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政府为了达到“清零”目标,把社交距离措施延长至春节,引起不少港人和多个行业强烈反弹。部分舆论批评港府无视疫情发展,把政治考虑凌驾于医学,和国际主流背道而驰。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上周五(1月14日)宣布,由于疫情未受控,爆发风险仍然存在,一系列现行社交距离措施会延长14天,直至春节大年初三;这意味食肆餐馆晚上六点后仍然禁止堂食,戏院、健身中心、美容院等也要继续关闭。
林郑月娥表示,延长措施横跨春节。在这段期间,大型活动,包括年宵花市、新春市场都要取消。
林郑月娥说:“我当然明白这措施会让很多人失望,因为它横跨春节。市民本来期望有一个温馨愉快的春节,但恐怕今年难以做到。目前看来有关措施不会提早撤销。既然我们要达到‘清零’局面,就要下定决心。”
她说,近日每天有2万港人接种第一剂疫苗,按趋势到二月会有接近9成人接种疫苗,到时会比较安全,在疫情没有明显恶化或大规模爆发下,可以在要求顾客出示接种疫苗证明下重新营运。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表示,目前社区可能仍有无症状患者,加上不排除存在“超级传播者”,必须减低人流以免疫情扩散。取消年宵市场是因为新冠变种病毒奥密克戎传播力强,人群聚集之际即使戴口罩也有风险。她说,港府期望“先苦后甜”,必须先遏止奥密克戎扩散,港人才能过好日子。
香港饮食美容业遭重创
属于亲北京阵营的香港立法会饮食界议员张宇人对于港府把禁止食肆晚市堂食措施延长至大年初三,感到非常无奈和极度失望。他估计,一旦失去黄金档期的年夜饭生意,整个行业的损失会接近100亿港元。
香港美容业总会创会主席叶世雄接受香港电台采访时表示,美容院不能在春节之前重开对行业造成重创。
叶世雄说:“每年邻近春节都是美容高峰期,也是全年生意最旺的月份。现在高峰期没了。钱也没了。政府提供的资助金额就连一名员工薪水也抵不上,更可况是店铺的损失。”
基于隐私考量化名范女士的香港人对美国之音表示,港府延长社交距离措施打乱了她的春节计划。
范女士说:“今年的年夜饭会改在中午,以午饭的形式进行。往年我们要到很多人家里拜年,相信今年会取消拜年,不会外出。餐馆食肆的生意才刚有点起色。就连侍应也是打零工的。现在这些侍应看来也会失去工作。”
她对于港府坚持以“清零”作为抗疫目标不以为然。
范女士说:“不切实际。因为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入境香港。他们入境时有可能把病毒也带进来。除非当局把香港完全封锁,否则只要一天把关口打开,都很难达到‘清零’目标。我相信当局的任务是要所有人都接受疫苗注射。至于经济(创伤)就可能留待下任政府处理。”
美中对抗新冠模式截然不同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爆发已接近两年,随着新冠病毒变种加上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一些欧美国家陆续采取“与病毒共存”的态度,放宽公众场所以及旅游出入境检疫隔离等防疫限制措施,减少防疫政策对民众生活、经济及旅游等限制。
旅居美国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原医疗救助部部长任瑞红表示,美中两国对抗新冠疫情的模式截然不同。
任瑞红说:“中国大陆是不能容忍任何一例病例。这边(美国)只要不对社会造成大规模的医疗系统崩溃和对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基本上我们允许这些病例在我们的社会里。得了新冠的人和没有得新冠的人在大陆是不一样的,但是在美国基本上是一样的。现在处于奥密克戎的状态下,很多人就是得了可能不隔离你也不知道,因为部分人的症状很轻甚至无症状。你不会知道他得还是没得。他自己自觉一点可以在家里隔离。就算他出去买菜甚至没带口罩你也没办法。这就是所谓的‘与病毒共存吧’。”
任瑞红说:“清零”和“与病毒共存”的好坏对错很难一概而论。
