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3:03 2025年1月24日 星期五

习近平要“聚天下英才”, 中国将扩大引进人才项目?


资料照:北京街头的行人走过宣传习近平的标语。
资料照:北京街头的行人走过宣传习近平的标语。

中国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星期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会上提出中国应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此外,他还鼓励人才身怀爱国之心,并表示要坚持“党管人才”。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国似乎格外关注科技人才,这是意在为中国的战略科技雄心提供支撑。还有人认为,习近平在强调自主培养人才的同时提出人才引进,这有可能是中国人才引进项目进一步扩张的信号。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中国望加快人才建设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08:53 0:00

据中国官媒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七常委均出席了此次会议,习近平在会上表示:“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习近平还提到,希望在2025年时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能够取得重要进展,顶尖科学家集聚水平明显提高,并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到2030年时,他希望能在主要科技领域及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和开拓者。到2035年时,他希望中国的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能够位居世界前列。

为科技雄心储备人才?

习近平在此次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到了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但更多提及的则是科技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似乎是在为中国的战略科技雄心铺路。

中国今年3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提到要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纲要写道:“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总部位于芝加哥的智库保尔森基金会的下属机构MacroPolo在一篇分析中提到,中国更广泛的科技目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自力更生、根本性突破和经济升级。

分析提到,自力更生主要是指在半导体等领域自力更生,以缓解供应中断和制裁带来的下行风险;根本性突破的目的则是推进技术前沿,为中国创造新的机遇,量子技术就是这种雄心的代表;所谓的经济升级主要是利用新兴技术推动制造业和农业等行业的发展。中国面临着生产率增长下降带来的主要结构性经济逆风,政府再次将科技视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法宝。

“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邓聿文表示,一般来讲人才指的是各个行业的佼佼者,但是中共定义的人才主要指的是科技人才,其他行业可能并不是中共关注的重点。此前中共也一直在关注人才,但现在对人才的需求似乎更加紧迫。他还说,中共意识到人才在强国、与美国对抗等各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战略。

习近平在此次讲话中还提到了“战略科学家”。他说:“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坚持实践标准,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要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

邓聿文说:“战略科学家是在中共关注的重要行业、领域和技术等方面有一定战略思维和头脑的领军人才,你不单单是需要具有某一个方面的专业,你还能够从这个领域看到未来的价值和意义,而且能够组织一批人,将事情做好。”他认为战略科学家可能是中共目前最需要的人。

国家安全分析师、前中央情报局官员克里斯托弗·伯吉斯(Christopher Burgess)认为中国呼吁扩大人才储备、吸引科技人才的背后肯定是为了长期国家利益。他还在电子邮件中写道:“中国为成功转型为经济强国投入了大量资金。他们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和混淆视听让他们颜面尽失,再加上‘战狼外交’和‘任意拘留’,也没有让对华伙伴关系变得更有吸引力”。

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CSET)研究分析师艾米莉·韦恩斯坦表示,人才及人才流失的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便一直是中国领导人关注的问题。在应对改革开放后的这种人才流失方面,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中国在想方设法吸引人才来到中国。

她还说,这是为了避免人才流失,确保中国既有其需要的人才来满足其国内目标,同时也有其他人才与外国实体竞争。

引进、培养双管齐下?

中国近20年来一直致力于人才招募。根据美国参议院委员会2019年的一份报告,中国有200多个人才超募计划,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被称为“千人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千人计划”于2008年启动,旨在鼓励在美国从事研究和开发的个人将他们在美国获得的知识和研究成果传播到中国,以换取工资、研究经费以及其他奖励。近年来,美国联邦机构发现人才招聘计划成员在回国前下载了敏感的电子研究文件,在申请资助资金时提交了虚假信息,并故意隐瞒在美国资助申请中接受了中国政府的资金。

美国司法部近年来调查涉及“千人计划”的案件数不胜数,这其中包括5月被判处监禁的风湿病学教授郑颂国(Song Guo Zheng,音译),2020年9月被判刑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前雇员特拉伯·鲁克曼,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科学家查尔斯·利伯(Charles M. Lieber),以及2020年5月认罪的前埃默里大学教授李晓江等等。

在美国政府审查后,“千人计划”一词目前在中国的网络上已经消失,但人才招募依然以多种不同的形式继续存在。2019年,“千人计划”下属的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创新人才短期项目、创业人才项目、青年人才项目以及海外高层人才项目,统一并入了中国科学技术部发起的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中国科技部今年已开展2021年度国家外国专家项目申报工作,中国矿业大学等高等院校也下达通知说,将启动2021年度国家外国专家项目申报工作。

习近平在人才会议中也提出要“引进”人才,“要加强人才国际交流”,虽着墨不多,但伯吉斯认为,这仍是对国家机构的一个指示,要求他们扩大努力,找出那些有特殊才能和知识的人,与中国合作或提供给中国。“这是‘千人计划’的扩展,也是1986年启动的旨在加速向中国转移技术的‘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延伸。”

韦恩斯坦则表示目前似乎并没有看到太多关于国家外籍人员、外籍高级人才和专家招聘计划的具体内容。但这绝不意味着什么都没发生。她提到:“我认为制定这个计划至少在我看来是吸收了很多其他的计划,并找到方法来混淆它们,这样你就不用担心美国看到这些计划,因为美国知道这是潜在的问题。”

习近平还在此次讲话中强调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路透社报道说,随着美国越来越多地对研究敏感专业的中国学生、学者关闭大门,并限制向其战略对手输出技术和交流思想,培养智力人才,特别是科学人才,已成为中国更加紧迫的优先事项。

韦恩斯坦表示,中国“肯定已经加倍努力,以回应美国和其他地方的一些审查”,但改善国内教育体系的举措在此之前便已经开始了。她说:“比如211工程、985工程和现在的‘双一流’计划都旨在将中国大学发展成世界级的大学。他们已明确表示,这类计划的推进是为了让中国学生能留在中国,这是为(表明)这些大学能够真正培养出中国最优秀、最聪明的人才。”

有人担心中国的制度及科研环境可能对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并不能起到很大帮助,邓聿文表示,人们其实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区。他说,过去人们会形成一种定论,便是专制国家、专制政权很难有创新力,但是其实这不一定完全正确。他还说:“中国最近几十年创新能力及水平大有提高,真正深入中国社会的科技行业会发现可能有一些政治上的要求,但是另一方面,在大环境下,中国似乎也有意打破一些束缚人才的不必要的规矩和纪律。”

韦恩斯坦则表示,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卡洛琳·瓦格纳(Caroline Wagner)曾做过相关研究,她得出的结论是,通过统计分析,中国的大学仍然没有在全球体系中与其他大学一样的运作能力。韦恩斯坦接着说:“所以, 20多年来投入资金和努力来建立一个大学系统,虽然已经得到了改善,但它仍然没有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