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筹备到落成历时超过15年,号称亚洲首间全球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的香港M+,在国安法实施后的政治审查争议中,星期五正式开幕。各界关注有关六四事件、反送中运动,以及中国异见艺术家艾未未的作品能否在开幕展展出。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主席唐英年星期四会见传媒表示,M+博物馆会维护表达及创作自由,但强调展品绝对不能够违法,坦言艾未未“举中指”的所有“透视系列”作品,都不会在开幕展展出。
不过,开幕展仍然有艾未未另外两个作品,以及其他艺术家隐喻六四事件的作品。有艺术家批评M+博物馆在国安法下政治审查,担心过往收购的敏感议题艺术品,有如被埋入坟墓,没有展出的机会。
TEXT: 座落在西九文化区,耗资49亿港元(超过6亿3千万美元),总面积达125,000平方米的香港M+博物馆,星期五(11月12日)在国安法政治审查争议中正式开幕,让公众人士入场参观,展出超过1,500件藏品。
香港M+博物馆国安法政治争议中开幕
香港M+号称亚洲首间全球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由筹备到落成历时超过15年,当中经历超支、工程延期、总承建商财困、解约、地基不达标以及行政总监换人等问题。
2012年6月,时任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通过向来自瑞士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乌利.希克(Uli Sigg)收购47件艺术品,并接受由希克博士成立的基金所捐赠,涵盖310名艺术家、包括中国异见艺术家艾未未等的1,463件作品,题材涉六四事件、文化大革命等敏感议题。
希克当年表示,因为香港有言论自由,可以展示政治敏感的艺术创作,他才愿意将过千件中国当代艺术藏品交托M+博物馆。
不过,《港区国安法》去年7月1日正式实施之后,今年3月有建制派立法会议员批评,M+博物馆网站部分展品例如艾未未对着天安门“举中指”的《透视研究:天安门》照片,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侮辱中国国家尊严”,要求港府成立部门为有关展品进行审查,是否违反国安法和《基本法》,同时要求防止有仇中情绪的展品上架。
唐英年指M+开幕展没艾未未透视系列
事隔超过半年,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主席唐英年星期四(11月11日)在M+博物馆传媒预览,会见记者时表示,外界应以多元开放及包容的态度看待艺术作品,他强调会确保M+所有展品,都是符合《基本法》、《港区国安法》等法律要求,同时亦会维护表达及创作自由。
唐英年表示,M+博物馆无论是网上以及展览馆展出的作品,都会不断轮换,而且会不断审视,开幕展没有展出的作品,不代表将来不会展出,不过,他坦言艾未未“举中指”的《透视系列》作品,暂时不会展出。
唐英年说:“我忘记了我们(M+博物馆)实际上有多少幅(透视系列作品),不过,我知道是有几幅的,那几幅、其实它整套一共不知有2、30幅,他(艾未未)的中指是指着很多不同的物体,他展示的角度,是他当时的inspiration(灵感),我完全想得到原因,不过,因为我不是这个专业,所以我就不会去作一个详细的解释,你说将来有没有(机会展出),今次我们是没有任何一幅的“中指图”在这里(开幕展览),因为那一套图片我觉得不是单独展出的展品来的,如果要展览的话,当然最好是整套20几幅集合一起,一次过做(展览)可以更加看得到他(艾未未)当时,一个艺术家以什么心态去创作这一个展品。”
唐英年又表示,他知道艾未未的“中指图”是最受欢迎的作品,很多人都在询问这张照片,他形容“只是一幅相(片)”,在2019年社会运动期间,香港也出现类似的二次创作。
M+展出艾未未“洗白”装置艺术各有解读
M+博物馆的“希克展厅”开幕展,有两件艾未未的作品,包括名为《洗白》的陶罐装置艺术。根据展品简介,艾未未将部分陶罐表面刷成白色,覆盖原来的纹样,随着时间过去,部分白漆逐渐脱落,“表明粉饰洗白不仅无法完全掩盖过去,而且还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不过,唐英年对《洗白》表达的含意有不同的解读,他认为这些有5千年历史的中国陶器,就算涂上工业时代的白油,都无损中国艺术的核心价值,也反映M+虽然是一个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当中也有一些中国古代的元素。