任瑞红说:“在前期刚开始出现这个病毒时,我们对它完全不了解。因为它的致死率相对很高,传播性极强的情况下,那时候中国的政策是对的,但是到了后期,病毒变得越来越温和,并且我们对它的了解也越来越深的情况下,那种严格的‘清零’就已经没有必要了,因为它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秩序,让经济受挫,对大众带来的其他痛苦已大于病毒本身的痛苦。”
香港把过境旅客拒之门外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实施被形容为全球最严格的隔离检疫规定,若从高风险国家抵达香港,必须先在防疫酒店隔离检疫21天;港府更从1月8日起,限制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的民航客机着陆香港,为期14天。从1月16日起,香港机场管理局暂停英美日韩在内,约150个来自高风险国家的旅客在香港转机及过境。
“清零”政策使香港的新冠确诊病例长期维持在单位数字的极低水平,但是大多数香港居民都受制于检疫规定而选择留在香港。饮食等行业也由于限聚令以及游客减少等因素,生意大不如前。
香港民主党医疗政策发言人袁海文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以“不合比例的严格”形容港府的“清零”方针。
袁海文说:“奥密克戎传播能力极高,加上全球各地已逐步开放,要长期维持‘清零’策略,‘闭关锁国’并不容易,尤其香港一直是出入境自由的城市,与‘清零’是背道而驰的。根据外国的经验,已接受疫苗注射人士在餐馆等场所仍然有机会被感染。除非出现大规模爆发,否则不应剥夺未接种疫苗的市民前往餐馆等场所的权利。”
香港大学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讲座教授刘宇隆在香港电台节目表示,不可能永续使用加强剂去防止新冠病毒感染,因为第三剂疫苗打完两三个月开始,抗体数量会大幅降低。
他说,疫苗的主要功能是预防重症及死亡。聚焦预防重症死亡才是走出大流行的方向,“与病毒共存”的大前提是提高疫苗接种率至全民,从而把新冠病毒的死亡率由原先2%减低到千分之一以下,才不会压垮医疗系统,社会及经济活动才有可能恢复正常,到时香港将具备新冠病毒由大流行转为风土病的条件。
黄伟国:“清零”缺乏医学理据
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中国是最先实施严格防疫限制的国家。时隔两年,中国仍然奉行“清零”政策,每当发现确诊个案就立即封锁社区甚至封城,同时强制到访的人进行检测。这些措施往往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引起广泛争议。
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原助理教授黄伟国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所谓“清零”并没有足够医学理据支持。
黄伟国说:“中国官方很强调自己‘清零’的成就。把这作为大外宣和软实力的表现。意识形态上追求一种纯洁性。官方对于‘清零’并不着眼于科学和医学,也并不基于流行病学考虑。其实‘清零’是没有医学支持的。(当局)透过控制疫情管控人民的资讯与行动,透过所谓封小区让地方干部、官员有事可干。这种控制从官方口中是必须的,但是管控本身存在反效果:当局越是控制,居民越不汇报疫情。他们担心汇报后会‘人间蒸发’。这反而导致疫情有较大机会恶化。”
部分舆论质疑,香港当局紧跟中国大陆实行“清零”政策是以防疫为名监控香港市民。黄伟国则相信, 港府有更深层政治考虑。
黄伟国说:“为什么香港的防疫措施会延长至大年初三呢?这是因为北京冬奥将在年初四开幕。很明显,这是林郑月娥向习近平向中央的政治献媚,给中央演一台戏,为了向中央表示政治忠诚、顺从,干脆牺牲香港人,就连他们春节逛花市、到外面用餐、娱乐消费等经济活动都暂停,目的是营造一种气氛、观感:香港紧随中央政策,但这(措施)是没有医学、科学以及公共卫生(论据)支持的。”
黄伟国说,无可否认,“清零”政策为中国大陆和港澳地区换来漂亮的防疫成绩单,却为居民带来沉重的压力,也就是所谓的抗疫疲劳。如果当局不正视问题,长远来说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