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17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世界媒体看中国:我们时代的曼德拉死了


刘晓波和妻子刘霞(资料照片)
刘晓波和妻子刘霞(资料照片)

中国最著名的异议作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星期四(7月13日)傍晚在沈阳去世,终年61岁。罹患肝癌的刘晓波病逝的消息迅速引发广泛国际关注,一起来看看西方媒体如何报道和评价刘晓波离世的消息。

美国《纽约时报》的讣文说:

“他是纳粹德国时期以来第一位在监禁中死亡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1935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国记者、希特勒的批评者卡尔·冯·奥西茨基(Carl von Ossietzky) 1938年在监狱医院中因结核病死亡。”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和评论家纪思道(Nicholas Kristof)也在同一天发表怀念文章:《刘晓波,我们想念你》。

他写道:“我们时代的曼德拉死了。在经受了中国当局几十年的残暴虐待后,现在刘晓波至少可以找寻到安宁。”

文章说:“当民主到来中国后的某一天,天安门广场上会竖起一座刘晓波纪念碑。那里永远都不会有一座献给习近平的丰碑,异见人士在他眼皮底下遭受严酷打压,中国社会的自由度大大降低。”

这是纪思道这个星期发表的第二篇关于刘晓波的文章。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期间出任《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的纪思道说,刘晓波可能是他最钦佩的人。

美国《华盛顿邮报》以“邮报观点”署名发表社评文章:《真正的荣光不属于中国统治者,而属于那位被他们监禁至死的人》

文章说:“中国的刘晓波体现着异见者的传统——无情而和平地回击着他的国家所代表的现代威权主义政权,直到他星期四因肝癌去世,终年61岁。

他坚定的异见表达为他赢得2010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尽管北京拒绝让他前往奥斯陆领奖,一如他们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拒绝他接待朋友和支持者的探视,也拒绝放行他出国接受治疗。

这些最后的凌辱是为了贬低和羞辱他,但是这些尝试都是徒劳的,真正被羞辱的是这些羞辱的制造者。在刘晓波去世前不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这位对刘晓波之死,还有中国许许多多人权侵害行为应负终极责任的人——在汉堡20国集团峰会上沐浴着国际政治的荣耀。但是在习近平治下,深陷囹圄的刘晓波才是中国荣耀的真正所在。”

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文章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民运界很多人把刘晓波看作一位潜在的变革型领导人,把他比作南非的曼德拉和捷克异见人士哈维尔式的人物。哈维尔后来成为捷克总统。他支持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奖提名。 ”

英国广播公司在悼念刘晓波的文章中分析道:

“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生与死凸显了在中国从事政治抗争的代价。 刘晓波在职业生涯的早期享受着一个大学教授的舒适生活,但是1989年天安门抗争后的大屠杀成了他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

只有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在医院的病房里,这对历尽磨难的夫妻才得以重逢。如今刘晓波之死又让他们阴阳两隔。”

法国新闻社的报道说:

“这位作家之死让这位政府批评者的声音从此消失,几十年来他一直使当局如芒在背,也成为北京日益严厉地打压异见声音的一个标志。 ”

路透社发自奥斯陆的文章援引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安德森(Berit Reiss-Andersen)的话说:“我们深感不安的是,刘晓波在病重前,没有被转移到一间能提供充分医疗的设施。”

“中国政府对他的过早离世负有重大责任,”她说。

图片集:刘晓波病逝:纪念,追忆,哀悼和抗议(34图)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