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星期二,奥巴马总统将发表他上任以来的第六个国情咨文。叙利亚局势、伊朗核谈判、美国从阿富汗撤军自然是奥巴马总统无法回避的议题。尽管如此,在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一份致奥巴马总统的外交政策建议简报中,专家们指出,奥巴马任期内的重要外交政策目标是重振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而加大亚太再平衡努力,向亚太国家展示美国致力于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的决心是重要一环。
世界经济论坛2014年年会正在瑞士达沃斯举行,而会议讨论的主题之一是全球安全问题。 有专家称, 中日危机是2014年全球最大的地缘危机之一。与此同时,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在达沃斯表示,他对中日是否会避免军事冲突不是非常有把握。
2014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星期三(1月22日)在瑞士的达沃斯正式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重塑世界:对社会、政治和商业的影响”。预计,收入和财富不均将是年会讨论的重点。另外,中国改革议程也将是论坛讨论的议题之一。
英国慈善机构乐施会(Oxfam)星期一发表的最新报告指出,全球最富有的85人的财富与全球最底层的35亿人(相当于全球一半人口)所拥有的身家几乎等同。乐施会是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星期三在达沃斯召开前公布这份报告的。乐施会呼吁参加会议的各国政商界领袖采取措施,改变全球这种贫富不均的现象。
虽然美国曾经是金融危机的中心,甚至一度面临债务违约的风险,但是,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仍然难以撼动。美国一位重要的经济学家出版新书说,事实上,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元作为避险货币的地位却得到了加强。
美国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和《华尔街日报》 1月14日发布了2014年全球经济自由指数排行榜。在178个经济体中,美国首次跌出前十名之列,位居第12名。美国专家称,高税率和庞大的政府开支导致美国经济自由下滑的“阿喀琉斯之踵”—致命弱点。
日本防卫大臣刚刚结束对印度的访问,两国同意扩大战略合作。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日本与印度的关系似乎日趋密切,两国高层互访密切。不仅如此,美国也在加强与印度的关系。美国专家称,正是中国的崛起促成了美、日、印三国在安全防务上的合作。
美国国务院儿童问题特别顾问苏珊•雅各布斯(Susan Jacobs)大使1月8-17日访问越南、柬埔寨和中国,讨论儿童收养问题。
加拿大教师协会近日呼吁加拿大各高校抵制中国政府资助的孔子学院,称学术自由受到干预。加拿大大学教师协会(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12月17在其网站上刊文呼吁加拿大各大学和学院切断与 “中国威权政府资助、监督的机构”的联系。
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虽然美国人希望将政策重点放在国内问题上,但是,美国民众也很重视美国的一系列长期外交政策目标,从加强美国的安全,到那些与国内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
日本媒体报道称,中国正在考虑将其七大军区重组成五大战区,旨在危机来临是作出更为迅速的反应。该媒体还援引中方人士的话说,这是针对美日同盟采取的一项措施。但是,美国有战略专家称,鉴于中国军队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故,改组军队,加强管理对中国周边国家来说,未必是坏事。
从2012年,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正式提出“美中新型大国关系”,到2013年11月,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珊·赖斯表达美国愿意与中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意向,“新型大国关系”俨然已经成为美中关系的重要概念。但是,11月底, 中国单方面宣布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给美中关系造成紧张。美中果然能建立“不对抗,不冲突”的新型大国关系吗?
美国总统奥巴马将提名民主党籍资深参议员马克斯•鲍卡斯(Max Baucus)出任下一任驻华大使。分析人士认为, 奥巴马选择重量级政治人物鲍卡斯出任驻华大使显示了对中国的重视。
2013初,中国政坛完成10年一次的权力交接,习近平、李克强新政府上台,外界称之为“习李体制”。如果说,习近平上台之初的改革姿态令期待中国政治改革的人们充满希望的话,之后他的“崇毛”、“敬毛”的一系列举措,则令他们非常失望。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决定》--习李治国蓝图初步显现。
美国总统奥巴马高度赞扬“巴厘一揽子协定”,并称小企业将是协定的赢家。世界贸易组织 (WTO) 第九届部长级会议12月7日在印尼巴厘岛落下帷幕,发表了《巴厘部长宣言》,达成“巴厘一揽子协定”。这被认为标志着多哈回合贸易谈判12年僵局终获历史性突破。
美国副总统拜登结束对中国的访问前往韩国。拜登在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设别区问题上似乎并没有获得满意的答案。 但是,有专家认为,拜登此行其实已经达到目的,那就是:加强与美国与亚洲盟友的关系, 另外一个是有效管理与中国的关系。
美国副总统拜登星期天启程前往亚洲,对日、中、韩三国进行访问。白宫官员表示,拜登此行是为了重申奥巴马总统继续致力于亚洲再平衡政策的决心,同时表达美国对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关切。
中国总理李克强正在中、东欧访问。他在参加中国-中东欧峰会时表示,希望与加强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联系。他还提出,五年内,将使中国与该地区国家的双边贸易翻一番。这是李克强担任总理以来第一次访问这个在苏东剧变中摆脱了共产党统治的地区。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结束,对会议的纲领性文件《决定》的解读却还在继续。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说,如果得到贯彻设施,《决定》中有关经济和军事领域的改革措施有可能带来“革命性”的效果,社会与民生方面的改革或带来意外的效果。
澳大利亚外长星期五在华盛顿表示,澳大利亚和其他亚太地区国家渴望美国在本地区的存在。她说,澳大利亚不仅欢迎美国在亚太地区安全问题上的领导地位,也欢迎美国在经济上的领导地位。 她说,面对区域的挑战, 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替代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