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一言一行都受到当局严密监控、手举一张白纸也会被当局视为非法抗议而被逮捕的当今中国,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国际社会看到“自发的”且没有受到当局任何干预的跨国抗议风潮。日本企业主接到来自中国的大量骚扰式电话抗议,展示了当今中国的又一个与世界各国不同的特色。
抗议或许更关乎政治而不是健康
日本上个星期向太平洋排放2011年因地震和海啸导致的核电站损害而积存的废水。日本政府当局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在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确认符合排放标准的情况下,而且在国际监督的情况下排放经过处理的废水。北京政府对日本的排放行动提出了异乎寻常的抗议,许多中国人给日本企业打电话进行骚扰式抗议。中国官方和非官方的抗议言行令日本和国际社会感到困惑。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杂志8月30日发表分析报道,其大标题和小标题分别是:《中国当局正在煽动人们对日本释放核废水的愤怒——这场纠纷可能更多地与政治有关,而不是与健康有关》。
在指出中日两国的历史恩怨之后,《经济学人》又指出,过去这个星期中国当局的异乎寻常的表现跟中国近来的国内和国际政治问题有关,跟中国当局的国内国际政治计算有关,而这种计算可能使中国进退维谷:“近一段时间以来,北京沮丧地看着日本跟美国走得更近,对中国声称拥有主权但实行自治的台湾展示的支持日益增加。日本表示,在废水排放问题上中国回绝了日本提出的举行会晤以应对其关切的倡议。
“另一种会晤也使局势复杂化。8月18日,拜登总统做东,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韩国总统尹锡悦举行了史无前例的峰会。过去日本和韩国常常因历史问题而争吵。咄咄逼人的中国使日韩两国变得亲密起来。现在中国可能发觉有一个机会可以离间日本和韩国。韩国政府支持日本排放废水的计划,但在野党和大部分公众反对。(日本公众在这个问题上也意见不一。)
“对中国来说,日本排放废水来得正是时候。中国经济正在挣扎。每个星期似乎都传出一堆令人失望的数据。日本可以把人们的注意力从这样的坏消息转移开去。但对经济的担忧可能使中国的反应难以为继。中国从日本进口的海产品比哪个国家都多。禁止日本海产品进口有可能给中国商家造成的损害有可能跟给日本渔民造成的损害几乎旗鼓相当。这种禁止恐怕不会持续长久。”
日本网刊《东洋经济》8月31日报道说,日本农林水产省发表的数字显示,日本2022年水产出口3873亿日元,对中国出口871日亿元,占出口总量的22.5%。
炒作日本废水排放已对中国商家造成损害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所说的中国当局禁止日本海产品进口有可能给中国商家造成损害的问题看来已经成为现实。
8月30日,日本《产经新闻》发表记者三塚圣平从北京发出的报道,标题是,《中国消费者‘远离海鲜’,由于习近平政权批判核废水排放》。报道说:
“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经过处理的水开始排入大海后,在中国不仅出现了避开日本海鲜的运动,还出现了避开中国海鲜的运动。随着中国政府继续强调处理水排放带来的‘食品安全污染风险’,中国消费者对海鲜的整体安全性变得警惕。中国渔业官员担心影响会蔓延到什么程度。
“一位在北京海鲜市场卖鱼的女士担忧地说,‘这几天,销量、销售价格、顾客数量都在减少,这里所有的店主都在担心未来会发生什么。’她的店并不经营包括日本制造在内的进口产品,但自24日放出处理水以来,销售情况一直在恶化。”
尚未见迹象显示反日煽动要收场
在过去的两天里,有人在海外社交媒体X(原先的推特)上报告说,中国当局已经采取措施给狂热的反日骚操作刹车。然而,日本主要报纸《读卖新闻》8月31日发表记者吉永亚希子从北京发出的报道说,中国当局和官方媒体仍是在纵容或煽动反日情绪。报道说:
“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入海中,日本商家接到一系列据信来自中国的骚扰电话。就这一问题,中国外交部继续转移话题,重复‘日方应对此负责’之类的论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言论在中国国内舆论中传播了误解,从一个方面与来自中国的一系列的骚扰电话有关。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自8月28日起多次在记者会上表示,“日方应停止不负责任的污水排放行为”。中国官方媒体也不断批评日本政府,称‘日本试图以(骚扰行为)受害者的身份博取同情’。”
中国的奇异抗议 日本的反应
日本在有国际监督的情况下向太平洋排放经过处理的核电站废水,中国做出奇异的抗议举动。法国新闻网站《二十分钟》8月29日就此发表报道说:
“日本星期二强烈谴责投掷砖石和拨打骚扰电话之类的反日行为。东京认为这些事件源自中国当局。自从日本开始向海中排放受损的福岛核电站废水以来,中国的调门硬化。日本外务大臣林芳正说,给日本商家打骚扰电话以及向在中国的日本人学校投掷石块的行为是
‘极端令人遗憾和令人担心的’。他同时证实有人向日本驻中国大使馆扔了一块砖头。...
“星期天,日本外务省告诫在中国的国民要‘谨言慎行。不要不必要地或太大声地说日语’。林芳正也呼吁北京就受损的福岛核电站‘处理过的废水问题提供正确的信息,不要提供缺乏任何科学依据的信息,造成公众不必要的担忧’。”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