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维权律师浦志强以及唐荆陵等人最近连番遭到中国政府刑拘。浦志强是因为参加5月3号的私人六四研讨会,唐荆陵认为自己是因为推动六四静思节、公民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所以遭到刑拘。中国维权律师受到打压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中国法治社会的前景是否越来越黯淡?中国政府为何要打压律师?中国司法无法独立,谁来保障老百姓的权益?
六月十四日,中国著名维权律师浦志强被公安部门正式批捕,罪名是寻衅滋事以及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浦志强入狱引起震动,年近九旬,曾在审判“四人帮”中受到举国关注的著名律师张思之亲自出山,代理浦志强一案。张思之律师接受美国之音采访,谈浦志强案件的最新进展。
谁是目前美国最受瞩目的政治明星?谁最可能成为美国2016年总统候选人?很多人会把答案聚焦在希拉里克林顿。拥有前第一夫人,参议员,国务卿这样傲人的经历,希拉里克林顿去年2月卸下国务卿职务之后,人们一直好奇她究竟会不会参选美国总统。希拉里克林顿对中国有什么观点? 未来她是否也会对浦志强等维权人士,持有跟对待陈光诚一样的态度?如果真的参选,希拉里克林顿会面临什么样的总统之路?
中国国务院日前以香港的一国两制实践为题发表白皮书,这是香港回归17年来首次公开的治港文件。当中指出,北京政府对香港拥有"全面管制权",并拥有《基本法》的修改权,解释权,香港特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不是完全自制,也不是分权......
台湾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日前重申,"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中国反对态度分裂图谋的立场是坚定的,不可动摇的。"
中国盲人维权律师陈光诚日前表示,台湾是个独裁专制不复存在的民主社会,这是大陆今后的理想状态。陈光诚并不认为台湾民主乱象丛生,因为这是民主发展中的正常状态,他说,虽然台湾民众对自己管理执政者的能力信心不足,但台湾民众应该有制度自信。
越来越多美国企业离开中国,返回美国本土生产产品,或到邻近的墨西哥设立工厂。为何越来越多美国企业回流?是否中国政府的政策让他们有排外的感觉?中国最近对于美国科技公司以及投资顾问公司持不友善态度,是否造成美国科技公司对中国却步?或是中国的投资环境改变,对美国企业不再有吸引力?
越来越多美国企业离开中国,返回美国本土生产产品,或到邻近的墨西哥设立工厂。为何越来越多美国企业回流?是否中国政府的政策让他们有排外的感觉?中国最近对于美国科技公司以及投资顾问公司持不友善态度,是否造成美国科技公司对中国却步?或是中国的投资环境改变,对美国企业不再有吸引力?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正在减缓,外企的离开是否对于中国经济成长将造成什么影响?中国世界工厂的光环,是否将逐渐褪色?
中国与菲律宾、越南等邻近国家在南中国海的主权争议越演越烈,而中国拒绝回应国际法庭有关于南中国海争议的仲裁通知,更让外界看见中国这只东方巨龙的强硬态度。中国为何这样拒绝国际法庭的调停?是否中国的态度与做法,正在让自己孤立于国际社会?其他国家将如何面对中国这种做法?昨天中国和越南分别将海洋争议提到联合国,事情将如何发展?台湾如果与中国合作,将怎样改变这个争议的局面?
VOA卫视第二小时内容包括美国主要报纸关注的头条新闻、重要国际新闻以及时事大家谈。中国拒绝回应国际法庭有关于南海争议的仲裁通知,让外界看见中国这只东方巨龙的强硬态度。中国为何这样拒绝国际法庭的调停?是否中国的态度与做法,正在让自己孤立于国际社会?另外,越来越多美国企业离开中国,返回美国本土生产产品,或到邻近的墨西哥设立工厂。为何越来越多美国企业回流?是否中国政府的政策让他们有排外的感觉?中国经济正在减缓,外企的离开是否对于中国经济成长将造成什么影响?中国世界工厂的光环,是否将逐渐褪色?《时事大家谈》邀请嘉宾与您一同讨论这些话题。
近日,中国与菲律宾,越南等临近国家在南中国海主权问题上的争端愈演愈烈,中国方面拒绝回应国际法庭有关南中国海争议的仲裁通知,强硬态度可见一斑。中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的强硬态度,是否会使自己孤立于国际社会?面对中国此番态度,国际上的反应和做法又是怎样?中国和越南风暴将海洋争议提交联合国,事态将如何发展?台湾方面是否会于大陆方面就南中国海主权问题展开合作,若合作是否会改变目前南中国海格局?
六四事件25周年,台湾朝野两党和主要政治人士纷纷发表感言。台湾总统马英九希望大陆当局尽速平反六四,他说,善待异议人士比在经济上对台湾让利,更能拉近两岸人民心里距离。在野的民进党呼吁北京面对六四历史,以民主与人权原则,处理异议与民主人士,并启动民主改革工程。
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3天前公布的调查表明,在受访的11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界人士和学者当中,他们以压倒性的比例,一致不认同中国以胁迫方式统一台湾。
为了维护治安,对付暴力和恐怖活动,中国放宽了警察开枪规定,许多省份的一线民警配枪携弹巡逻,执行反恐任务的特警随身配发的子弹已经增加一倍。但是,中国最近连续发生多起警察开枪,击毙持刀肇事平民的事件,让人们担心警方是否过度使用武力,以及佩枪安全问题。中国目前反恐形势严峻,民间不时出现暴戾之气。人们希望警方保护安全,但又怕警察枪火乱开;民警对荷枪实弹执行任务也有困惑顾虑。警察击毙民众事件显示了什么现象和问题?现有法规是否足以让警察发挥执法效能,并切实保护民众权益?如何平衡开枪问题?
6月3日,中国官媒突然调高针对美国的挞伐调门,称谷歌、苹果和微软等美国科技巨头,配合美国“棱镜”计划对华窃密。同一天,纽约时报披露,谷歌在华业务突然遭遇大规模干扰。谷歌等公司为何一夜间成为中国官方明批暗堵的对象?
为了维护治安,对付暴力和恐怖活动,中国放宽了警察开枪规定,许多省份的一线民警配枪携弹巡逻,执行反恐任务的特警随身配发的子弹已经增加一倍。但是,中国最近连续发生多起警察开枪,击毙持刀肇事平民的事件,让人们担心警方是否过度使用武力,以及佩枪安全问题。中国目前反恐形势严峻,民间不时出现暴戾之气。人们希望警方保护安全,但又怕警察枪火乱开;民警对荷枪实弹执行任务也有困惑顾虑。警察击毙民众事件显示了什么现象和问题?现有法规是否足以让警察发挥执法效能,并切实保护民众权益?如何平衡开枪问题? 今天参加节目讨论的两位嘉宾,一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张博树先生;另一位是中国网路审查研究学者温云超先生。
6月3日,中国官媒突然调高针对美国的挞伐调门,称谷歌、苹果和微软等美国科技巨头,配合美国“棱镜”计划对华窃密。同一天,纽约时报披露,谷歌在华业务突然遭遇大规模干扰。谷歌等公司为何一夜间成为中国官方明批暗堵的对象? 今天参加节目讨论的两位嘉宾,一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张博树先生;另一位是中国媒体审查研究学者温云超先生。
1989年六月四日中国当局出动军队镇压天安门民主运动。此后25年来,六四始终是禁忌话题,六四至今没有获得平反。今年中国政府在六四纪念日之前所进行的种种严厉的维稳举措令法律活动人士,自由知识分子,以及外国记者深感不安.....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