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 海峡论谈 》主持人
1971年10月25号,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此决议取代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中共入联50年,习近平发表谈话强调国际规则只能够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制定。另一方面,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声明呼吁所有的联合国成员和美国一起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联合国,美国国会议员们也纷纷批评中共误用、扭曲了2758号决议,指2758号决议从来没有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也不应以此排除台湾参与联合国。究竟2758号决议留下哪些历史漏洞?台海情势不断升温之际,联合国是否再次成为美中角力的新战场?台湾真的能在美国的力挺之下加入联合国吗?
台海地区的紧张情势近来不断升高,美国总统拜登承诺将在中共进犯时协防台湾引发各界关注。海峡论谈节目特别为您专访前美国国务次卿克拉奇(Mr. Keith Krach)。他曾在2020年9月访问台湾,成为40多年来访台级别最高的现任美国国务院官员,当时解放军派出40架战机越过海峡中线抗议。克拉奇卸任后遭到中共制裁,但仍持续关注美中台关系。他在美国国务院任内主管的是经济、能源与环境事务,同时也是一位纵横硅谷30多年的科技企业领袖。在今天的海峡论谈节目当中,我们就请他来谈一谈对目前台海局势的看法以及美中之间的贸易谈判与科技大战究竟是谁输谁赢?
由澳大利亚籍华人女歌手陈芳语和马来西亚歌手黄明志合唱的情歌《玻璃心》,因为MV被认为是在影射“小粉红”,歌词中又有许多暗讽习近平和中共禁忌的话题,一推出立刻在中国的社交平台上遭到全面封杀,黄明志和陈芳语两人的微博帐号也被消失。但这首歌在YouTube上不到一个星期已经有超过一千万的点击,不但稳坐港台和亚洲地区的热门榜首,也是全球排行榜上第一名的华语歌曲。究竟《玻璃心》这首歌为何爆红?所谓的“辱华”是否反而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小粉红”们碎了一地的玻璃心,箇中的心魔究竟从何而来?我们又要如何看待中共极端的民族主义以及习近平以爱国为名,不断抓紧对影视出版文化的审查与打压?
自从进入十月份以来,台海紧张情势不断升高,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台湾总统蔡英文在双十演说中强调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解放军轮番出动超过150架军机持续侵扰台湾防空识别区,并一度距离东沙岛只有不到40海浬。台湾陆委会主委称两岸已达“准战争状态布局”,五角大楼警告中共军机挑衅增加误判风险,并考虑提前交付台湾争取购买的F-16V先进战机。不过台湾国防部长则强调国军绝对不会先发动“第一击”。与此同时,美日印澳四国举行海上联合军演,美军军舰也再次通过台湾海峡。
哈佛大学决定将知名的“哈佛北京书院”暑期中文进修计划从北京移到台北,并改名为“哈佛台北书院”,提供美国学生到台湾大学学习繁体中文、参观故宫和体验书法、象棋、包饺子等文化活动。台湾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表示,台湾的民主自由体制可以让美国的青年学子对台湾及华语世界有更深入的体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称反对任何将文化交流“政治化”的做法。做为美国学术界的领头羊,哈佛大学的这项决定是否可能引发骨牌效应?继各国纷纷关闭“孔子学院”之后,中共以文化交流作为包装的意识形态输出是否再次踢到铁板?美中近来在经贸领域释放出“重新挂钩”的积极讯号,但在其他各个领域的“脱钩”为何仍在持续?
