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有钱了,可老百姓为何幸福感增加的同时焦虑情绪也增加了呢?一位中国观察者说,即将过去的2017年是中国人主导了全球焦虑化的过程。今天的媒体观察,海涛带您看看到底中国人为何而焦虑。
最近演员袁立由于和娱乐节目的争执,引发热议。这几年演出不多的袁立,积极参与公益,救助尘肺病人,2017年年初设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益基金会,12月23日被中国国家安检总局聘为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慈善大使”,但袁立引发公众关注的还是其卷入的娱乐事件。如何看待明星、娱乐和公益的关系?北京独立时评人、政治学博士吴强为您分享他的看法。
联合国安理会刚刚通过新一轮对朝鲜的制裁。朝鲜外务省星期天说,联合国最新的制裁是“违反和平与稳定的战争行径”。平壤并且誓言,要加强核武力量,对抗由美国及其追随者操纵的联合国决议。
12月26日(周二)【时事大家谈】话题:制裁就意味着战争,半岛局势一触即发? 朝鲜外务省星期天说,联合国最新通过的对朝制裁措施是“违反和平与稳定的战争行径”。平壤并且誓言,要加强核武力量,对抗由美国及其追随者操纵的联合国决议。中国驻联合国副代表吴海涛称,中国敦促朝鲜严肃对待国际社会的要求,不再进行核试验和导弹试射。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利表示,将继续以国际制裁回应金正恩政权的好斗行为。半岛局势如何陷入冰冻三尺的寒冬?如果朝鲜政权崩溃,中国将如何应对?请锁定美国之音星期四晚上的时事大家谈节目! 嘉宾:中国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蔡建;普林斯顿中国学社执行主席陈奎德博士
联合国安理会刚刚通过新一轮对朝鲜的制裁。朝鲜外务省星期天说,联合国最新的制裁是“违反和平与稳定的战争行径”。平壤并且誓言,要加强核武力量,对抗由美国及其追随者操纵的联合国决议。中国驻联合国副代表吴海涛称,中国敦促朝鲜严肃对待国际社会的要求,不再进行核试验和导弹试射。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利表示,将继续以国际制裁回应金正恩政权的好斗行为。有分析称,朝鲜核力量正在影响世界格局。那么,半岛局势是否真的一触即发?如果朝鲜政权崩溃,中国将如何应对?
在联合国安理会刚一致通过加强制裁朝鲜的决议后,日韩今天又传出消息,朝鲜可能在近期发射搭载摄像头的人造卫星。日本政府表示要最大程度警戒朝鲜的最新军事动向。
圣诞节后第二天的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诞辰日。每年都有人号召抵制圣诞,纪念毛诞,并建议把毛诞列为节日。庆祝圣诞,当局一直有限制,纪念毛诞,当局总是放任。但是今年却出现了例外,张家口市公安局不批准有人要在购物广场纪念毛诞的集会,理由是会“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北京的独立学者罗立为先生为您带来分析。
12月26日,网名为“屠夫”的中国知名维权人士吴淦被以“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吴淦的律师葛永喜向媒体称,吴淦在宣判后当庭表示:“感谢贵党授予我这个崇高荣誉,我将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现在连线吴淦的好友,也是知名维权人士王荔蕻,来谈谈她对吴淦审判的看法。
美国总统川普星期一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称,中国寻求取代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地位,并且要在该地区重新洗牌,甚至要重组国际经济秩序。
美国总统川普星期一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称,中国寻求取代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地位,并且要在该地区重新洗牌,甚至要重组国际经济秩序。有分析称,报告大幅描述中美之间围绕未来的新兴行业,以及谁将掌握控制权问题而正在酝酿的争端;这份报告把美国的外国竞争对手,尤其是中国带来的经济挑战,与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念合二为一。那么,美国如果要对中国进行经济遏制,将采取哪些手段?这对美中经贸将产生哪些影响?中国方面又将如何应对?中国是否需要反思自己的发展模式?
