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A卫视《时事大家谈》节目主持人
中国人大星期天通过修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式开展无限期执政。几星期来,中国内部针对修宪的反对和质疑声都被官方“销声匿迹”。不过在海外,一场“不是我的国家主席”的运动,已经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甚至柬埔寨的校园和街头展开。这场活动由谁发起?能达到什么目的?在中国影响力逐渐渗透西方校园的时刻,这场对习近平高喊“我反对”的运动,传达出什么样的信息?具有多大的意义?
中共中央公布的修宪建议除了删除国家主席和副主席的任期限制外,还将正式确立国家监察委员会作为国家机构的法律地位。观察人士分析,中共增设国监委,表面上是推进所谓“反腐“工作的规范化,实则是为了强化中共一党独大的地位。接下来我们邀请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滕彪来分享他的观察。
正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两会上,备受舆论关注的修宪过后,仍然不断出现吸引人们眼球的议题和亮点。下面连线在北京采访两会的美国之音驻北京记者叶兵,来了解最新情况。
2018年3月8日《时事大家谈》话题:三八节抚昔话今,中国女性顶不了半边天? 主持:郑裕文(推特 @VOAYuwen ) 嘉宾:人权组织魏京生基金会执行主任黄慈萍;中国作家,女权活动者赵思乐 3月8号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妇女节。1949年以来,中国经历了许多变化,毛泽东时代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不过,直到今天,中国政治依然由男性主宰,历届的两会代表只有五分之一是女性,这样的差距多年未变;而中国的社会文化主题也依然定格在男性权威的画面上。随着一百多年来女权在全球的苏醒和高涨,中国的女性为什么没有撑起自己的“半边天”?在人权不受保障的中国,妇女的权益是否面临更加恶劣的处境?
3月8号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妇女节。1949年以来,中国经历了许多变化,毛泽东时代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不过,直到今天,中国政治依然由男性主宰,历届的两会代表只有五分之一是女性,这样的差距多年未变;而中国的社会文化主题也依然定格在男性权威的画面上。随着一百多年来女权在全球的苏醒和高涨,中国的女性为什么没有撑起自己的“半边天”?在人权不受保障的中国,妇女的权益是否面临更加恶劣的处境?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一番话,引起国际社会关注。韩国说,金正恩向世界喊话说:只要你们保证我们的安全,我们可以不要核武器。他这番话引起了世界的不同解读。不过,朝鲜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对韩国发出的这番信息加以证实或做出任何解释。在邻国,中国政府和官媒表示了审慎的乐观,但在互联网上,有不少网友认为,朝鲜已经不是第一次抛出这类橄榄枝了。今天的媒体观察,海涛带您来看看金正恩的朝鲜半岛去核化豪言壮语。
近年来,习近平领导的中国显然放弃了邓小平的“韬光养晦”策略,正在走近国际舞台中央,试图扮演引领世界潮流的角色。因此北京的外交政策和方针路线备受瞩目。美国之音驻北京记者叶兵带您了解相关情况。
中国人大政协两会继续在北京召开,中国总理李克强星期一发表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中国经济增长在全球水平上依旧强劲,政府将继续推动基础设施,改善人民生活,把中国脱贫、就业、教育、环保等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2018年3月6日《时事大家谈》话题:这盛世,两会与百姓渐行渐远? 中国人大政协两会继续在北京召开,中国总理李克强星期一发表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中国经济增长在全球水平上依旧强劲,政府将继续推动基础设施,改善人民生活,把中国脱贫、就业、教育、环保等各项工作做实做好。同样也在这场会议上,人大代表将投票表决修宪案,为习近平延长任期盖下同意章。两会是为人民背书还是为习近平背书?中国官媒新华社对两会的评价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群众的操心事就是政府履职尽责的着力点。”在习近平党领导一切的治理下,两会能如何以人民利益为重?如何制定维护人民权益的政策?两会是否继续与百姓渐行渐远?
中国人大政协两会继续在北京召开,中国总理李克强星期一发表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中国经济增长在全球水平上依旧强劲,政府将继续推动基础设施,改善人民生活,把中国脱贫、就业、教育、环保等各项工作做实做好。同样也在这场会议上,人大代表将投票表决修宪案,为习近平延长任期盖下同意章。两会是为人民背书还是为习近平背书?中国官媒新华社对两会的评价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群众的操心事就是政府履职尽责的着力点。”在习近平党领导一切的治理下,两会能如何以人民利益为重?如何制定维护人民权益的政策?两会是否继续与百姓渐行渐远?
北京人大政协两会进入第四天,各代表团分组讨论李克强总理工作报告。美国之音驻北京记者叶兵带来相关报道。
随着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引发全球哗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新态势导致广泛关注。
VOA卫视2018年3月1日【时事大家谈】 话题:习近平延续权力,美中军力如何对峙? 主持:郑裕文 嘉宾:美国国家利益中心国防研究主任哈里·卡奇亚尼斯;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丁树范教授
随着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引发全球哗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新态势导致广泛关注。有分析称,习近平延续权力,旨在推动中国成为全球大国的议程,并且准备强硬对付试图遏制它的人;习近平已经下令军方利用海陆空以及网络武器对抗五角大楼。与此同时,有中国官方智库人士公开表示,“让中国永远处于美国的主导地位下是不正常的”。那么,如果美中对峙不可避免,美中军力将如何对抗?
中国传统结婚仪式是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对拜。而如今的政府,又努力加入新的一条:要新人向“革命英烈”献花。今天的媒体观察,我们来看看中国政府加强对下一代的革命历史和传统教育的做法。
从2月28日开始,苹果公司在中国的 iCloud 云服务将转由中国贵州的“云上贵州”公司负责运营,同时,苹果公司也将把用于解锁iCloud帐号所需的加密钥匙储存在中国。这些新举措将如何影响中国用户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计算机研究人员张树人谈谈他的观察。
中共中央拟议删除中国宪法里有关国家主席和副主席的任期限制,这两天引爆了海内外的议论与质疑。登基、称帝、终身、复辟甚至袁世凯都成了网络热词,当然也成为当局封杀的目标。
VOA卫视2018年2月27日【时事大家谈】 话题:习近平终身执政,中国政局动荡开端? 主持:郑裕文 嘉宾:中国政治问题专家高新;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曾锐生 中共中央拟议删除中国宪法里有关国家主席和副主席的任期限制,这两天引爆了海内外的议论与质疑。登基、称帝、终身、复辟甚至袁世凯都成了网络热词,当然也成为当局封杀的目标。习近平真会成为终身掌权的习皇帝吗?中国官媒称,“修改宪法并不意味着恢复国家主席职务终身制。。。而是为实现中国继续前进的关键性宪法保障。”习近平终身执政,是为保住中国的稳定与进步,还是恰恰相反,带来更多的动荡与不安?
就在最近几周川普政府一再批评中国贸易政策之际,中国派出中财办主任刘鹤访问美国。作为习近平的首席经济顾问,刘鹤的访美之行能否缓和近期以来美中贸易问题上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旅美经济学者秦伟平为您点评。
2月26日,中国知名人权律师李柏光在南京解放军81医院突然去世,院方对外表示李柏光的死因是罹患肝病。不过,这个说法遭到了外界的强烈质疑。详细情况,美国“对华援助协会”会长傅希秋先生为您介绍。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