从十一开始到双十当天,台海地区上演了一场“另类大阅兵”,解放军不分昼夜、轮番出动超过150架各式战机侵扰台湾的防空识别区。台湾国防部长邱国正坦言,台湾目前所面临的军事压力是40年来最严峻的,他并警告,解放军在2025年就将具备全面攻台的能力。而在另一边,美、英、日、荷、加、纽六国航母舰队则是在冲绳以西到菲律宾海之间举行海上联合军演。台海周边的空域、海面皆波诡云谲之际,印太区域海底也是暗潮汹湧,美军太平洋舰队主动公布消息,证实一艘“海狼级”核动力攻击潜舰 USS Connecticut (SSN-22),在相关海域潜航时撞上了不明物体,造成多人受伤。
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与中共政治局委员杨洁篪10月6日在瑞士苏黎世机场附近一家酒店内举行长达6个小时的闭门会谈后,美中双方原则上同意年底前以视讯方式举行“拜习会”。白宫随后发出声明表示,这次在瑞士举行的高层会谈是上个月美中领导人通话的后续。拜登9月9日致电习近平,两人在通话中讨论了维持美中沟通畅通以管控风险的重要性。沙利文向中方表明,美方与盟友密切合作的同时,也会持续与中方高层接触,以确保两国进行负责任的竞争。不过中方的声明强调反对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要求美方停止在涉台、涉港、涉疆、涉藏、“涉海”以及人权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涉海”问题这个新说法有何玄机?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按往例向北京发文祝贺十一,当中特别加上了一句“美国寻求与中国合作解决共同面临的挑战”。不过中共解放军则是在10月1日、2日、3日连续三天派出多达93架军机侵扰台湾的防空识别区,并在香港动员超过八千名警力强力维稳。香港警务处处长邓炳强更在稍早前警告,10月10 日在香港庆祝双十将是“分裂国家”的“严重罪行”。十一和双十这两个敏感的日子,除了国共之间的恩怨情仇,是否也牵动美中台三方博弈?国民党内的反共声浪为何不断高涨?美国对中共的模糊政策又为何失灵?
日本与德国两场大选的结果出炉,一边选出的是日本新任自民党党魁岸田文雄,他在竞选期间接受媒体访问时曾表示,当选后将以“抗衡中国”作为首要任务,并主张“美日联手应对台海危机”。而在另一边,德国国会大选的结果则是执政长达16年、路线"亲中"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其所属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党输给了由肖尔茨(Olaf Scholz) 领导的社民党,接下来将展开谈判,寻求与绿党及自民党筹组对中态度较为强硬的“红绿灯联盟”。日、德这两场选举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对中强硬是否已成全球政治主流?《焦点对话》请日本产经新闻台北支局长矢板明夫和政论作家陈破空深入分析。
就在美英澳组成“铁三角”剑指中共之际,北京突然正式提交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夥伴关系协定》CPTPP的申请。紧接着不到一个星期,台湾也宣布正式递件申请加入CPTPP。蔡英文总统呼吁轮值主席国日本支持台湾入会,美国也公开表示力挺。北京則以“一中原则”为由表达强烈反对,解放军并随即出动单日多达24架战机侵扰台湾。两岸争相加入CPTPP,究竟谁的胜算较高?北京是否借由此举进行“外交突围”?美国是否该重新考虑加入CPTPP? 相关发展是否牵动美中台三方的战略布局?
美英澳宣布成立“三边安全合作倡议”AUKUS,将输出核潜艇技术协助澳大利亚打造核潜舰,中共方面称此举是“搞小圈子”、赤裸裸的“核扩散”。另一方面,美国总统拜登除了与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试图化解法国因为对美英澳潜舰协议不满怒而召回大使的一场盟邦内部的外交危机,也在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说强调“不寻求新冷战”,并随后在白宫主持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领导人峰会,聚焦印太区域安全与台湾等话题。两极对抗、三边合作、四方对话、五眼联盟,美国与盟邦之间的合纵连横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美中之间的竞争与对抗究竟要走向何方?《焦点对话》邀请美国国防大学中国航空航天研究所所长马伟宁与政论作家陈破空深入分析。
美英澳宣布成立AUKUS三边安全机制,提供核潜艇技术协助澳大利亚打造核动力潜舰。根据《纽约时报》报导,未来澳大利亚核潜舰巡航范围可能穿越南中国海海域,最北可至台湾。与此同时,解放军连续五天派出20多架战机,趁台湾举行汉光37号演习之际侵扰台湾空域,美军导弹驱逐舰贝瑞号(USS Barry)也航经台湾海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是在视察陕西火箭军部队基地时下令解放军“备战打仗”。美英澳“三结义”是否剑指中国?对台海情势意味着什么?是否可能影响美国与其他盟邦的关系?相关政治因素又是如何牵动美中台三方角力?
就在习近平频频出手整肃民营企业之际,据传是前中共总理温家宝家族“白手套”、失踪的中国女富豪段伟红的前夫沈栋,在日前出版的回忆录《红色赌盘》当中,讲述中共内部贪腐、权斗与复仇的内幕故事,揭露中共红色家族与富豪们一起掠夺财富的危险游戏。沈栋在接受美国之音访问时证实自己在新书上市前夕收到来自中共的死亡威胁,而这个死亡威胁竟是由被中共秘密关押近四年后突然“获释”的段伟红打电话告诉他的。《红色赌盘》究竟揭露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惊人内幕?是谁要阻止此书出版?书中主要关键人物,包括温家宝夫人张蓓莉、王岐山、孙政才等人有何钱权纠葛?《红色赌盘》此时出版有何目的?对中共政权和习近平20大布局可能造成多大冲击?