2017年,美中两国的经贸关系象过山车般起起伏伏。川普在竞选期间对中国贸易行为的严辞批评,就任后却并没有采取行动。川习会后,美中贸易关系看似好转,而百日后却有急转而下。川普政府在其自由、公平和互惠的贸易原则下对中国在贸易方面加大了施压的力度,“贸易战”也若隐若现。川普访华受到礼遇,两国签下2千5百亿美元的贸易大单,但这并没有让两国经贸关系柳暗花明。接近岁末,美国更是频频出招,贸易“双反”调查骤增,明确表示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甚至在国家安全战略上提出“经济侵略”的说法。未来美中经贸关系如何走?我们请美国之音财经记者萧洵来到演播室,谈谈美中间难解的经贸话题。
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执政几年来,不断强调依法治国,他以及最高法院院长并多次说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子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但是,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出现严重违反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抓捕宣判维权律师的案子,尤其是周末,河北张家口市再度上演了先抓律师再搜集证据的“司法肥皂剧”。今天的媒体观察,海涛带您来看看这个案子。
日本近日公开一份外交文件显示,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美日两国曾经秘密协商要通过援助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式来防止中国今后对自己构成威胁。美国之音驻东京特约记者小玉带您了解详细情况。
12月21日(周四)【时事大家谈】话题:川普国安战略经济先行,美中贸易战在即? 美国总统川普星期一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称,中国寻求取代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地位,并且要在该地区重新洗牌,甚至要重组国际经济秩序。有分析称,报告大幅描述中美之间围绕未来的新兴行业,以及谁将掌握控制权问题而正在酝酿的争端;这份报告把美国的外国竞争对手,尤其是中国带来的经济挑战,与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念合二为一。那么,美国如果要对中国进行经济遏制,将采取哪些手段?这对美中经贸将产生哪些影响?中国方面又将如何应对?中国是否需要反思自己的发展模式?
美国总统的最新“国家安全策略”刚刚出台。这份由包括美国国防部、国务院等跨部合作、历时十一个月完成的国安策略,提出四大终极国家利益支柱,包括保障美国国土安全和促进美国影响力等。
12月19日(周二)【时事大家谈】话题:川普国家安全策略出台,中国亦敌亦友?美国总统川普星期一宣布新的国家安全策略,除了强调保障美国安全,也特别点出中国以及俄罗斯带来的威胁。国安策略提出四大终极国家利益支柱,包括保障美国国土安全,保障美国人民,以及保障美国的生活方式等。而报告对美中关系所做的亦敌亦友的界定更是耐人寻味。那么,美国针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改变将如何重塑两国关系?这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美国星期一公布了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俄罗斯与中国并列被认为是美国主要竞争对手,并对美国繁荣和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与此同时,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继续投入巨资更新它的武装力量。美国之音特约记者白桦为您介绍一些美国新版国家安全战略对美中俄三角关系的影响。
美国总统川普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指出,美国将根据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与台湾维持强劲的连结,其中包括在台湾关系法之下承诺提供台湾正当的防卫需求。台湾各界对此有何反应?美国之音驻台北特约记者张永泰为您介绍有关情况。
对美国总统川普刚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美国在亚洲的最大同盟国-日本显示了欢迎立场,但对前白宫首席战略师班农日前在东京针对中国的演讲,日本则持着谨慎观望的态度。美国之音驻日本特约记者歌篮带来相关报道。
美国总统的最新“国家安全策略”刚刚出台。这份由包括美国国防部、国务院等跨部合作、历时十一个月完成的国安策略,提出四大终极国家利益支柱,包括保障美国国土安全和促进美国影响力等。国安策略还指出,从长期看,中国与俄罗斯带来首当其冲的挑战,属于“要改变现状的强权”;短期内,美国仍然需要与中国合作。有分析称,川普政府的国安策略基于“有原则的现实主义”;当今世界转向不利于对美国利益的方向,这份国安策略要扭转这个潮流,并且应付新的威胁。那么,如何解读“国家安全策略”对中国亦敌亦友角色的定位?这将如何重塑可预见未来的美中关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