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34周年,示威者在伦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广场集合,并游行至中国大使馆抗议。示威者在广场上打起“不自由 毋宁死”等多条横幅,并在游行前往中国大使馆途中高喊口号,要求中国有自由,并归还香港、西藏及维吾尔人自由。今天参加示威游行的人中,出现了不少中国大陆年轻人的身影。
星期天是六四天安门事件34周年纪念。1989年6月4日,中国军队向民众开枪,导致伤亡惨重。时至今日,六四事件的真相仍未完全解开。欧洲及英国多地的民众举行纪念活动,抗议中国政府当年的暴行,展示他们未有忘记六四事件。
香港警方表示,他们周日以“破坏公共安宁”为由拘留了23人,其中包括一名53岁的妇女,罪名是“妨碍警察执行公务”。在纪念1989年天安门广场镇压事件34周年之际,香港当局加强了安保措施。
台北周日(6月4日)加入全球接力悼念六四的行列,并特意选在当天傍晚6点40分起于中正纪念堂民主大道举办烛光晚会,以纪念发生于1989年、震撼全球的天安门血腥镇压事件。
数百人4日晚聚集台北自由广场纪念天安门镇压34周年,人们在广场竖起了重建的“国殇之柱”雕塑,并点燃蜡烛在地上组成8964。除了台湾,4日在悉尼、伦敦,纽约、柏林等城市也有纪念活动。
星期天(6月4日)是1989年天安门血腥镇压事件34周年纪念日。在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广场,当局为防止民众前往表达哀悼或纪念之意,进一步强化对广场以及周边地区的封控措施。而在曾经是中国唯一一个可以公开纪念六四的城市香港,警方则挥舞国安法大棒,如临大敌般戒备和禁止民众纪念六四。
香港警方6月4日在天安门事件34周年这一天在往年举办大型六四纪念活动的维多利亚公园附近拘捕了4人,包括知名活动人士王婆婆和一名手持描写天安门母亲的舞台剧《5月35日》剧本的男子。香港媒体说警方这一天部署了大约6千警力。
香港6月4日在往年举行六四悼念活动的地点周围到处有警察巡逻。警方3日拘捕了8名以个人方式进行悼念的活动人士,显示了这个城市的言论自由在进一步缩小。往年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的大规模烛光悼念现在已被连续三天的美食市集活动取代。
2023年6月4日,在北京的部分遇难者家属如同往年,在警方人员监视下,集体到墓地悼念死于当局动用坦克、机枪残暴镇压的亲人,并誓言坚持该群体 20多年前提出的三项诉求,即真相、赔偿、追责,并敦促中共当局公布六四惨案真相和遇难者名单,以期最终公正解决这一历史问题。
震惊世界的六四事件34周年当天,在北京的部分遇难者家属如同往年,在警方人员监视下,集体到墓地悼念死于当局动用坦克、机枪残暴镇压的亲人。六四难属群体天安门母亲(Tiananmen Mothers)再次通过国际媒体和互联网发声,仍然坚持该群体 20多年前提出的三项诉求,即真相、赔偿、追责,并敦促中共当局公布六四惨案真相和遇难者名单,以期最终公正解决这一历史问题。
1989年北京天安门广场爆发拥护民主抗议活动时,蔡耀昌(Richard Tsoi) 正在香港一所大学学习数学。作为当时的学生领袖,蔡耀昌在当时的英国殖民地组织集会,支持毗邻的中国大陆的抗议者。香港定于1997将其主权归还给中国。
6月3日下午,在华盛顿的中国大使馆前,民众喊出“勿忘六四,民主万岁!”的口号,纪念34年前的民主运动和六四受害者。与会人士表示,今年最大的不同是看到更多年轻人的参与,从去年中国的白纸运动,到今天纪念活动上年轻的身影,“年轻世代在逐渐地觉醒中。”更多:https://www.voachinese.com/a/june4th-commemorative-events-in-ny-dc-20230603/7121614.html
六四34周年之际,欧洲多地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一些参加“白纸运动”的中国青年也加入抗议的行列,在欧洲各地的抗议人士通过视频电话向美国之音介绍了现场的情况。 详细内容:https://www.voachinese.com/a/from-berlin-to-paris-june-4th-memorial-events-20230603/7121857.html
