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修订电影检查条例之后,检查员在评审电影时,需要考虑国家安全因素。过去一个多月以来,接连有电影被指违反条例而无法上映,包括一部台湾剧情短片。这部电影内容涉及台湾大选和总统蔡英文,被香港电检处要求删减遭拒绝而腰斩放映。外界质疑,在民粹氛围下,香港当局已把“宁左勿右”视为金科玉律。
引起争议的台湾剧情短片“美猪肉圆”讲述了一对夫妻迎接新生命的故事。片长约15分钟的短片其中一幕,丈夫在台湾总统大选的造势大会上,向妻子分享他的肉圆店创业梦想,相信就是这一幕触动了香港当局的神经。
这部学生作品入选香港“平地学生电影节”,原定11月在香港一家电影院作特别放映,并让导演在放映后会出席网上座谈,但是,在上映之前5个小时,主办方“平地映社”在社交网站宣布取消放映,并解释说,由于香港电影、报刊及物品管理办事处不允许该作品以完整版本上映,而该作品导演与主办方均不会放映经过删剪的版本,才作出这个决定。
“美猪肉圆”导演坚持一刀不剪
2020年台湾大选期间拍摄的短片“美猪肉圆”先后入围台北电影节和纽约亚洲电影节等影展。目前就读美国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的导演林宗谚在脸书发文说:“香港电检处要求砍掉所有选举,以及与蔡英文任何相关画面资讯,即使这是故事主要发生的场景,也是故事重要含义之一。”
这位年轻导演又说,“在此之前,从没真的体会过自己的创作在某些地方跟国家是理所当然的不可行。”
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叡人长期关注香港局势。他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解读了香港当局的决定。
吴叡人说:“台湾总统大选跟总统出现的画面容易提醒观赏者,其实台湾是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没有受到中国的统治,所以它才有办法举行大选,而且还有总统,但是它会违背中国国家的统一政策。问题是,中国没有统治台湾是一个事实。(中国)官方政策说,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其实是(中国)官方的神话或谎言。为了维持这个神话,为了欺骗和愚弄人民,那就必须防止任何拆穿这个谎言或神话的讯息出现。”
吴叡人:台湾大选画面拆穿大陆谎言
吴叡人相信,检查员就是基于这种思维拒绝让“美猪肉圆”完整在香港放映。
吴叡人说:“香港的朋友,乃至于中国内地的朋友看到这些画面,说不定会唤起人民想要追求自由民主的热情。你看到就会想,‘能选择自己的元首真好。’问题是神话、谎言被拆穿的话,掌权的统治正当性会被动摇,人民追求民主的意识又被唤醒,这样就可能造成政权的不稳定。其实不是国家安全,是目前这个独裁政权的安定的问题。”
他说,导演坚持一刀不剪,从艺术创作自由角度考虑固然天经地义,从政治角度看来也是明智的决定。
吴叡人说:“拒绝的行动本身是非常有效的反击。如果他(导演)乖乖听从港府方面的要求剪掉,然后放映一个残缺不全的作品,这个事情没有人会谈,就不会变成一个问题,可是现在他们宁愿不上映,也不愿意被删减的这样一个抗议行动,事实上把这个问题突显了出来。某个意义上它创造了一个问题。透过一个冲突把问题公布出来,等于是揭露了香港政府越来越独裁的本质。”
港府因应“港版国安法”生效,数月前着手修订“电影检查条例”检查员指引,明确规定如上映影片可能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检查员应得出影片不宜上映的结论。
港府解释,修改电检条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更有效地履行港版国安法中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规定检查员在批准影片上映前,须考虑影片有否不利于国家安全。根据指引,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可能以不同形式出现,及未能预计或难以事先界定。检查员应仔细考虑影片,会否削弱观众国家安全意识或扭曲合法观念,并考虑影片有否明示或暗示鼓励观众犯罪,任何影片可能产生煽动或鼓励干犯国安法,均不应被接受,但如何判断一部影片是否会危害国家安全,港府一直没有详细交代。
台湾学者吴叡人认为,合理的推测是,往后可能稍微使人联想到台湾主体性的情节或画面都有可能会碰触香港电检红线。
吴叡人说:“到底还有什么题材是不会踩到红线的呢?你不能确定。有的时候,同一个题材在某些情况下面,(当局)选择不去说它违法,可是在另一情境下也许又变成违法。台湾的地方选举本土性很重。台湾本土文化、本土地方政治的一些表现、台湾过去有本土跟外省人的冲突,还有台语,这些恐怕在某些情况下,都可以被解释为危害国安,会解释为分裂国土。”
民粹主义下港官员“宁左勿右”?
