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对中国经济来说是严峻的一年,也是近25年来,经济增长最慢最的一年。明年情况看来大致相同。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长久以来严重依赖本国庞大的劳动力大军。对中国两亿五千万流动工人来说,不确定性仍在增长。美国之音记者走访了北京一处服装批发市场,从实地观察中国经济的晴雨。
从黎明到黄昏,京温服装市场总是人声鼎沸。但态度乐观的批发商并不多。
批发商叶女士说:“我不知道什么原因,今年真的太惨了。像我们在北京做了这么多年,每一年挣多挣少都有挣,但今年真的可能赔钱。”
不止市场需求疲软,市场的未来也生死未卜。北京当局打算关闭许多像这样的市场,并将他们迁移到邻近的河北省,以减轻人口与交通压力。
北京市还希望将人口限制在两千三百万。分析人士认为这个数目太少,并且有可能使一座国际都市失去应有的多元化特色。
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蔡继明说:“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有接受职业教育的,也有接受一些普通教育的。有大学生,有研究生,有科学家,也有大量的从事服务业的这些人员。你把这些人都赶走了以后,这个城市就没有活力了。”
京温市场创立于1994年中国经济刚起飞之时。市场现在依旧忙碌,但接下来的前景就不清楚了。
有人担心它可能会消失,有人认为它会旧貌换新,提高档次。
零售商表示,他们要找的答案来自市场,而不是由政府微观管理他们的业务范围。
做女式防寒服批发业务的邢先生表示,把一些市场迁走的计划不现实。
他说:“我去按着人的需求去做,也无所谓嘛。还有钱能挣,对吧?现在我这全是做低端的,我也就做低端的。都高端的,我也去做高端的,对吧?总有生存的地方。”
另一位苏姓零售商在京温市场工作了九年,不过他说他可能会搬回自己的家乡。
他说:“每个地方都可以做。可以开网店嘛,做网站。就是很多路都可以做。”
中国的经济通过允许民众有更多自主选择而蓬勃发展。在北京为21世纪制定计划之际,分析人士认为,政府应该减少聚焦在严格的人口计划上,而应该仿效这些能够适应市场千变万化的批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