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著名的人权团体表示,俄罗斯反对派领导人阿列克塞·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突曝死亡后,俄罗斯全国已有400多人因为哀悼他而被当局拘捕。纳瓦尔尼的死讯引起全世界的震惊,也让俄罗斯境内他的支持者痛不欲生。
英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IISS)在一份最新公布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军方近期以来关于军事动员和军民融合的相关作为,显示他们借鉴俄乌战争的经验,意识到未来在印太地区的战争将会是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并且为此展开准备。
中国外交部周六拒绝就俄罗斯反对派领导人阿列克谢·纳瓦尔尼之死发表评论,称这是“俄罗斯的内政”。 “这是俄罗斯的内政。我不会发表评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法新社提问时表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星期六(2月17日)在德国举行的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强调,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将“坚定做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然而,仅中国与俄罗斯密切关系就让王毅中国是“稳定力量”的说法备受质疑。
当地时间2024年2月16至18日,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举行。俄罗斯反对派领袖纳瓦尔尼在会议首日猝逝,引发各界强烈反弹。
美国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周五(2月16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讲话,她向美国的盟友重申美国仍然是可以依赖的力量。
俄罗斯反对派领袖阿列克谢·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狱中猝逝后,震惊全球政坛,也引发中国异议人士的反思。虽然他的死因仍有待调查,但多位中国异议人士认为,普京和俄罗斯狱方要负最大的责任。他们说,纳瓦尔尼之死“很可能是谋杀”,也恐反映出独裁者的恐惧。至于中国网民兴起为普京抱不平的同情声浪,一位异议人士说,那是中共“愚民统治下的民自愚”。
俄罗斯著名反对派领导人阿列克塞·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的一位发言人星期六(2月17日)证实,他的确已经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北方北极圈内的一个流放地死亡,强调他是被“谋杀”的,而且要求当局立即将他的遗体交还给他的家人。
俄罗斯反对派领导人阿列克塞·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周五(2月16日)在北极圈的狱中逝世,享年47岁。
欧盟周五(2月16日)宣布,对中国铁路巨头中国中车公司(CRRC)的一家子公司展开调查。 欧盟指出,有充分迹象显示该子公司受益于扭曲欧盟市场的外国补贴。
在俄罗斯反对派领导人阿列克谢·纳瓦尔尼在狱中死亡的消息传出后,美国国会两党议员纷纷将矛头指向普京政权,并强烈谴责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要对纳瓦尔尼的去世有责任。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周五(2月16日)对被监禁的俄罗斯反对派领袖阿列克谢·纳瓦尔尼的死亡表示震惊,并呼吁对他的死亡进行可信的调查。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周五(2月16日)与德国签署了一项双边安全协议,当天晚些时候,他与法国签署了另一份双边安全协议,以确保在俄罗斯发动全面战争近两年后获得西方的持续支持。
美国总统乔·拜登周五(2月16日)对俄罗斯反对派领袖阿列克谢·纳瓦尔尼之死做出了反应;他直接指责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为纳瓦尔尼的死亡负责,并用纳瓦尔尼之死来责怪美国众议院阻止为乌克兰提供资金。
来自全球的国家领导人、政府高级官员、军方高级将领以及外交官们星期五(2月16日)起在德国慕尼黑开始举行为期三天的年度安全会议,而目前正在进行的以色列与哈马斯战争以及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成为会议最热门的议题。
在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开始对欧洲进行访问之际,欧洲与中国之间错综复杂又至关重要的关系显得更加引人注目。王毅本周五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开始他的欧洲之旅,随后还将访问西班牙和法国,并跟英国外相举行会晤。
俄罗斯联邦监狱管理局表示,以批判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俄罗斯贪腐现象著称的俄反对派领导人阿列克塞·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星期五(2月16日)在北极圈内的狱中逝世,享年47岁。
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周四(2月15日)宣布,自北约成立以来,北约的欧洲盟国今年首次将其集体GDP的2%用于国防。
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进一步强调,如果当选总统,他将不会保卫那些未达到国防支出目标的北约成员国。与此同时,一项外国军事资助计划在国会陷入僵局。在美国在世界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的问题上,这两位美国总统——以及他们的选民——之间正在出现明显的分歧。
在本星期的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俄罗斯和中国指责美国和英国非法袭击也门胡塞叛军用于向红海商船发射导弹的军事基地,扰乱了全球航运。
香港驻伦敦经济贸易办事处举办贺年酒会遭遇示威,香港当局发出声明谴责一切“宣扬港独”及“意图滋扰他人”的行为,香港官员又与英国驻港总领事见面表达关注及极度不满,要求 保障经贸办的权益及日常运作。
法国总统府发表声明说,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总统将在周五(2月16日)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巴黎签署一项安全协议。泽连斯基除了访问法国外,还将前往德国访问。
据了解情报的消息人士透露,美国收集到有关俄罗斯太空与核能力的高度敏感情报,并已与国会和欧洲盟友通报,引起多方高度不安。莫斯科对此作出反驳。
美国即将在十一月迎来总统大选,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周三(2月14日)受访时表示,相较于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他更乐见比较可预测的美国现任总统乔•拜登(Joe Biden)连任成功,但也准备好与胜选的任何一方合作。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周三(2月14日)称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比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更“可预测”,但表示克里姆林宫准备与赢得11月大选的任何一位合作。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