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18 2025年1月28日 星期二

世界媒体看中国:美国总统选举与中国


世界媒体看中国:美国总统大选辩论中的中国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09:25 0:00

世界媒体看中国:美国总统大选辩论中的中国

美国的总统大选,总统候选人辩论,对美国人来说是一件政治大事,同时对美国人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来说也是一件娱乐大事。

对中国公众、尤其是对中国网民来说,奥巴马-罗姆尼两位候选人的辩论更是一件娱乐大事,而且是属于寓教于乐的那种娱乐。

*辩论传统与中美国情*

10月22日星期一,美国东部时间晚上9点开始的辩论,是在美国11月6日总统大选前的最后一次辩论,也是现任总统奥巴马和麻萨诸塞州前州长罗姆尼面对面的第三次辩论。

这次辩论的主题是美国的外交政策。在为时一个半小时的辩论中,两位候选人用了大约六分之一的时间辩论美国的对华政策问题。

对华政策可谓美国面临的外交难题。说到这里,应当顺便说一句,这里所谓的“外交难题”是双向的。也就是说,假如说对华政策是美国的外交难题,那么,对美政策也是中国的外交难题。

但美国国情和中国国情有所不同。在美国的民主制度之下,总统候选人必须将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辩论展示给美国公众看。在中国不民主的制度之下,中国内定的领导人则不需要进行这样的辩论或展示。

在西方文化传统当中,公开辩论从一开始就属于表演、娱乐、艺术。对文学艺术创作具有重要意义的修辞学,就是起源于辩论或演说的需要。

因此,美国公众和世界媒体从娱乐的角度来观看美国总统候选人辩论,也算是一种很正经、很传统的观看方式,并非不严肃或玩世不恭。

*奥巴马与罗姆尼面对难题*

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公开辩论是一种表演,一种娱乐,一种艺术。

详尽细腻的艺术鉴赏需要花功夫进行仔细的琢磨、推敲、表述、阐释,需要时日。但世界媒体的记者可以从简单的表演观赏角度来对星期一晚上奥巴马-罗姆尼的辩论品头论足。

法国《新观察家杂志》的标题就此下的鉴赏断语是:“奥巴马和罗姆尼回避有关中国的难题”。

法国主要报纸《解放报》的断语:“奥巴马和罗姆尼在外交政策问题上艰难应对”。

这两家法国媒体的报道标题就很有意思,可以说异曲同工。

在对华政策问题上,它们所说的让奥巴马和罗姆尼穷于应对、甚至是不得不在辩论中退避三舍的难题无非是人权问题,中国支持美国认为是敌国的国家的问题,中国跟邻国日本和菲律宾等国家的领土纠纷、中国海军力量的扩张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随便提起任何一个,皆可谓“剪不断、理还乱”的难题。

仅仅就人权而言,中国的人权不仅仅是中国的人权问题,而且也是美国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外交政策、经济全球化的道德伦理问题。

简单地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工厂,许多制造业工作职位转移到了中国,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劳动力特别便宜。中国劳动力特别便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劳工缺乏人权保障,法律保障,没有组织独立工会的权利,不能跟资方就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问题进行集体谈判,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劳动条件和工资。中国的这种情况给美国造成了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奥巴马和罗姆尼相互抨击对方参与或协助将美国制造业就业机会转移到中国),也给美国造成了外交问题(假如美国被认为是对中国的人权和法律状况不够关心,会导致美国在中国失去民心,从而导致美国长远的国家利益蒙受重大损害)。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纷纷到中国这样的不尊重劳工权利的国家开设工厂以节省生产成本,也使经济全球化的伦理基础受到质疑,使全球化的批评者有理由认为,经济全球化只是对少数有权有势的人有好处,对绝大多数人有害处。