九一一20周年前夕,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二度通话,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导,美台国安与外交高层官员也在九一一20周年前一天,在距离美国首都华盛顿只有不到一小时车程的马利兰州首府Annapolis举行面对面会谈;此外报导中也指出,拜登政府正“认真考虑”允许台北将其驻美代表处更名为“台湾代表处”。回顾20年前,九一一事件曾深刻改变美中台三角关系发展的轨迹;如今九一一事件届满20周年之际,美中陷入新冷战,然而双方军力对比已然不可同日而语,美台关系也出现翻天复地的变化。美中关系与台湾的命运,在九一一20周年这个历史的时刻,是否又再次来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
美国全国上下纪念九一一20周年之际,塔利班政府选在同一天举行新内阁就职典礼,北京送上价值两亿人民币的粮食、药品和疫苗作为贺礼。九一一恐怖攻击令美国陷入长达20年的反恐战争,是否为中国的崛起开启了一扇机会之窗?中国是不是美国20年反恐战争最大的受益者?美国的战略重心从“反恐”转为“抗中”,究竟是痛定思痛的战略觉醒?还是可能从反恐战争陷入另一场更危险的对华战争?北京与塔利班的结盟是否养虎为患?对中共究竟是利是弊?《焦点对话》请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国际事务学院教授王飞凌以及法国赛尔奇-巴黎大学中国研究教授张伦深入分析。
随着后疫情时代来临,世界秩序面临冲击,全球政治板块位移,加上美中关系扑朔迷离,台湾被许多人认为是“兵家必争之地”,甚至有人提出:得台湾者得天下!国际局势剧烈变化之下,位于风暴中心、可能被迫捲入战争的台湾,在军事上、政治上、心理上是否都准备好了呢?海峡论谈特别为请到《被迫一战,台湾准备好了吗?》、《与习近平聊聊台湾和中国》作者,同时也是擅长跨界思考的企业家—范畴来和大家聊聊这些问题,除了解构台海战争的认知框架,也对习近平为求20大连任准备的多套剧本、发动"二次文革"背后的战略思考、美中之间正在进行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以及“后中共一党专政的中国”提出他的独到见解。
随着最后一名美军--空降师指挥官、陆军少将--克里斯·多纳休8月31日登上撤离喀布尔国际机场的最后一架美军运输机,为美国历史上耗时最长的战役画上句点。回顾这场长达20年的战争,从小布什总统在911之后宣布展开代号为"持久自由"的行动、到奥巴马总统任内海豹突击队击毙基地组织首脑本拉登、到特朗普总统任内美国驻阿富汗特使哈里札德在国务卿蓬佩奥见证下和塔利班代表在多哈签署和平协议、再到拜登总统撤军、发表终战演说,结束这场长达20年、花费超过2兆美元的战争。这场历经美国四任总统的战争,其成败功过究竟要如何评说?《焦点对话》请美国威尔学者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主任戴博及政论作家陈破空交流不同观点。
随着西太平洋地区进入演习热季,台湾周边的军事活动越来越频繁。 首先是美军印太司令部联同陆、空、海军和陆战队,与英国、澳大利亚及日本举行横跨17个时区的“2021年全球大规模演习”,号称是40年来最大规模的联合军演;解放军随即宣布在范围广达“十万平方公里”的南中国海海域举行为期五天的演习;与此同时,中国也与俄罗斯在宁夏展开“西北联合2021”大规模联合军演,共有13个地面方队、两个空中梯队,超过一万名兵力参与,各种新型武器包括中共的隐形战机“歼-20”和无人机都在联演中高调亮相;再加上英、法、德军舰接连开到印太地区,台湾周边俨然成为大国军事较量的擂台,而台湾的汉光演习也即将在九月登场。
有「帝国坟场」之称的阿富汗,位处欧亚大陆心脏地带,战略位置突出。有史以来,它的命运就和大国之间的角力,难分难解。美军撤出阿富汗之后,中国将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有可能面临哪些利弊得失与风险?塔利班再次上台,将如何重塑中亚的地缘政治?新的合纵连横又将如何牵动美中关系与全球局势?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