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四(9月9日)公布的8月份数据显示,由于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攀升,工业生产者正在面临13年来最严重的通胀压力,但消费层面的通胀数据则保持温和。
新的数据显示,8月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9.5%,这个数字高于专家们预期的9.0%和7月份的9.0%。这是2008年以来的最大涨幅。从环比看,PPI的增幅为0.7%,今年1到8月平均比去年同期上涨6.2%,工厂的采购价格上涨8.6%。
中国国家统计局说,2021年1至5月,PPI同比涨幅从0.3%直线上升至9.0%,此后3 个月同比涨幅一直居高不下。
中国经济在疫情去年基本得到控制后开始了强劲复苏,但最近复苏势头明显放缓。主要原因有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攀升、房地产市场控制收紧,碳减排力度加大和政府对多个行业的监管力度的大幅度提升等。
路透社说,最近几个月,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暴涨,对许多中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带来严重影响。由于供应紧张,中国煤炭价格本周创下历史新高,许多依赖煤炭的地区都开始采取新一轮的紧缩措施。
但是,英国经济咨询公司凯投宏观的高级中国经济分析师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认为,煤炭价格和金属价格都会随着建筑活动的放缓而逐渐回落,原因是去年年底的对比基数提高了。
与生产者价格的强劲上涨形成对比的是,8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表现温和,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这是这项数字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出现下滑。带动8月CPI下滑的主因是猪肉价格大幅回落44.9%。
路透社说,CPI和PPI之间呈现的“剪刀差”给中国决策者在政策选择上出了个难题。他们面对经济明显放缓有意加大刺激力度,但又担心扩大基建投资刺激需求将会推高上游价格,给经济复苏增加新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