仅仅是极简单地谈中国人权这一个问题,就可以连带出这一连串的复杂问题。其他问题也是一样。

在有限的时间里,具体地说就是在每个候选人所得到的两分钟回答时间里要想把这些问题说清楚,几乎是“难于上青天”。

无怪乎法语媒体要说奥巴马和罗姆尼回避难题,或穷于应对。

*世界媒体的艰难应对*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向美国选民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奥巴马和罗姆尼在辩论中采取了避重就轻的策略,回避复杂的问题,反复重复相对比较容易完整表达、相对容易被理解的观点。

在这方面,世界媒体也难以免俗。读者在阅读世界媒体有关的新闻报道的时候,可以明显地看出记者和编辑们竭力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醒目化,试图让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有关新闻的大概。

日本朝日电视台报道的标题是:“美国总统大选大激战:围绕中国激烈交锋”

日本主要工商新闻报纸《产经新闻》报道的标题是:“(奥巴马、罗姆尼)围绕对华政策相互批判”

奥巴马和罗姆尼在星期一晚上的辩论中围绕中国的激烈交锋批判,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场面是,在罗姆尼谈到他当选总统之后将加强对谋求核武器的伊朗的贸易制裁的时候,奥巴马反驳道:在美国领导其他国家收紧对伊朗贸易制裁的时候,罗姆尼却投资于一个跟伊朗有贸易往来的中国公司,因此罗姆尼在这方面缺乏公信力。(在上一次的辩论中,罗姆尼则对奥巴马反唇相讥,说奥巴马要是自己检查一下自己的退休金投资组合,恐怕会发现自己也参与了在中国的投资。)

*与中国贸易战如何*

在星期一晚上的辩论中,最富有戏剧性的一段大概是辩论主持人、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资深记者鲍勃•希弗直截了当地问罗姆尼,他反复表示假如当选总统,他会在第一时间宣布中国是货币操纵国(从而制止中国利用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的方式来获得不公平的贸易优势、损害美国人的利益);假如是这样,这会不会引起美国和中国这两个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的贸易战?

对这个非常尖锐的问题,罗姆尼显然是准备充足。他回答说,他不太担心美中两国会发生贸易战,因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大大高于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美中两国假如打起贸易战,中国受损更大;所以中国不太可能主动积极地跟美国打贸易战。

奥巴马总统的回答则是,中国货币汇率是处于1993年以来对美国制造业最有利的水平;而中国在货币汇率方面还需要展示出更多的进步,而他的行政当局也一直在尽力推进这方面的进步。

两位总统候选人尽管围绕中国问题展开了唇枪舌剑的交锋,但美国舆论普遍认为,两人在对华政策方面的思维其实没有明显的差别。这种明显差别的缺乏可以用美联社的一则新闻标题来代表:

“奥巴马,罗姆尼表示:中国需要按照规则行事”

*中国网民视野宽广*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美国总统候选人的辩论理所当然、自然而然地成为全世界网民的娱乐和热议话题。

在报道世界各地民间对这次辩论的反应的时候,以擅长报道国际新闻而著称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首先列出的就是中国网民的反应。

中国网民世界最多。仅仅是中国网民,就足以组成世界人口第三大国(五亿人)。CNN的报道说,中国网民似乎在奥巴马和罗姆尼之间不选择站在哪一边,而是趁机拿中国跟美国的关系插科打诨开玩笑。

但是,也有许多中国网民极其严肃认真地看待这次美国总统候选人辩论,并进而将美国跟中国进行对比,提出了自己对中国政治前途的期望,或对国家管理的展望:

“直着爬的螃蟹:看过(法国总统候选人)萨科齐和罗雅尔的辩论,看过(台湾总统候选人)马英九和蔡英文的辩论,又看了罗姆尼和奥巴马的辩论,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两个中国的候选人站在一起,让我们彻底了解他们的政策,给我们选择的权利”(新浪微博,下同)

“何鼎鼎:中国话题是萦绕整次辩论的。当然compete with China(与中国竞争)主要还是经济意义上的,奥巴马为此再引向教育投入,谓不增加投入如何同中国竞争?中国倒真得学习美国的‘杞人忧天’,想想如何全面compete with US(与美国竞争)”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