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司法部星期五(10月29日)宣布,中国格力电器公司(Gree)及其两家子公司就针对他们的刑事指控同意和解并支付9100万美元罚款。格力被控未能通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他们在美国出售的数百万除湿器有缺陷并有可能起火。
中国电信巨头华为星期五(10月29日)公布了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该公司前三季度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约32%。
一项新公布的研究显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给美国部分地区和某些产业的工人带来持久性损害,例如工作岗位和收入的净流失,而这些伤害在中国入世20年后仍未恢复。
美国国会参议院星期四(10月28日)无异议通过了《2021年安全设备法》(Secure Equipment Act of 2021 ),这项得到两院两党议员支持的法案指示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不得再对已被列入威胁国家安全黑名单的公司进行审议或颁发新的设备执照。法案的制定者指出,这是为了堵住漏洞,不让任何华为和中兴等中国政府支持的公司设备进入美国电信网络。众议院已在本月通过了法案的相同版本,这部法案接下来将交给拜登总统签署成法。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周四(10月28日)表示,她与中国进行接触的目的是为了给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危险升温的贸易矛盾降温。
中国称,主管经济的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刘鹤星期二(2021年10月26日)上午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进行了视讯通话,就宏观经济形势与多边和双边领域合作进行了“务实、坦诚、建设性的交流。
美国和主要盟国这个星期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举行的第八次对华贸易政策审议上严厉抨击中国的不公正贸易政策,称中国通过大量使用工业补贴和其他不公正做法破坏了基于规则的全球贸易体系。中国则表示,自己才是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的践行者和维护者。有专家指出,中国入世20年来仍未能遵循基于自由市场的WTO精神,而原有的国际贸易规则又未能涵盖新的领域,这给了中国可乘之机。
美国目前正陷入一场罕见的供应链危机,港口严重拥堵,数十万个集装箱积压在海上,一些商店甚至出现了商品短缺、货架越来越空的现象。这固然与疫情之后美国消费需求大增、劳工短缺等很多国内因素有关,但与此同时,美国本土制造业产业空心化、产业链严重依赖中国也是造成目前这场供应链危机的根源之一。
路透社报道说,美国国会星期四(10月21日)公布并由该通讯社看到的文件显示,虽然中国电信巨头华为(Huawei)和中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SMIC)都被美国政府列入贸易黑名单,但是,为这两家公司供货的厂商从去年11月到今年4月获得了价值上千亿美元的许可证。
美国商务部周三(10月20日)宣布了新的规定,旨在限制向一些从事“威权”行为的国家出售攻击性网络安全产品。商务部将这些新的规定提交给《联邦公报》(Federal Register)并征求公众的意见。
中国与美国公司签署三项巨额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寻求长期缓解能源供应的不足。
在世界贸易组织即将于这个星期举行对第八次华贸易政策审议之际,美国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表示,拜登政府的对华贸易政策将着眼于中国以国家为中心和非市场的贸易行为,并致力于重新调整美中贸易关系,使其有利于美国中产阶级,为美国劳工和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今年恰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 周年。
美国通信官员要求将中国大疆公司生产的无人机列入美国通信领域的管制清单。
在德克萨斯州的阳光下,北美最大的虚拟货币矿的长棚看上去无穷无尽,里面堆满的机器正在帮助美国成为新的全球数字货币中心。
亚马逊(Amazon)旗下的有声读物公司Audible和阅读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等宗教经书的手机应用软件从中国大陆的苹果(Apple)应用店消失了,这是中国加紧对互联网公司控制所造成的影响的最新例子。
从去年10月突然叫停蚂蚁金服上市、对阿里巴巴进行垄断调查,整整一年来,北京颠覆以往政策的新监管行动持续不断、层出不穷,几乎每月一次甚至数次爆出可成为头条的中国新闻。 “习近平究竟在干什么?”两位美国重要的中国问题学者发出了这一他们认为所有“外国投资者、公司、政府官员和分析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三名共和党籍的联邦参议员星期四(10月14日)呼吁拜登政府把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剥离出去的手机生产商荣耀(Honor)加入到商务部的黑名单,称这家中国国有公司躲避了美国的出口管制,从而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他们的呼吁加大了美国的对华鹰派人士要求将该公司列入黑名单的声音。
自拜登政府上任以来,迟迟在美中贸易的问题上按兵不动,而是先花了数月对美中经贸关系进行了一场全面的评估。在评估结果之上,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于10月4日发表了对华贸易政策讲话,并于上周五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举行了视频通话。这一系列的举动释放出哪些信息?拜登政府接下来的对华贸易政策会是怎样的走向?我们今天邀请了PNC金融服务集团资深副总裁、高级经济师叶文斌先生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系客座教授、加州发展服务部研究首席廖启宏先生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专家说,华盛顿上星期暗示的美中贸易纠纷的解冻会帮助恢复全球供应链,但会减少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投资流动。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10月4日发表了各界期待已久的拜登政府对华贸易政策讲话。她在讲话中提出了“再挂钩”(re-coupling)和“持久共存”(durable coexistence)等新名词,引起了中国官媒的广泛关注,将其解读为拜登政府释放的积极信号。但美国一些长期关注美中贸易的专家认为,这些新名词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并不代表拜登政府将在对华贸易政策上改弦更张。
拜登政府本星期推出了新的对华贸易策略和目标,称北京未能全面履行对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承诺,华盛顿将联合盟友制定出公平贸易规则,迫使北京遵守这些规则。分析人士说,拜登的对华战略忽视了全球众多经济体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不太可能促使北京做出任何改变。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依据301条款而被加征关税的中国产品恢复“有针对性的、潜在的”关税排除开始征求公众意见。
美国贸易逆差8月份增加到创纪录的733亿美元,虽然美国的出口略有增加,但远远比不上进口的大幅增长。美国对中国的货物贸易逆差8月份激增了10.8%。
美国时间周一,最高法院重新进入审议期。堕胎权将是这一审议期内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在密西西比州,法律禁止妇女在怀孕15周后堕胎,而最高法院将在不久后审理这一规定的合法性。自从高法1973年对“罗诉韦德案”作出裁决以来,美国妇女在孕期的24周前,几乎都拥有堕胎的权利。在目前高法以保守派大法官占绝对多数的情况下,堕胎权支持者担心法庭会借助密西西比州一案推翻对堕胎权的保护。法律专家陈文葳分析了目前针对堕胎权存在的争议,以及为什么随着科学的进步,对堕胎权保护也会随之变化。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