美中关系*

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今天的报导说,这一对话标志着双方面向21世纪朝着建设积极的、合作的、全面的双边关系所迈出的重要的一步,并且特别指出,这一对话机制以及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4月在伦敦20国集团峰会上确立的。

中国官方媒体的报导还说,7月27号将被牢记为中美关系历史上重要的一天,因为中美两国在这一天在华盛顿开始了高层的战略经济对话。

分析人士认为,中方如此高调地评论今明两天在华盛顿召开的这一轮战略经济对话,表明中国领导人决定大力投资于美中双边关系、以及这次对话本身。

*人权不在奥巴马政策首位*

环球经济政策理事会的沃尔克说,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奥巴马政府在面向中国的政策方面重点如下:“首先是环球经济局势,其次是环球气候和环境问题,然后再是人权。”

国际人权组织批评奥巴马政府以及克林顿国务卿过于强调双边经济关系以及环保问题,在中国的人权问题上没有做出美国应该做出的姿态。国际经济理事会的负责人马丁.沃尔克说,去年西藏地区的骚乱以及最近刚刚发生的乌鲁木齐事件都再次凸显了中国国内的问题、以及人权问题;奥巴马政府在中国政策上也很可能会继续受到没有给予人权问题足够重视的批评,但是介于环球经济形势的严峻程度,大多数人可能会理解他为什么在外交领域,也把经济放在首位。

关键词:美国,中国,美中战略经济对话,奥巴马,胡锦涛,克林顿,人权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反美斗士” 司马南为何遭禁言?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1:55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