吴叡人以“宁左勿右”形容身处港版国安法下的香港官员。
他说:“法律上,它们有非常模糊,可以任意罗织罪名的法律。在政治上,现在处于极端民粹、极左的风潮下面。港府的这些官员拼命的要揣摩北京的意思,所以他们只会比北京更左。以上加在一起我觉得未来是非常不乐观。在他们眼中,哪个东西,只要需要,就会变成违反国安。”
自电检修订条例11月初生效以来,接连传出独立制作上映遇到障碍。“平地学生电影节”另一部原定于11月放映的香港动画短片“牢笼”,同样在上映五小时前因未能通过电检而临时被取消放映。影片简介形容“牢笼”内容涉及极权统治、资本主义、自由和抵抗,并提出“在极权社会下,即使我们安于现状,我们真的能过上安稳的生活吗?”这样的疑问。据了解,有关动画超过一个月前已申请电检。导演蔡颖秋在回覆网媒“立场新闻”查询时表示,“牢笼”未能放映可能和题材比较政治敏感有关。
专门研究香港电检制度的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副教授吴国坤对美国之音表示,到目前为止,未能通过香港电检的影片都是短片或者记录片。
吴国坤说:“剧情片一般未必会涉及到政治事件。短片或者记录片一般比较大胆,比较容易触碰禁忌。尤其新的审查规矩通常在开始(执行)时会比较严格,‘宁愿搞错也不要放过’。特别是最近数年来,香港跟台湾的关系比较紧张。很明显会影响到审查官在审查时会步步为营。”
香港电影走回政治审查老路
香港二战之后开始对电影进行政治审查。1953年,港英政府颁布“电影检查条例”,过滤具有浓厚政治宣传色彩的作品。数字显示,1953至1956年期间,立场亲北京的南方影业先后把接近100部剧情片、纪录片和新闻片送检,结果只有不到20部获准上映。到了上世纪60年代,港英政府才对左派电影态度放软。
吴国坤说:“在这段期间,有的时候很严,有的时候很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文革期间,那时比较严格。‘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这些一般都不能在香港放映,到了七十年代比较松了一点,倒过来对台湾讽刺文革的电影比较紧张一点,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调整。(电影政治审查)要到1995年才真正取消。那时开始,我们可以说香港没有明确的(电影)政治审查。”
1995年主权归还前夕,香港立法会通过废除政治审查权。之后二十多年,香港成为全亚洲电检最宽松地区之一。在这段期间, 港府几乎从未以政治为由拒绝电影上映。如今港府再度实施电影政治审查。浸会大学电影学者吴国坤认为是倒退。
吴国坤说:“在政治宽松处理方面的确是倒退了,但还要看官员如何解释(条文)和处理,可以严格,也可以宽松。如果外面的政治 以香港政治或者中国政治为题材的电影、记录片,在香港放映的机会可能少一点,没有那么容易。”
香港电影业由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走下坡,到2003年香港与中国大陆签订“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香港与中国大陆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放宽香港电影以合拍片模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2002年前与中国大陆的合拍片只占香港电影总数大约一成半。根据香港的电影发展局由2012年起公布的数字,合拍片占香港电影总数由最初的四成三,增加到2017年的大约五成七。
合拍片内容或趋向保守
吴国坤估计,面对政治审查,与独立制作相比,涉及两地合作的合拍片所受影响会比较轻微,但不排除内容情节会比以往更保守。
吴国坤说:“包括编剧在内的电影工作者要保证电影要能通过,送检的时候因为多了政治考虑,所需的时间也长了很多。合拍片要在中国大陆公映,还有一般也比较接近主旋律。比较敏感的可能是警匪片,因为它涉及到警察的形象和贪污的问题,投资人会比较小心,内容揣摩会比较保守。”
早在香港电影修订条例通过前,已有多部有关香港社运的电影上映受阻。6月,以反送中运动为背景的短片“执屋”被电检处要求删剪十多处“打扫房子”的情节遭导演拒绝而取消放映。
有片子则被电检处要求在放映时附加警告。其中“理大围城”2020年9月上映前被电检处列为限制级,只准许18岁或以上人士观看;反修例运动纪录片“占领立法会”则被要求加上“部分描述或行为,根据现行法例可能会构成刑事罪行”的警告字句。个别电影则干脆放弃争取在香港上映,包括在台湾金马奖获得“最佳纪录片”,由周冠威执导的反送中运动纪录片“时代革命”,以及同样以反送中为背景,讲述当时不少年轻人对香港失去希望而企图自杀的电影“少年”。“少年”更在预告片打出“香港不能公映”的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