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妇女节,在中国却有妇女因各种原因受到人权侵犯,例如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的妻子刘霞。华人人权组织公民力量发起的“妇女节剃光头挺刘霞”活动当地时间3月7日下午2点在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前举行。
近几个星期稍微平静的南中国海问题再度为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所瞩目。路透社3月6日报道说,中国执政党共产党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在北京参加全国人大时表示,进入今年以来,中国当局每个星期都在南中国海有争议的水域查扣外国渔船。
中国今年开始实施所谓的“单独二孩”政策,也就是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并且只有一个子女的,可以开始生第二个孩子。然而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初中国政府大力推出独生子女政策以来,据权威人士估计,中国的独生子女人数现在已经超过两亿。那么独生子女跟他们的前辈有什么区别,对于中国的未来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美国白宫发言人卡尼星期四发表声明,对中国限制和阻碍外国记者工作,迫使纽约时报记者离境表示深切关注。声明批评中国政府违反媒体自由。白宫发言人卡尼在声明中说:“中国拖延外国记者签证,限制他们前往政府认为的‘敏感地区’,在一些案例中,地方政府甚至采取暴力手段。
数万人星期三聚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大草坪,抗议堕胎合法化。1月22日是美国最高法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罗诉韦德案”周年纪念日,反堕胎人士每年都要在这一天举行所谓的“为生命进军”大游行。那个案件的判决结果使得堕胎成为受宪法保护的女性权利。
随着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参与的日益加深,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美国的有关专家认为,虽然中国目前与美国并没有在该地区进行直接的竞争,但是美国应该未雨绸缪,考虑到中国影响力的日增对美国在安全上可能造成的影响。
俄罗斯最近在亚太地区的动作频繁,媒体称,这彰显了俄罗斯的亚太战略。除了亚太战略,俄罗斯总统普京还在极力推动“欧亚联盟”,并期待以“欧亚联盟”为依托,介入亚太事务。有观察人士说,俄罗斯的“欧亚联盟”的构想,和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实际扩张,在中亚已经形成了潜在的竞争。请看美国之音的系列报道 《美、中、俄在中亚》的第二部分,《俄、中在中亚的潜在竞争》。
在美国将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的同时,中国的战略重心有向欧亚转移的趋势。有观察人士说,中国实际上已经取代美国和俄罗斯成为中亚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国家,这种情况可能使中亚成为美、中、俄的“大国博弈”之地。请看美国之音的系列报道 《美、中、俄在中亚》的第一部分,《中国战略重心转欧亚,美国如何应对?》。
10月22日星期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在日内瓦开始对中国人权纪录进行四年一度的定期审议。人权人士表示,中国的人权状况,最近四年,特别是习近平和李克强政府上台后非但没有改进,而且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还出现了倒退。人权人士敦促各国政府向中国施压,并要求中国落实国际人权公约。
中共18届3中全会即将在11月召开,人们预期这次会议将为进入深水区的中国经济转型和改革开放进行系统的规划和部署。恰恰在这个时间点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政府树立的经济转型样板正式挂牌成立。尽管对于上海自贸区的成败人们还需拭目以待......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纽约第68届联合国大会发表讲话时,批评中国媒体把他叫做右翼军国主义分子,并表示有决心使日本成为积极的和平主义国家。美国的战略专家告诉美国之音,尽管日中两国在东海岛争问题上不时显得剑拔弩张,但实际上双方都不想卷入一场新的战争。
被中国当局判处无期徒刑的民主活动人士王炳章已经在牢狱中度过了11个年头,但是国际社会要求中国释放王炳章的呼声从来没有中断。最近,在纽约时报广场上出现的 “与王炳章同囚”和“白痴”等行为艺术使人们更加关注王炳章。
联合国负责人道事务的副秘书长瓦莱丽•阿莫斯已经拨发5000万美金,以用于支持人道主义机构对近两年半以来受叙利亚危机影响而不断增多的叙利亚人民提供的帮助。
在本星期五(2013年9月13日)上海合作组织首脑会议在比什凯克开幕之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亚忙着加强北京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关系,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协议。习近平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等国企的资金来支持由他协调和中亚国家达成的一些双边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