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外事记者
美中两国签署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使两国实现贸易休战,但是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在一份最新的报告中表示,华盛顿需要制定一个对华大战略,全力以赴,限制北京的经济、外交、技术和军事扩张对美国在亚洲以及全球利益带来的危险。
美中两国刚刚签署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没有涉及北京对本土工业的补贴。不过在协议签署的前一天,美国、欧盟与日本的贸易官员提出了修改世界贸易组织有关产业补贴的现有规定的提议,试图解决这些补贴给市场带来的扭曲。分析人士认为,这些针对中国的提议可能会成为美中第二阶段就补贴问题展开的谈判议题。
在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即将开启对缅甸的国事访问之际,担任过美国驻缅甸使团团长的克拉普女士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表示,习近平访问缅甸的目的是要把这个国家纳入中国这个中央王国的西部版图。她还认为,中国在缅甸的和平进程中的确发挥了大的作用,但它是两头都吃。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即将对缅甸展开国事访问,纪念两国建交70周年。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新年伊始把缅甸作为他首访的国家,意义非同寻常,表明中国成功的修复了与缅甸的关系。有关专家,习近平的这次访问不仅是要重启中国在缅甸停滞不前的“一带一路”项目,建立通向印度洋的立足点,还有意在缅甸的和平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增加其影响力。
在美中俄展开大国竞争的背景下,网络空间的竞争和冲突也变得更为激烈。美国的网络安全专家认为,中国的网络行为最近一些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专注于知识产权盗窃转向了军事技术与网络监控,而且几乎完全重新构造了它的网络能力。美国国会的一个网络空间委员会正在研究如何更好的应对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等方面的网络袭击。
国际政治风险评估公司欧亚集团认为,2020年将是国际政治的临界时刻。该机构首次把美国的国内政治因素列为今年最大的地缘政治风险,而美国与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脱钩以及在其他问题上的摩擦则是紧随其后的两大风险。在他们看来,伊朗、朝鲜、委内瑞拉和叙利亚这个新的“邪恶轴心”虽然占据了新闻头条,但不太可能在今年引爆为重大的危机。
台湾将于2020年1月11日举行总统及立法委员的选举。台湾总统蔡英文此前表示,中国介入台湾选举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北京否认干预台湾的选举。台湾大选中的中国因素究竟有多大?北京影响台湾舆论的企图以及香港的抗议活动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台湾总统大选的结果呢?
香港高等法院上诉庭星期二拒绝就《禁蒙面法》违宪案批出暂缓执行令,这个判决意味着什么?对今后香港局势发展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香港高等法院上诉庭星期二拒绝就《禁蒙面法》违宪案批出暂缓执行令,导致该法暂时失效。香港这个判决是否会鼓励香港的抗议者进一步挑战港府和北京的权威?北京又会采取什么行动呢?
香港美国商会主席以及会长最近被澳门当局拒绝入境。《环球时报》的总编胡锡进认为,这是为防止香港的乱局传染至澳门。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显然是中国当局对美国通过有关涉及香港和新疆的法案做出的反制措施。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担心,美中两国关系锁定在一个恶性循环中。
美中关系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正在经受严峻的考验。除了贸易以外,两国在安全、科技、人权和人文交流等各个领域都面临严重的挑战。美国一些重量级人物对美中关系的现状感到担忧。前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认为,即使两国签署了贸易协议,美中关系可能只会更糟。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也警告说,两国之间处在冷战的山脚下,双方之间爆发冲突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美中两国近期能否签署贸易协议?双边关系在签署了贸易协议之后是否会出现重大改善还是会继续恶化?是否还会因为社会制度、价值观的不同以及战略竞争而渐行渐远?
2019年11月27日【时事大家谈】贸易协议与否,中美关系只会更糟? 主持:莉雅 嘉宾:历史学者、独立时评人章立凡 ;南卡大学艾肯商学院讲座教授谢田
主持:莉雅 嘉宾:历史学者、独立时评人章立凡 ;南卡大学艾肯商学院讲座教授谢田
在经历了长达5个多月的大规模抗争及近期激烈的警民冲突后,破记录的香港民众参加了11月24号的区议会选举。这是香港首次所有区议会议席均有竞争的选举,也是反送中运动以来民众首次能够通过现行制度表达政治立场和诉求的一次机会,因此备受瞩目,也具有特殊意义。这次选举结果意味着什么?对香港局势以及明年9月的立法会选举会带来什么影响?港府和北京又会做出什么反应?
2019年11月25日【时事大家谈】香港区议会选举结果意味着什么? 在经历了长达5个多月的大规模抗争及近期激烈的警民冲突后,破记录的香港民众参加了11月24号的区议会选举。这是香港首次所有区议会议席均有竞争的选举,也是反送中运动以来民众首次能够通过现行制度表达政治立场和诉求的一次机会,因此备受瞩目,也具有特殊意义。这次选举结果意味着什么?对香港局势以及明年9月的立法会选举会带来什么影响?港府和北京又会做出什么反应? 主持:莉雅 嘉宾:香港荣休全国政协委员刘梦熊;《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
在经历了长达5个多月的大规模抗争及近期激烈的警民冲突后,破记录的香港民众参加了11月24号的区议会选举。这是香港首次所有区议会议席均有竞争的选举,也是反送中运动以来民众首次能够通过现行制度表达政治立场和诉求的一次机会,因此备受瞩目,也具有特殊意义。这次选举结果意味着什么?对香港局势以及明年9月的立法会选举会带来什么影响?港府和北京又会做出什么反应? 主持:莉雅 嘉宾:香港荣休全国政协委员刘梦熊;《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
中国驻美大使馆副馆长李克新公使在华盛顿的一个公开讲话中表示,美国现有的对华政策存在严重误判,在香港和新疆等问题上都 “跨越了红线” 。这位中国外交官呼吁美国让真正的外交官在中美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
在美中关系因贸易战以及战略竞争而受到严峻挑战之际,推动尼克松总统对中国进行破冰之旅的前国务卿基辛格说,美中两国需要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即没有一方能够主导另一方。他说,如果两国不能解决双方的分歧,冲突将不可避免,而这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香港警察与香港理工大学校园内的抗议者之间的对峙进入了第三天。这是香港的抗议活动持续半年以来最为激烈的对抗。香港的抗议运动为什么持续了这么久仍然无法平息?这场危机会以何种方式收场?美国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是否有助于平息香港的事态呢?如果局势失控迫使北京向香港派遣军警,美国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
特朗普政府的高级官员星期五就美中达成贸易协议的可能性释放了积极的信号。两国贸易谈判取得进展的消息提振了股市。不过,有贸易专家指出,接近达成协议并不等于达成协议。美中贸易战推动了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在最近就“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合作协定”达成共识。尽管美国官员把它称为低质量的协定,但是有专家认为,这个协定对中国以及全球贸易体系都有重要意义。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