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已经过去五十年了,但文革作为毛泽东留给中国最大的政治遗产,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尤其是深刻地影响着执政者的思路。文革遗产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今天的执政者继续从中吸取灵感?而民间尤其是年轻人对于文革了解的缺乏,对于中国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参加讨论的四位嘉宾是: 中国民间学人,独立评论人士王康先生; 中共党史学者、《晚年周恩来》一书的作者高文谦先生;专栏作家,政治分析人士陈破空先生; 普林斯顿社会学博士,转型问题学者程晓农先生。
陈破空认为,邓小平之后,连续几届中共当权者左倾,或出于思维陈腐,或出于权力斗争的需要,不论怎样,这种左倾领政,带来文革复辟思潮。文革遗风依然弥漫于中国社会,就是上行下效的结果。不必乐观地以为文革不会重演,其实,滋生文革的土壤、气候依然如故,文革随时可能死灰复燃。华国锋当年虽然宣布文革结束,但严格而言,文革远没有结束,而是以另类形式潜存,且间断呈现复辟势头的高涨。主政者之所以将文革列为反思禁区,乃是因为反思文革,可能危及共产党的统治基础。捂住文革的盖子,就是要遮掩这个党最大的历史罪行。
高文谦认为,习近平举毛旗,走老路主要有三个因素:制度环境、社会土壤和习个人因素。制度环境——毛仍然是中共神坛上供奉的偶像,毛思想仍是中共执政的指导思想,是维护一党天下的镇国之器,不容任何挑战。长期以来,利益分配格局的严重失衡,造成社会两极分化,贫富悬殊,是毛死灰复燃的社会土壤。习近平个人的因素,除了崇毛情结外,还有政治上的考虑,要把毛作为执政的话语权。这反映了他缺少治国安邦的政治智慧和能力,只能向老祖宗乞灵。本来应该借文革五十周年的机会,反思文革,避免重蹈文革覆辙,但是,习中央却下令不准提文革一个字。实际上是只许毛左放火,不许反思文革点灯。这和文革“只许左派造反,不许右派翻天”如出一辙。人大会堂举行红歌会,习的老家文革座谈会,会幅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根子就在习近平“两个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习在为毛解套的同时,把文革的幽灵也从魔瓶中释放出来。
王康表示,毛泽东用“人民拜物教”把人民变成脚手架,从而达到天下大乱、爬上历史顶峰的目的。文革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由暴君煽动的人民作恶的事件,毛泽东成功的摧毁了人民的伦理道德和文明规範,利用并改造了中国国民性,人民从此被败坏。无论薄熙来还是习近平都对毛既恐惧又利用,拒绝建设民主宪政,中国的危机和衝突由此被激化。中共又成功的阻止了对文革的反思,年轻一代成为虚无主义者。但是一旦发生重大社会或经济危机,他们将在一夜之间变为狂热的激进主义造反派,文革重演将迅即变成现实。
程晓农表示,文革最大的政治遗产是“走资派”和“造反有理”这两个政治口号,中共部分否定文革时主要是要否定这两条,但它对文革和毛泽东的暧昧态度又使得这两个口号仍然活在民间,构成对中国未来的潜在威胁。文革最大的经济遗产是平均主义,这是民间仇富情绪的价值观根源。文革最大的社会遗产是几千万下岗工人,他们是怀念毛时代的主力军,也是中共建立共产党资本主义过程的牺牲品。所有崇拜毛泽东的人都是曲解历史,为自己所用。对权贵阶层来说,毛泽东现在不过是一根“权杖”,举着他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权势财富永远正当;对不满现实的底层民众而言,毛泽东是心灵鸡汤,也是扔向权贵的石头;对少数左派知识分子来说,毛泽东则是一个汤勺,用来从权贵的锅里捞点肉吃。谁也没真把毛泽东思想当回事。
程晓农说,官方把文革定性为“十年动乱”,但对文革的起因和真相却讳莫如深。对年轻人而言,通过教育系统不可能得到完整正确的文革认知,而家庭背景则决定了他们从长辈那里听来的文革印象五花八门。这种对历史的混乱认识和无知,符合当局的需要,但必定在中国社会未来的演变中埋下地雷,使得中国的民主化格外艰难。
更多精彩内容,请收看今天的《焦点对话》完整版。
附:焦点对话视频上有美国之音中文网二维码,只要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二维码识别程序扫描图片,您就可翻墙浏览美国之音中文网,欢迎使用。
YouTube链接:焦点对话:文革专题之三:文革遗风,至今笼罩中国?
《焦点对话》YouTube播放列表:http://bit.ly/JiaoDian-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