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55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美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中国“垃圾”艺术品


徐冰作品《凤凰》模型(史密森赛克勒美术馆提供)
徐冰作品《凤凰》模型(史密森赛克勒美术馆提供)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史密森赛克勒美术馆4月27日至9月2日展出中国著名艺术家徐冰的作品《凤凰》。这个作品有两只27米长,6米宽的大鸟组成,重达12吨。全部由建筑工地的废弃材料做成。赛克勒美术馆这次展出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整个作品的创作过程,从立稿到设计图到最终建模,展馆方做了许多研究。
徐冰对展馆强调创作过程的设想表示赞许,因为这个过程突出了工人、劳动力与艺术诞生的相互关系。这也是他的灵感来源——“中国现代建筑景观和建筑工地差不多是今天中国一个典型的景观,但是以前都是在围栏布外面,没有进入过里面。真正进入里面,你真的会有一种震撼,这种震撼就是工作的现场和工人的条件,这种震撼是过去没有的,我没想到以这么低的科技条件,盖出那么现代化的大楼。”

*凤凰涅磐,几经波折*

赛克勒博物馆展出的多张设计草图中间夹杂了一张宣示,上面宣布北京奥运会前所有建筑工程停建3个月,以防止北京空气污染加剧。为什么这张告示会在这里展出呢?

2007年,位于北京CBD的世界金融中心大厅正在建造中,他们找到徐冰,希望他为这栋金融大厦设计一个展品。而徐冰认为,用这栋楼的建筑废料建造一件装饰品,挂在这栋昭示着中国现代化财富快速积累的大楼中,犹如钻石中的一颗杂质,可以形成一种冲击感。

但是北京工程停建3个月的昭示一贴出,负责制作凤凰的工程也遭遇了停滞。3个月过后,工程滞后累积的高成本给大楼的建造带来经济压力,徐冰这件原计划4个月完成的作品用了两年才完成,当徐冰带着完成的《凤凰》交货时,对方坚持该作品属半成品,除非加一层水晶或钻石才能算完工。

但是徐冰坚持《凤凰》原始粗糙的设计:
“《凤凰》很有中国现实的感觉,很像是穷人用低廉的材料,把自己打扮的很有尊严,很漂亮。这是一种民间手法,用低廉的材料表示对未来的寄托。”
徐冰作品《凤凰》模型(史密森赛克勒美术馆提供)
徐冰作品《凤凰》模型(史密森赛克勒美术馆提供)

金融大厦不接受《凤凰》,一时间,这件作品失去了落脚点。徐冰对此表示无奈: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资本家都很包容而幽默,经济形势一不好了,资本家们就变得不好说话了。

徐冰在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时曾经称:《凤凰》是中国艺术家与资本家角力产生的作品。他说:“目前中国在寻找一种怎么样解决在全球这种发展中,这么大的一个中国该往哪个方向飞的问题,就像是这两只大凤凰。现在是不知道往哪里飞,但是却强劲的往前飞,最终落脚哪里就不知道了。”

*世界关注中国艺术家,其实关注的是中国*

徐冰在1990年就来到美国,他表示在当时,美国的确提供了更自由的创作环境。但是在今天充满活力与机会的中国,环境已经变了。

徐冰说:“其实艺术家生活在哪里,就面对哪里的问题,有问题就有艺术,目前中国就是一个很有问题的地方。这个问题不是负面的问题,而是带有未来可能性的,我们很多不知道的问题。所以在那里生活和探讨这些问题都是极其有价值的。”

在谈到怎么看待像是艾未未这样享誉国际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时,徐冰说:“中国很多艺术家现在快速受到关注,不是对中国艺术家的关注,而是对中国的关注,因为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也好,和一个地方的思维最前沿和最敏感的反应。”

徐冰说,虽然已经在美国居住了18年,但是与中国的互动和联系造就了他今天的创作。徐冰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的坚持:

“我们仍然交织在一个窘境中,在过去一二百年中,中国人太多的崇拜西方,因为当时西方文化显示出对推动人类社会的作用,但是我们现在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太多有价值的东西,特别是对未来文化建设有用,但是我们没有经验怎么去运用它。”
(史密森赛克勒美术馆提供)
(史密森赛克勒美术馆提供)

*保持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早在20年以前,赛克勒美术馆就已经邀请了徐冰在内的中国艺术家到美国做展览,徐冰说当时很少有人像今天这样关注中国的当代艺术。

赛克勒美术馆和弗利尔美术馆合称为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何凯萝(Carol Huh音译)是这里的策展人之一。她说,徐冰的艺术也体现了赛克勒美术馆的宗旨:“他为我们了解过去提供了一个途径,赛克勒美术馆的主旨之一就是保持过去和现代的联系,我们希望通过关注亚洲当代艺术来了解这个地区的文化和社会现状,另外也反过来帮助我们理解我们存有的历史资料,徐冰就是把两者联系起来的典型艺术家。”

现在,徐冰的《凤凰》在麻省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或许它的存在,会时时提醒美国人对中国现状的了解与思考。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