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外事记者
参与美中建交秘密谈判的前美国驻华大使芮效俭认为,美中关系的性质现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但是把双边关系定义为 “争夺” 而不是合作是对形势的误判。
美国第41任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的葬礼星期三在华盛顿国家大教堂举行。当人们缅怀这位美国总统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在外交政策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是人们比较少的提及他的对华政策。美国之音记者莉雅来讨论了这些方面的问题。
布什总统在任期间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平的结束了冷战,但是他在“六四”事件爆发后为避免美中关系脱轨派特使秘访北京引发了争议。
美中两国领导人即将在阿根廷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间隙举行会晤。特习会能否达成阻止两国之间的贸易争端进一步恶化的协议目前还很难预料。
尽管特朗普总统在本星期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峰会前夕表示不太可能接受中国暂不调高关税税率的要求,但是有专家表示,美国人担心特朗普只是为了面子上好看而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做出过多的让步。也有专家对两国领导人是否能利用这次峰会的机会缓解美中关系感到不乐观。
前美国副助理国务卿谢淑丽教授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表示,不是美国的行动,而是中国自己对外政策的转变导致美中关系开始恶化。这位在研究美中关系领域最有影响的专家之一认为,美中关系的转折点其实始于胡锦涛时代,而习近平的内外政策和决定都使中国更具威胁性。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二抵达菲律宾进行国事访问,以推进中国与美国这个条约盟友的战略关系。在美中两国较量激化的情况下,东南亚国家担心,它们可能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一些专家认为,东南亚国家不能继续坚持其中立立场,而应该在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和原则上做出选择。
美中两国即将迎来建交40周年纪念日,但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正在急剧的恶化。一些人担心,美中会走向全面对抗。 美国著名的国际政治学家约瑟夫·奈(Joseph Nye)教授认为,美中关系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会一直麻烦不断,但到时还是会恢复到比较好的关系,因为双方并不对对方构成生存性的威胁。
美中贸易战的持续以及关系的恶化引起了美国一些专家的担心。美国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蓝普顿认为,美中两国已经进入了某种性质的冷战。在他看来,美中双方寻求平衡而不是压倒对方才是更可行的策略。如果两国都寻求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这将会导致悲剧性的误判。
一个星期后美国将进行中期选举。尽管特朗普总统在为共和党候选人助选时经常提到移民问题以及美中之间的贸易争端,但是美国一些顶尖的政治策略师认为,美中贸易战等外交方面的议题对这次中期选举的影响微乎其微。
美中两国即将迎来建交40周年纪念日,但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正在急剧的恶化。一些人担心,美中会走向全面对抗。美国著名的国际政治学家约瑟夫·奈教授认为,美中关系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会一直麻烦不断,但到时还是会恢复到比较好的关系,因为双方并不对对方构成生存性的威胁。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始对中国征收关税后,中国有针对性的对美国的产品征收关税,其中包括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美国之音记者莉雅与宁路最近前往美国腹地,实地了解美中贸易战对美国民众究竟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美国的非盈利组织“大学生公平入学”控告哈佛大学招生中歧视亚裔美国人的案件这个星期一在波士顿联邦法院开庭。这个案子在亚裔美国人中引发了不同的反应。那么哈佛大学的学生又如何看待这个案子呢?
在美国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不断恶化之际,中国与俄罗斯之间却越走越近。美学者认为,美国除了要分别应对中国与俄罗斯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以外,还要面临这两个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对美国全球利益可能造成的干扰与冲击。有学者甚至担心,中国与俄罗斯这两个所谓的“威权主义轴心国”的日益接近可能迫使美国最终不得不在亚洲与欧洲进行两线作战。
在美中关系日益恶化之际,曾经提出“战略再保证” 概念的前美国副国务卿斯坦伯格表示,眼下,美中两国仍然需要在战略上对对方做出再保证,尤其是中国对美国做出这种保证。
美国副总统彭斯在美中两国易战升级之际发表了有关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讲话,对中国的内外政策提出严厉的批评。美国的一些中国问题专家对美中关系的前景感到担忧,认为美中对抗可能会在美中之间引发新的冷战。
美国副总统彭斯在美中两国易战升级之际发表了有关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讲话,对中国的内外政策提出严厉的批评。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如何看待彭斯的这个讲话?美国之音记者莉雅与您探讨。
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最近刚刚度过了新年并开始庆祝一系列与宗教有关的节日。美国之音外事记者莉雅和宁路最近在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采访时正好是犹太人最为神圣的节日 - 赎罪日。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路易斯维尔一个犹太人的会堂,看看当地的犹太社区如何庆祝赎罪日。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