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科米在选举前十一天知会国会,FBI因发现新的线索,将重启对克林顿“电邮门”的调查。这一举动为白热化的选情扔下震撼弹,导致选情出现转折,也使FBI置身于巨大的政治风暴,科米更成为舆论冲击的风暴眼。支持者赞扬科米敢于纠正早先对克林顿调查的不足;反对者则攻击他偏离司法中立,影响选情。除此之外,FBI在这次选举期间的其它一些做法和决定,如不调查俄罗斯对选举的影响等,也引发争议。FBI在临近大选前重启对克林顿电邮门的调查,是保护还是伤害了美国的民主?攻击和赞扬FBI局长科米的两方,谁才真正理解美国司法公正和司法独立的原则?
参加讨论的四位嘉宾是: 美国智库“东西方研究所”高级副所长方大为先生(David Firestein);美国之音记者,社会学家龚小夏女士;北美“世界日报”副总编魏碧洲先生; 美国时政评论人士史凯文先生(Kevin Slaten)。
龚小夏说,7月5日科米在记者会上说对克林顿电邮门的调查已经结束,理由是尽管克林顿此事做得非常不谨慎,但并没有可以起诉的原因。这次是因为在调查克林顿助理前夫的一桩案件时,无意中发现了保存在克林顿助理邮箱中的大量的克林顿邮件。
方大为说,之所以在大选前11天重启调查,是因为这次大批邮件的发现是克林顿案件的一个重大新闻,如果不公开,一旦克林顿当选为总统,科米会承担巨大的舆论压力。科米现在进退两难,无论公开与否,都会有人批评他具有政治目的。在这两种选择之间,提供更多信息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魏碧洲说,科米的做法加强了美国的民主,更加强了美国的法制。科米曾说过,一旦有新线索会立即通知国会,科米必须履行他的承诺。此外,当时调查助理前夫性短信案件和调查克林顿电邮门案件的是两个团队,只有申请了搜查令后,才能合作审查其前夫电脑上的大量邮件,这也是遵守法制的表现。同时,科米还面临着来自FBI其他办案人员的压力,迫使他不得不公开。
史凯文说,科米公开与否与他的用词是两回事。一些法律专家认为他的用词不够清楚。模糊的用语会误导大众,认为克林顿确实有罪,这也会给川普更多的机会去攻击克林顿,这就是政治化。
方大为说,科米用词模糊其实并没有错,因为他们还没有申请到搜查令,就上报给了国会,他自己也没有看到邮件内容,并不知道其中有什么严重的问题。因此只能模糊地表示发现了大批邮件,尚不知具体内容,正在慢慢调查。这其实是一种非常负责的表述。
魏碧洲说,科米的汇报是面向国会,并不是面向媒体。由于案件没有定罪,他这样的表述没有问题。因为表述模糊,确实引发了一些争议,但科米和联邦调查局本身并没有违背调查不公开的原则。
史凯文认为,既然案件没有定罪,科米应该明确表述出“现在没有罪行”,这样媒体才不会继续发挥为“可能有罪”,也不会引发共和党的新一轮攻击。
方大为说,科米没有必要明确表示出无罪,因为按照美国的法律,除非法庭已经明确判罪,涉案人都是“无罪推定”的。
龚小夏说,美国的司法程序是独立的,司法部长由总统任命。司法部长不得干预联邦调查局的调查行为,但有权力说不起诉。当年调查尼克松水门案件时,尼克松接连开除了两个司法部长。目前的司法部长是克林顿夫妇的好友,也模糊表示“不方便干预”。
魏碧洲说,FBI是一个独立调查机构,不受政治影响,是一个在美国最有公信力的单位。任何一个局长都不会愿意FBI的名誉在自己手上毁掉。
方大为说,电邮门事件的影响力之所以这么大,一是按照美国信息自由法,所有的美国公民都有权力申请审查和阅读联邦系统上的非保密内容,私人电邮服务器是在法律管辖外的。因此美国公务员必须使用国家和联邦提供的服务器处理内容,不然会侵害美国公民的监督权。二是美国公民看到这件事后在质疑,这样的一位总统候选人到底以后会不会遵守法律。如何美国法律无法管辖克林顿,那么以后她当选总统有什么风险。
龚小夏说,美国公务员禁止使用私人电邮服务器,就是为了要防止腐败。这次被调查的很多信件也显示出了克林顿基金会接受大量捐款的信息。
魏碧洲说,克林顿使用私人电邮已经很长时间,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警告,但全部被她忽视。这次电邮门爆发之前是经过了多年的累积。
史凯文说,司法部不同意FBI这样公开信息,担心会使调查政治化。科米依然坚持写了公开信。他们的分歧最根本在于FBI代表公众质疑克林顿,而司法部是民主党指导的。
方大为说,主要的分歧在FBI内部,就是应不应该继续调查克林顿,同时还有一个分歧就是应不应该扩大调查范围,调查克林顿基金会。
更多精彩内容,请收看今天11/4的《焦点对话》完整版。
附:焦点对话视频上有美国之音中文网二维码,只要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二维码识别程序扫描图片,您就可翻墙浏览美国之音中文网,欢迎使用。
YouTube链接:焦点对话:FBI局长选前掀风暴,损及美国民主?
《焦点对话》YouTube播放列表:http://bit.ly/JiaoDian-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