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杨武事件,从杨武的怯懦成为采访热点,再到人们反思媒体的“伦理底线”,一时之间非常热闹。
最近有一条消息在网上流传,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上周在内部会议上“布置”全省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报道”。紧接着就是10月18日有媒体人在微博上透露,广东省委宣传部近期不下任何禁止或限制性的宣传指令。此消息一出,网友的反应竟然是不敢相信,甚至还有人说是“引蛇出洞”之举。
这几天观看中国媒体有关卡扎菲命运的报道与评论,让人觉得这位利比亚独裁者之死始终牵扯着遥远的东方大国——中国的每一根神经。只是官方与民间的反应有如冰火两重天,民间用各种方式表达快意,官方则用各种说法强调利比亚内战的代价以及不人道,硬将这场人民自发的反抗说成是西方为了石油的阴谋。
如果注意阅读中国媒体消息,就会发现以10月15日为界,中国媒体对“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报道热情骤减,如果说此前各门户网站都有专题推出,并放在非常显要的位置,那么声势浩大的全球“占领运动”可说几乎不被媒体“关注”。
最近,我将毛泽东当年论及宪法作用的一段话贴在微博上,引起W友们很大反响,其中当然少不了毛粉们的质疑与反击。
《南方周末》10月8日 发表一篇“严重‘官心病’背后极恶劣的官场生态”,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由于官场生态严重扭曲,给中国政府官员带来了巨大压力,造成官员群体的心理疾病相当 普遍,程度严重。
最近我在思考中国为何行宪百年却依然无法圆宪政之梦。在查阅了大量资料方才发现,主要原因其实并非中国的东方文明属性拒绝接受西方文明,而与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态度有关,直接一点说,是与毛泽东形塑的中共政治文化对西方政治文明的态度有关。
9月29日,中国发射第一个太空站“天宫一号”, CCTV 在播放此新闻时,采用的背景音却是美国第二国歌《美丽的亚美利加》(America the Beautiful),这件事情无论如何都让人想起北京在中美关系上的种种纠结,这纠结在于:中美两国到底是“友”还是“敌”?
河南洛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大队职工李浩,在闹市区购置储藏室开挖地窖,并将从当地夜总会等地诱骗来的6名坐台女囚禁,长期施以性侵犯。这些女子被囚禁时间最长的达两年,最短的达3个月,年龄在16岁至24岁之间。这些女子被囚禁期间,有两位因争风吃醋被杀害,埋尸于地下室。
最近半年,我几乎不再多谈中国经济,因为中国的经济的方方面面多年来已经反复分析过,再谈已了然无趣。比较有意思的是,即使职在管理中国经济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一年多以来,热衷谈的也是政治而不是经济。
写下这个题目,是想告诉我的同胞们,骆家辉先生从其可能成为美国驻华大使那一天开始,中文世界里“为伊颠狂”的文字全是中国人自个的心结(或者心魔)所致,与美国白宫并无瓜葛。
对付那些批评中国政府腐败与社会弊端的人,中国的“爱国主义者”有一常备武器:“真正爱国的人不会嫌弃自己的祖国。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是为忠孝。……”这句话已经收进五毛培训教材。使用者以为这是真理,一般人也很少想到这段话的荒唐,经不起推敲。
9月1日,《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颇有份量的调查报告——“中县‘家族政治’现象调查”,该报告作者是北大社会学系博士生冯军旗,他曾在中部某县挂职副乡长与县长助理,有机会观察该县各种盘根错节的政治关系。
近年来,一些中国官员经常成为互联网明星。使他们跃升成明星的主要“戏码”,不再是贪污腐败的金额之钜,也不是其拥有的情妇数量,而是官员们自己纪录的情色日记之类。至于官员那些纪念自己淫乱史的另类收藏品,则是这类情色日记必备的附加物,深藏在各检察院的案卷里。
今年中东北非革命之后,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即本阿里、穆巴拉克与卡扎菲穷大半生之力聚敛的巨额财富,凡存放在西方民主国家的都被英美各国及瑞士先后宣布冻结。
经过2011年中东北非“茉莉花革命”,世界独裁者构成的“暴政者俱乐部”又减少了几位成员。
本文标题所谈的不是两家报纸,而是一家,并且是被北京赋予“对外塑造国家形象、争夺话语权”的重大外宣使命,对内弘扬“全世界都嫉妒我们好”的媒体重镇。
8月14日,中国大连市民集会要求大连福佳大化PX项目搬迁之事,再次将已经沉寂了两年之久的对PX项目的非议重新突显在公共视野。其中有两点特别值得关注。
常有人用宏大叙事方式比较中美两国的差别,有比较政治制度的,有比较人居环境的,也有比较教育制度的,当然更多的是比较收入水平。但我近日看到的两 篇有关拆迁的报道,却比上述几个角度更能直观地说明美国人与中国人生存状态之差异,这差异就是:在以人权为本的美国,公民权利得到法律强有力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