美国之音 “六四34周年特别节目--记忆与遗忘的斗争”,前六四学运领袖吾尔开希、流亡作家苏晓康、六四幸存者李恒青回顾六四,并从中反思、探索中国未来民主化的道路。
在六四事件34周年前夕,包括德国柏林、荷兰阿姆斯特丹、法国巴黎等地都举办悼念活动。在“白纸运动”后的第一个六四纪念日,一些90后年轻人加入了抗议的行列。
美国国务院在天安门事件34周年来临之际发表声明,强调不会忘记事件罹难者的英勇,将继续推动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人权与自由。
在华盛顿的共产主义受难者基金会2日晚上举办烛光悼念会为六四死难者默哀,与会者包括港人、藏人和维吾尔人,他们希望在美国自由的土地上传承六四记忆,并提醒美国政府加大对中国的压力,不要让类似六四的事件重演。
6月2日,六四天安门镇压事件34周年之际,筹备已久的六四纪念馆在纽约曼哈顿开幕。傍晚,抗议中共六四屠杀的示威者,游行前往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他们中不仅有当年被中共通缉的学生领袖,也有不少年龄与当年的学生领袖相仿、在中共严格舆论监控下成长起来的“90后”们。
历史学家辛灏年不但是六四的亲历者、参与者,也是一位中国近现代史的学者。他以历史眼光加上亲身所见,将六四分为四个阶段:发动期、发展期、对抗期、以及比较少人提及的暴动期。六四34週年之际,美国之音《纵深视角》带您从辛灏年的双重视角透视六四事件、解剖这场运动的本质、检讨运动的结果、寻找中共是否还有改良的可能?并探索中国未来民主化的途径。
六四纪念馆在纽约曼哈顿开幕当天,反对中共34年在天安门大开杀戒的示威者,冒雨游行前往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抗议。抗议游行队伍中既有当年被中共通缉的学生领袖,也有不少年龄跟那时的学生领袖相仿的90后们。
6月2日六四纪念馆开幕式在纽约曼哈顿中城举行。包括六四学运领袖,纪念馆发起人,国会议员代表缅怀当年为中国民主牺牲的逝者,并呼吁人们铭记过去,不要放弃,因为“保持历史记忆就是对极权的抵抗”。相关内容:https://www.voachinese.com/p/6041.html
在蔡崇国的记忆里,89年6月3日深夜的北京宛如二战电影:坦克、装甲车、火光冲天、子弹呼啸而过。他只身来到广场,几乎跪下来劝学生们撤离。“坐在纪念碑台阶上的那些男孩女孩那么天真,那么漂亮,”他哽咽了。很多年后他仍时常想起那些面孔。VOA最新出品叙事类播客《越洋电话》。http://bit.ly/3BooBqg
从1989年在天安门广场加入绝食团的那天起,原中央戏剧学院学生王龙蒙就从此没有回过家。不仅如此,他在运动被镇压后一路逃亡,偷渡中几乎命丧大海,能够呼吸到自由空气之后,又是半生漂泊,流亡巴黎。而高光俊先是被逮捕,脱逃后,一路艰辛,辗转欧洲再到美国,最后成为纽约庞大政治流亡者群体中的一员。对参加34年前天安门运动的人来说,他们究竟得到了什么? 他们又失去了什么?
1989年的天安门大舞台上,当时23岁的王龙蒙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学生,他是这所学校在这场运动的最活跃参与者,上了中共通缉名单,最终流亡法国。不过,在参与这场运动和后期的逃亡过程中,他也收获了至今让他回味无穷的两段爱情。在目睹1989年6月3日晚上8点到6月4日上午11点大约15个小时内发生的木樨地大屠杀时,高光俊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教师。当美国之音记者联系目前是纽约执业律师的他参加纪念六四34周年的节目,询问他有何话题想说时, 他脱口而出:“木樨地大屠杀。这一生我永远不会忘记木樨地。1989年的”木樨地是中共屠殺市民最殘酷,最血腥的地方。
在天安门事件34周年前夕,美国国会暨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ECC)两党领袖宣布增加提名北京四通桥抗议事件主角彭立发、公民记者张展以及南京传媒学院学生李康梦等三人为2023年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这些英雄的勇气应该要得到全世界的嘉奖,”议员们说。
加载更多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