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的香港人组织举行研讨会,讨论对华政策。由多个组织及民主派人士策划的英国港人研讨会第二年在伦敦举行,有超过110位公民社会成员、港人组织代表、学者出席。除了身处英国的港人外,亦有来自北美及欧洲国家的港人到场。参加者主要与英国议会议员接触,主题围绕对华政策、如何便利更多港人搬到英国,以及在英国生活的相关政策。
英国利兹城市博物馆与港人社区组织正合作举办一场名为《移英港人—希望与不屈的进行曲》的艺术展览。此次展览将持续到6月2日,展示来自五位艺术家的作品,他们通过艺术来叙述他们移居英国的经历和感受。
受到中国经济不振和港股成交疲软等因素影响,以往在香港被形容为“天子骄子”的投资银行家,也要面对裁员压力。彭博社的研究估算,过去一年香港有约200名投资银行家失业。有分析认为,随着香港金融和法治环境日趋大陆化,银行业裁员潮将持续恶化。
一组美国国会跨党派议员最新提出法案,要求将香港驻华盛顿经济贸易办事处的地址更名为“黎智英路1号”(1 Jimmy Lai Way),以此对仍被监禁在狱中的香港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表示支持。
英国明年1月底前将举行议会选举,一个推动在英香港人投票的组织发现,尽管大多数移英港人没有明确政党偏好,但他们均关心英国对中国与香港的外交政策,将会是热心的潜在选民。 该组织并发表了一份承诺书及立场申述问卷,让候选人表达他们理解及支持香港人的诉求。
港珠澳大桥在2018年开通后,使用量一直不理想。虽然香港运输署数据显示,去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结束恢复通关,以及实施 “港车北上”及“澳车北上”政策,令去年全年使用港珠澳大桥的车辆总数达到破纪录的2,279,087辆,不过现实却是大桥给人的感觉仍然是使用率偏低,甚至不少媒体称之为“鬼桥”。
美国联邦众议院议长麦克·约翰逊(Mike Johnson)星期一(4月15日)表示,众议院本周将就针对以色列、乌克兰和包括台湾在内的印太地区盟友的援助,作为独立的法案进行表决。2个月前,参议院通过总值约950亿美元的对外援助法案,因共和党内右翼的压力在众议院搁置。
英国外交部发表最新一份《香港半年报告》,记录去年下半年在香港发生的重要政治及经济事件,英国外相卡梅伦向当地的香港社群保证他们是安全的,亦借报告批评上月生效的《维护国家安全条例》。
香港立法通过国家安全法案“第23条”几周后,中国负责香港事务的最高官员、中国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星期一(4月15日)表示,香港要实现“由治及兴”,需要“牢牢守住”国家安全的底线。
美国国务院在其最新公布的有关前往中国大陆的旅行警示更新中,仍然维持第三级警示,意即要求美国公民“重新考虑”前往中国大陆旅行。
国际组织“无国界记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RSF)的一名专员原订4月10日入境香港被拒,还被留置在香港机场长达6小时。有关人士指出,在中共统治下的香港出现越来越多条看不见的红线,对所谓“境外势力”的界定也更加广泛,未来特定身份外籍人士被拒绝入港的案例可能会层出不穷。
香港记者协会上星期五在高等法院申请司法复核,挑战运输署署长今年1月初就车牌查册实施的新安排。 记协主席陈朗升接受美国之音访问表示,终审法院去年裁定前香港电台编导蔡玉玲就7-21元朗袭击事件专题报道车牌查册案终极上诉成立,裁决表明应该尊重新闻自由,并且认为记者做忠诚的调查报道应该包括在车牌查册制度内,但运输署的新安排反而为传媒车牌查册增加难度,新安排实施接近3个月,未有任何记者成功申请车牌查册,质疑政府带头不尊重终审法院裁决。
国际媒体权益组织无国界记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RSF)星期三(4月10日)表示,该组织一位前往香港准备了解和观察对原苹果日报老板、壹传媒创建人黎智英国安案庭审的代表遭香港入境处拒绝入境。无国界记者说,这一对该组织人员前所未有的遣返行动,显示香港早已沦陷的新闻自由环境进一步恶化。
香港九龙一栋有60年历史的16层老旧商住大厦星期三(4月10日)发生重大火灾惨剧,造成至少5人死亡、41人受伤,其中6人伤势严重,尽管有约150人得以安全疏散。
香港立法会3月19日无异议通过一项倍受各界关注的重大国家安全法案后,美国政府强力发声谴责这一法案意在消除香港境内以及境外的异议。但是由于华盛顿后续采取的具体反制行动非常有限,因此令支持香港民主和自由的组织和民众相当失望。
“在香港生活起码拥有自由。我们可以看到全世界的信息,如果有钱的话,更可以自由地到全世界旅行,这是大部分中国人望尘莫及的。”十多年前随家人从广东省惠州移居香港的黄福善,经历过在中港两地的生活后,对香港生活在相比之下有什么好处作出这样的评价。
有关中国国家安全的香港《基本法》23条草案实施超过一星期,民主党前主席刘慧卿星期二邀请行政会议前召集人陈智思,出席网台节目讨论当前经济及政治情况。
香港活动人士和律师周三(4月3日)猛烈抨击一项关于身份证上更改性别的新政策,称这项规则转变是仍然要求跨性别者进行侵入性手术。
数百人于星期日(3月31日)聚集于香港上环的一条静谧小巷,向独立书店见山书店(Mount Zero Books)告别。先前书店因不断遭到匿名投诉,每星期都有政府官员上门进行检查,使店家迫不得已选择吹熄灯号。
美国周五(3月29日)表示,正在采取措施对多名负责打压权利和自由的香港官员实施新的签证限制。美国国务院当天宣布向国会递交了本年度的《香港政策法报告》。
3月29日星期五,美国之音的姊妹机构自由亚洲电台宣布,由于香港新闻自由状况恶化,该机构决定关闭在香港的实体办事处,不再有全职员工驻扎香港,这以举措标志着该机构在香港近三十年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有关中国国家安全的《基本法》23条草案,上星期六正式刊宪生效,当中“煽动意图”以及“管有煽动刊物罪”受到各界关注。
一群联合国专家指,香港通过《基本法》23条下的国家安全法例不符合国际人权法和标准,建议重新全面审视。
香港政府撤销所有防疫政策超过一年,但是经济复苏不似预期,甚至出现港人北上消费多于陆客南下的现象,零售餐饮市道在农历新年后每况愈下,有大型连锁食品店宣布全线结业, 更有业内人士预料将有多达3千间餐饮零售店倒闭。
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将于3月28日至30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在3月26日 (星期二)举行的媒体预展日上,一些国际艺术评论家担心香港国安新法阻碍香港艺术品市场的创作自由。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