唐英年说:“里面其中有一件展品,它是用一些5千年的陶器,就是涂上一些工业时代用的一些工业白油,但是它放置出来之后呢,有几件是(涂上)白油,而那些白油也开始剥落的了,所以你看得到几件有一些剥落得多些,有一些剥落得少些,它也都是古代作品,但是它有一个现代的元素,也就是说中国这个核心价值,中国的文化艺术是永垂不朽的,就因为就算5千年在工业化时候,有一些工业白油盖过了,即是工业革命的年代,虽然是对于中国艺术是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永垂不朽的意思,即是永不衰落,即是说最终我们中国文化艺术仍然能够透过5千年,仍然是表露出来。”
希克展厅也有展出艾未未的录像作品《长安街》,以观察北京街景都市空间为主题,艾未未在长安街上游走,每50米拍摄一段一分钟的定镜录像,再剪辑成影片,借此呈现城市在经济急速发展下的节奏和景象。
希克展厅展出的作品,主要是追溯中国社会激烈变革下,对中国艺术的发展历程,当中提及从1989年天安门广场上的示威抗议、柏林围墙倒下,到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局面正式结束,中国开放的市场环境令艺术家获得展览和商业合作新机会。当中有展出中国艺术家王兴伟隐喻六四事件的画作《新北京》,画中人以三轮车载着两只疑似被子弹射伤的企鹅,这些作品都受到参观者的关注。
前区议员指艺术品无关国家安全
前民主派油尖旺区议员陈嘉朗星期五参观M+博物馆时接受美国之音访问表示,他认为艾未未的《长安街》影片,只是纪录北京人的生活日常,未必有很深的政治意涵,但是《洗白》很明显就是表达历史“欲盖弥彰”的信息。
陈家朗说:“(洗白)很明显大家都明白那个意思是什么,即是你“欲盖弥彰”有些东西,你涂了、遮住了,不代表它不会存在,只不过它要时日去到一定的情况,才可能会表现出来,因为油漆都是会有剥落的一天。”
对于早前有建制派立法会议员批评,M+博物馆有收藏品涉嫌违反国安法,危害中国国家安全,陈嘉朗表示,如果一张照片、一个艺术品都可以危害国家安全,证明这样的国家有如“豆腐渣”一样软弱无力。
至于唐英年表示,如果要展出艾未未“透视系列”,会一次过展出,陈嘉朗认为,重点是唐英年有没有胆量展出这一系列作品,他认为艺术创作不应该与国家安全扯上关系。
香港各方面都受国安法影响
陈家朗又表示,国安法实施超过一年,影响的不只是M+博物馆的展品受到审查,香港人的生活几乎各个层面都受到影响,尤其是思想自由受到控制。
陈家朗说:“很多小市民即使连讲句话,都很怕隔壁好像有人听到、审查,那种白色恐怖,才是那么多人要离开香港的原因,即是选择要移民,这是不言而喻的,大家都已经知道那种惊恐啊,以前89年发生六四事件之后,大家移民后还会想以后会回来,现在走了的人是不会回来的。这不只是一个展馆的问题,这个是整个社会氛围的问题。”
流亡台湾艺术家对M+博物馆开幕感唏嘘
关于香港的“此地彼方”展馆中,是从建筑、电影、流行文化等,探讨香港的城市建设、精神层面以及身份认同等议题。当中有展出今年7月底离开香港出走台湾的视觉艺术家黄国才的作品《漂流家室》。黄国才的作品很多都含有讽刺时弊的政治信息,而《漂流家室》是一间插上香港特区旗的水上房屋,他自己打扮成船长在西九海滨飘浮“入住”,嘲讽香港的高楼价问题。
对于作品终于在M+博物馆展出,但自己不能够亲身到场参观,黄国才接受美国之音访问表示感到唏嘘,他也对M+博物馆在国安法下受到政治审查感到悲哀。
黄国才说:“唏嘘,其实是在于香港一次又一次,错过了以艺术的力量去在国际上攀升,这个是很悲哀的状态,为什么这样讲呢,即是譬如你听唐英年那种政府口吻,就是说M+就同世界3大博物馆去比较,例如(纽约)MoMA、(巴黎)庞比度、毕尔包(古根汉),但是这3个地方都是有民主自由的,即是没有好像香港那样变态地去打压艺术表达自由,而香港现在是有的,所以根本是没得比的。”
忧M+博物馆成敏感展品坟墓
黄国才批评M+博物馆在国安法下政治审查,担心2012年M+博物馆购入的一系列艾未未、以及中国敏感议题的作品,很可能展出无期,他形容有如被埋入坟墓,没有展出的机会。
黄国才说:“过去2012年买了的艾未未作品,包括希克(收藏品)里面的,曾经中共打压的作品,是有机会长期会困在储物室那里,不会见到、不会曝光,即是说什么意思呢,即是说博物馆如果在一个正常的状态,可以成为一个庆祝一些优秀艺术的平台,与大家分享,但是如果它是一种、象现在香港这种变态的政治审查,或者是各方面的即是共产党傀儡的攻击的状态的情况之下,那个博物馆就变成了艺术作品的一个坟墓了,即是永远都不能够被展示出来。”
M+博物馆有关香港的“此地彼方”展馆中,也有展出中英剧团的《我系香港人》海报,以及80年代流行歌手及组合张国荣、达明一派、叶德娴、林子祥等的唱片封套设计。其中一幅“九龙皇帝”曾灶财的墨水笔画中,有“新中国”、 “新香港”、“中国港人”、“港人治港”等字眼。
另有录像作品《前后与左右》以左右两边画面分别播放多部电影的画面,当中包括被建制派批评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香港电影《十年》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