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乔·拜登与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星期四(6月13日)将在意大利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上签署一项长期防务与安全协议。
美国星期三(6月12日)扩大了对俄罗斯的制裁。与此同时,七国集团(G7)领导人准备齐聚意大利参加峰会,其首要任务将是增加对乌克兰的支持和削弱俄罗斯的战争机器。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说,俄罗斯的空袭星期三(6月12日)击中了他的家乡--乌南城市克里维里赫,打死至少八人,打伤21人。
七国集团(G7)峰会本星期四(6月13日)到星期六(6月15日)在意大利普利亚举行。在峰会期间,预计来自七个主要工业化国家的领导人们将聚焦俄乌战争、中国产能过剩、中东局势、人工智能等全球挑战,并宣布新的对俄制裁,同时致力于形成共同阵线,应对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
俄罗斯四艘海军舰艇周三(6月12日)驶入哈瓦那港口。美国和古巴表示,俄罗斯军舰在那里停留不会构成威胁。但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俄罗斯在俄乌战争升级之际展示武力的一次行动。
欧盟已经作出决定将对进口中国电动汽车加征最高达38.1%的关税的消息在全球引起很大反响。虽然欧盟称它还在与中国就加征反补贴关税一事进行沟通,并期待北京方面能够在最后时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双方进入一场新的贸易战,但欧盟的这个举措仍然在全球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如果欧盟的决定付诸实施,这将是继美国之后,西方第二大经济体向正在大规模涌入欧洲市场的中国电动汽车发出了叫停的红色信号。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欧盟委员会将于星期三(6月12日)通知汽车制造商,7月起将对进口中国电动汽车临时征收最高达25%的额外关税。
知情人士星期二(6月11日)晚上表示,美国政府计划于星期三(6月12日)宣布对向俄罗斯出售半导体芯片和其他商品实施更广泛的制裁,目标是针对中国的第三方卖家。
香港政府星期三(6月12日)宣布,已取消六名“潜逃英国”的民主活动人士的香港护照,并称他们是“无法无天的通缉犯”。这是香港保安局根据新国安法规定实施的前所未有举动。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部队星期二(6月11日)开始举行第二阶段战术核武器演习,这也是克里姆林宫意在吓阻西方力挺乌克兰努力的一部分。
尽管头条新闻都在报道民粹主义右翼势力的崛起,但欧洲议会选举的主要结论是,议会中最大的三个政治团体没有发生变化。
美国国会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星期一(6月10日)表示,他正在扩大对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BMW)使用被禁止的中国供应商的电子元件的调查。
美国国务院全球参与中心星期一(6月10日)宣布,美国和波兰正在成立一个工作组,帮助乌克兰打击俄罗斯的虚假信息。
捷克共和国星期一(6月10日)表示,本周将在台湾首府台北开设一个新的中心,以促进文化和外交关系。此举可能会激怒中国。
瑞士星期一(6月10日)说,将有90个国家和组织参加周六开始的由瑞士主办的为期两天的乌克兰和平会议。
由于欧盟所说的中国电动车得到过度补贴,欧盟预计这个星期将宣布针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征收的关税税率。欧盟这一举措很可能引发中国的严厉抨击和可能的报复。
俄罗斯媒体星期一(6月10日)报道称,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将在几周内访问朝鲜和越南。报道并指出,俄罗斯可能与朝鲜讨论引进朝鲜移工的问题。
欧洲议会选举周日(6月9日)结束投票。初步结果显示,欧洲议会席次分布呈现“稳中偏右”趋势,极右翼党团席次大增。中间偏右的欧洲人民党仍将是欧洲议会最大的党团,这使寻求连任的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保持有利地位。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领导的温和中间政党复兴党败给极右翼政党、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 领导的国民阵线,马克龙宣布解散国会,提前举行选举。
新一届欧洲议会选举投票结束。根据官方星期日(6月9日)的初步计票,中间派主流政党仍将保持多数,与此同时极右翼政党取得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胜利,席次大增约30席,将对欧盟决策具牵制力。
极右翼政党星期天在欧盟议会选举中取得重大斩获,让欧盟两位最重要的领导人--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和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意外失利。
据《泰晤士报》报道,沃尔沃汽车已开始将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生产转移到比利时,原因是预计欧盟将进一步打击北京补贴的进口产品。
欧盟过去几年一直在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议程,包括实施减排和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等措施。“建立一个气候中和、绿色、公平和社会化的欧洲”是《欧盟战略议程》(2019-2024)的四大优先事项之一。但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再加上欧洲与中国的关系不断趋紧,包括瑞典在内的欧洲各国已经开始提高对各种安全风险的警惕。瑞典议员认为,中国企业广泛布局瑞典风电威胁瑞典经济与安全。
中国与俄罗斯合作的天然气协议“西伯利亚力量2号”传出因北京强硬砍价而面临停摆,让双方“无上限友谊”蒙上一层阴影。分析人士表示,这项协议的经济利益层面可能会蔓延到政治信任与外交关系,导致双方在国际舞台上的互动变得更加谨慎。但中俄在共同反美的“大局”下,尽管过程有些曲折,彼此合作的态势仍不会改变。俄罗斯最后妥协的可能性高,或者会用北极等其他战略空间来跟中国做出交换。
欧洲议会选举于星期日(6月9日)进入最后一天,包括法国和德国在内的21个欧盟成员国将进行投票。此次选举右翼政党崛起,估计将使欧洲议会加剧右倾,并增加欧洲怀疑论、民粹主义者的比例。
欧盟官员本月即将访华,与中方官员举行每年一度的人权对话。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欧盟官员此次访华的行程中还包括了对西藏的实地考察。香港南华早报在报道中指出,在中国与欧盟关系出现越来越多争议和摩擦之际,欧盟人权官员获准前往西藏考察相当出人意料。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