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3:50 2024年6月29日 星期六

世界媒体看中国 - 电动汽车与贸易形势


在中国江苏连云港等候装船出口的比亚迪电动车。(2024年4月25日)
在中国江苏连云港等候装船出口的比亚迪电动车。(2024年4月25日)

中国的电动汽车出口激增。与此同时,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的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也面临反弹。一些国家担心中国电动汽车将淹没市场及其国内生产厂家。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国都在采取不同程度的反制措施。中国总理李强敦促各国不要以绿色技术发展的名义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眼下中国与诸多贸易伙伴的博弈仍在进行中。

李强呼吁他国勿行贸易保护主义

在中国进行了连续三年的疫情清零政策导致中国经济受到加诸自己的重创、经济复苏乏力、就业形势吃紧、国内需求疲乏不振之际,得到中国政府大力加持扶持的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出口猛增。分析家们认为,中国政府如今仍是试图通过扩大出口而不是扩大的内需谋求经济增长。而电动汽车出口则是当前中国出口产业的最大头。

然而,中国政府的这种以抑制国内需求同时大力扩大出口的贸易和经济发展战略受到中国诸多贸易伙伴的批评和反制。在中国电动汽车出口看似以势不可挡的势头突飞猛进的时候,许多国家针对它们所说的中国不公平的贸易做法纷纷采取措施,使中国的上述战略受到威胁。

6月25日星期二,中国总理李强在大连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并发表讲话,透露出对这种形势的担心。美联社以《在电动汽车出口被加征关税之际,中国总理强烈批评贸易纷争》为题发表报道说:

“中国总理周二在东北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批评贸易紧张局势,并表示开放市场和绿色技术对于稳定全球增长至关重要。

“李克强在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表示,各国应‘密切合作,反对集团对抗,反对脱钩,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他说:‘我们不能为了短期经济增长而放慢绿色转型步伐,也不能打着绿色发展或环境保护的旗号搞保护主义。’

“中国在电动汽车出口方面面临阻力,一些国家的政府担心电动汽车出口会充斥市场并损害国内生产商。欧盟和加拿大等国正在考虑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附加税。”

日本广播协会NHK的报道说,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25日在中国大连开幕的经济论坛上发表讲话,强调中国制造的EV(电动汽车)正在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欧美国家批评中国的产能过剩和(政府补贴)扭曲了竞争。他表示他认为欧美的这种批评是不对的。”

数额巨无霸的电动汽车投资

美国和欧盟等中国的大贸易伙伴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势头迅猛反映出中国的产能过剩,而产能过剩的主要的或唯一的原因是中国政府所主导或打造的产业政策以及与之相伴的投资及补贴。

6月25日,法国报道汽车产业新闻的网刊《汽车新闻》(Auto Infos)发表报道,标题是《2308亿美元,或曰中国巨无霸的电动汽车产业投资》。报道说: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最近发布的一项调查说,自2009年以来,中国已花费2308亿美元(或超过2150亿欧元)来发展其电动汽车产业,提供符合其雄心的资金。

“这是值得的‘成本’,即使它不是最不重要的......这种做法取得了成效:正如 AlixPartners 公司的一项研究显示的那样,在电动汽车市场上,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供应上,中国都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2009 年至 2023 年间投入大量资金,规模达 2308 亿美元。这一数额是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6 月 20 日发布的分析估算,而中国政府应是参与过这一分析估算。”

法国《汽车新闻》提到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调查是指该中心高级顾问兼中国商务和经济董事项目主任甘思德(Scott Kennedy)发表的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激增主要是两个重要因素推动:一个是中国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以及与之相配的大规模政府加持补贴;再一个就是技术进步使中国电动汽车价廉物美,在中国国内外获得众多买家。

报告写道,“从 2009 年到 2023 年,我们估计中国政府(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资助总额累计达到 2308 亿美元。在我们分析的前 9 年(2009-2017 年),中国政府每年的绝对资助金额约为 67.4 亿美元,因为该行业在那些年才刚刚起步。2018-2020 年期间,政府的援助支出大约增加了两倍,然后自 2021 年以来又大幅上升。”

欧盟关税加征还是不加征?

为了因应它所说的中国扭曲市场竞争的贸易做法,欧盟早些时候宣布要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不久之后,中国商务部宣布开始调查欧盟的猪肉是否以不公平的低价倾销到中国。这一调查可能导致中国对来自欧盟的从猪排到腌猪肠等数十种产品征收关税。

但在本星期,中国又放风说希望通过谈判使欧盟放弃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加征。路透社6月24日星期一报道说:

“据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报道,北京希望欧盟在 7 月 4 日前取消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的计划,此前双方同意就可能的妥协进行谈判。

“欧盟对进口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高达 38.1% 的临时关税将于 7 月 4 日开始生效,欧盟将调查它所说的中国过度和不公平的补贴。……中国商务部没有立即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在中国政府要求欧盟取消对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之际,日本媒体《日经亚洲》以《德国汽车制造商向欧盟领导人施压,要求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关税》为题发表报道说:

“德国汽车制造商和行业协会呼吁欧盟委员会 (EC) 撤回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进口关税的威胁,称此举损害了当地产业,危及他们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能力。”

中国和欧盟先前也曾经围绕太阳能电池板的问题发生过贸易争执,欧盟指责中国政府的大力补贴扭曲了市场竞争,导致欧盟国家的生产厂商受到严重损害。欧盟要对来自中国的太阳能板征收关税,以纠正扭曲。中国随后威胁采取报复措施。

2013年,欧盟在德国的大力推动下跟中国达成了妥协性协议,避免了因太阳能发电板而跟中国这个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发生贸易战。

中国太阳能发电板随后得以大举出口欧盟国家,欧盟国家的太阳能电池板产业如今奄奄一息。

路透社早些时候报道说,“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欧洲各国安装的绝大部分太阳能电池板和零部件都来自中国。在某些情况下,这一比例高达 95%。欧洲国家的公用事业和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商通常不支持对来自中国的进口施加限制。”

多国应对中国的举措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甘思德在6月20日发表的报告说:“2024年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17.4%至38.1%的临时惩罚性关税。欧盟此举是继拜登政府于5月中旬对一系列来自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征收关税之后采取的,其中包括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对电动汽车电池征收25%的关税。”

对中国电动汽车大举出口予以防范的不仅是欧盟和美国。6月24日,美国财经新闻机构彭博社报道说:“加拿大正在限制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的进口,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的政府寻求在贸易问题上与拜登政府保持一致。”

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中国的电动汽车生产厂商先前着眼于这一点,力图在墨西哥设厂生产汽车,以利用美国与墨西哥的自由贸易协议向美国出口。

但早些时候(4月18日),路透社以《面临美国压力的墨西哥将停止向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提供激励措施》为题报道说:“三名知情墨西哥官员表示,在美国的压力下,墨西哥联邦政府拒绝为电动汽车生产投资提供低成本公共土地或减税等激励措施,以此与中国汽车制造商保持距离。”

评论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拜登和特朗普的中国政策有何异同?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3:28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纵深视角》专访胡平:从一党到一人 习近平如何登上专制巅峰? 美国之音《纵深视角》邀请中国问题资深学者胡平谈习近平为何仅用5年一个任期,就废除了邓小平等几代中共领导人创立和实行的党内集体领导和任期限制的政治遗产,修改宪法,定于一尊,完成了从一党专制到一人独裁的过程。美东时间6月29日上午9点播出,敬请准时收看。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