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上星期宣布解散日本国会众议院,并定于10月27日提前举行大选,其目的似乎想利用其新政府的政治“蜜月期”,在反对党来不及整合之际,出其不意地让近年来丑闻缠身的执政党自民党赢得选举胜利。
台湾驻孟买经济文化办事处揭牌开馆仅一天之后,北京当局星期四(10月17日)重申反对任何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同台湾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接触和往来,并呼吁印度“慎重妥善”处理涉台问题,以免“干扰”中印关系改善进程。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在准备于星期四(10月17日)发表的一场演说中表示,美国共和党籍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提议的利用关税高墙保护美国经济的做法属于“严重误导”,此举将让美国消费者遭遇价格飙升,并让美国公司竞争力下降。
菲律宾政府指责一艘中国民兵船上周在南中国海有争议海域的铁峙岛(Thitu Island,菲律宾称派格阿萨岛,中国称中业岛)附近“故意撞击”在当地进行正常巡逻的一艘菲律宾船只,导致该船只受到轻微损伤。但是北京当局则指责菲律宾公务船在相关海域“以危险方式航行”。
台湾国防部星期二(10月15日)表示,中国军方前一天举行的单日围台军演一共动用153架次的战机,这是解放军战机在台湾周边空域活动的单日最高纪录。
乌克兰总检察长安德烈·柯斯汀(Andriy Kostin)向路透社表示,他掌握的情报显示,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下个月有可能前往巴西,出席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因此他呼吁巴西政府在普京现身时根据国际刑事法院(ICC)对其下达的逮捕令将其逮捕。
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星期一(10月14日)指责台湾商人曹兴诚、立委沈伯洋以及与两人相关的“黑熊学院”从事“台独”分裂活动,因此对两人和“黑熊学院”实施“惩治”和“制裁”。
捷克共和国总统彼得·帕维尔(Petr Pavel)星期一(10月14日)在布拉格举行的一场会议的现场迎接台湾前总统蔡英文的到访。同一天,中国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湾周边海空域举行大规模的围台军演,让台湾海峡紧张局势陡然升高,引起美日等国高度关切。
正在河内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星期天(10月13日)与越南总理范明政举行会谈,双方同意加强合作,并降低南中国海主权争议引发的紧张局势。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东盟)的国家领导人星期天(10月13日)呼吁中国与东盟迅速根据国际法就《南中国海行为准则》达成协议,同时要求缅甸军政府与抵抗运动武装立即停战,通过包容性和谈结束内战。
台湾国防部星期天(10月13日)表示,中共解放军海军辽宁号航母编队近日在菲律宾海一带海域实施舰载机起降训练后,当天驶入菲律宾与台湾之间的巴士海峡附近海域。
中国星期六(10月12日)对欧盟委员会发出警告称,欧方不得在与中方就电动汽车价格承诺方案进行谈判的同时,又与部分中方企业单独进行价格承诺谈判,声称此举将动摇双方谈判的“基础和互信”。
中国商务部星期六(10月12日)指责台湾未能采取实际措施,取消对中国大陆的贸易限制,因此向台湾发出警告,中国大陆将根据其对台湾贸易壁垒调查结论,采取进一步的贸易行动。
美国和欧洲国家星期五(10月11日)分别要求以色列确保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的安全,并对以军袭击维和部队表达强烈不满。在美欧发出呼吁前,四名联合国维和部队成员本周在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连续两天的袭击中受伤。
由于怀疑中国电商拼多多的跨境销售平台Temu未能采取足够措施阻止非法产品的销售,欧洲联盟(EU)委员会星期五(10月11日)要求该公司提供更多的资料以供调查。
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星期五(10月11日)宣布,202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将授予日本一个长期坚持宣传反对使用核武器的基层组织“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团体协议会”(Japan Confederation of A-and H-Bomb Sufferers Organizations),凸显在俄乌和中东战争持续之时,各界对推动无核世界的重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外长王毅星期三(10月9日)与日本新任外相岩屋毅(Takeshi Iwaya)通电话,双方都表示希望致力于稳定和改善两国关系,而王毅则特别警告要防止“外部势力兴风作浪”。
乌克兰驻土耳其大使瓦西尔·博德纳尔(Vasyl Bodnar)星期三(10月9日)表示,乌克兰计划在今年年底前组织第二次有关乌克兰的和平峰会,并希望俄罗斯也能出席这次峰会。但他排除了乌克兰和俄罗斯在峰会期间举行双边会谈的可能性。
英国外交大臣戴维·拉米(David Lammy)预计将在下星期前往中国访问。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的话说,这也是英国工党政府寻求降低与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对抗并恢复英中贸易和投资对话努力的一部分。
中国首屈一指的电动车企业比亚迪(BYD)的一位印度高管表示,公司希望在印度投资设厂造车,以便扩大在印度这个增长迅速的电动车市场的市占率,但是迄今为止都没有接获印度政府有关放松对中企投资严格设限的任何“直接”信号。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