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9:34 2025年1月24日 星期五

以色列以战止战,中国会调停伊朗就此休兵?


资料照: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到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017年3月21日)
资料照: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到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017年3月21日)

据传以色列向伊朗发动报复袭击之后,一些国家呼吁双方保持克制,中国外交部4月19日表示“反对中东紧张局势升级”。分析人士认为,以色列做出“以战止战”的攻击仅具警告性,对伊朗造成的实质损害应有限。伊朗虽扬言将“大规模且严厉”反击,但回击的选项不多。而中国虽对伊朗的经济影响力极高,但介入调停中东事务的能力有限,也会忌惮美国的态度。

以色列传出对伊朗发动报复性攻击后,欧盟、联合国、英、法、日本和中国等国都齐声呼吁克制。

中国外交部:反对紧张局势升级

资料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北京的例行记者会上。(2024年3月20日)
资料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北京的例行记者会上。(2024年3月20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4月1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反对任何导致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的行为,将继续为缓和局势发挥建设性作用。”

林剑还重申,中方支持“两国方案”来解决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冲突。林剑说:“我们坚定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将继续同有关各方一道为早日平息加沙战火、缓解人道局势,推动落实两国方案,做出不懈努力。”

此前,伊朗4月13日对以色列发动史上最大规模的空袭后,中国并未谴责;中国外长王毅4月15日还应约与伊朗当局通话,支持伊朗行使“自卫回应”的说法。

中方站队伊朗的立场引发以色列的强烈反弹。

对于以伊冲突再起,交战双方一开始都异常低调,不仅以色列政府和军方对袭击传闻保持沉默,就连被攻击的伊朗也不声张,据路透社引述不具名伊朗官员的话称:“这起事件的外国来源尚未证实。我们尚未遇到任何外部攻击,相关讨论更倾向于渗透而不是攻击。”伊朗还声称,核设施“安然无恙”。

以伊局势或战或合?

不过,外媒报道陆续传出,以伊冲突态势有升级可能。伊朗中部的伊斯法罕(Isfahan)、叙利亚南部、伊拉克等部分地区都传出遭袭击,而且伊朗当局,如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Hossein Amirabdollahian)4月18日才刚在联合国表态,扬言若以色列回击,伊朗将“做出果断回应”,让以色列后悔。

对此,中国事务专家、现任以色列北部一家科技公司高管的巧曙明(Sam Chester)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研判,以色列发动的攻击旨在以战止战,且避开伊朗敏感的核设施或无人机、导弹制造地,意在释出“到此为止、避免事态扩大”的讯息,他认为伊朗应该不会大动作回击。

巧曙明说:“以色列(袭击)旨在向伊朗示警,释出‘我们就此休兵,勿再扩大事态’的讯息。伊朗若再回击,损失会更大,因为伊朗长期饱受西方和美国的制裁,因此能采取的报复选项有限,而伊朗也不是以色列现在会優先处置的敌对势力。”

他说,以色列眼下有三大优先事项,一是稳定加沙局势,瓦解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目前流亡各处的势力;二是反制伊朗资助的黎巴嫩真主党对以色列北部几乎天天发动的导弹攻击;三是最关键的,保持与美国的联盟关系。

巧曙明说,以色列国民普遍支持政府保卫国民、解决加沙冲突的任何外交和军事行动,虽然对特定行动的效应,以国菁英决策圈时有不同的意见。

以伊局势充满变数,唯一确定的是各国已开始台面下的斡旋,以遏止伊朗大规模反击。

以色列专家:中国的中东策略充满矛盾

对于中国会不会介入调停行列,利用其对伊朗的影响力来劝阻伊朗对以色列发动第二波的回击?巧曙明说,他不抱期待,因为即便中国有影响力,但甚少出手,其中东策略本身就充满矛盾。

巧曙明说:“过去10年来,中国在中东一直有两大互相矛盾的优先立场。一方面,中国乐于利用中东来破坏美国的全球影响力;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中东稳定,因为中国自中东进口石油、天然气等。中东对中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他说,中国握有伊朗的生命线,因为受到国际制裁的伊朗有高达八、九成的原油都销往中国,虽然中伊关系一度紧张,因为伊朗不满中国的采购价太低,曾希望调高到符合市场水准,但面对中国这个大买家,伊朗并无议价权。

中国无力调停 不如隔山观虎斗?

多数华人中东专家认为,中国没有意愿调停,而且在中东的实力有限,也会忌惮美国的态度。

在台北的国家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侍建宇表示,以伊的互相攻击是去年10月以哈冲突的延伸,中国还是会对两国保持距离,采取看似中立的立场,因为以中国有限的实力,在中东根本无力调停,不如把烫手山竽丢给美国,不管美国最后处理得好坏,中国都不吃亏。

侍建宇告诉美国之音:“如果它(中国)强出头的话,很可能会造成自己的损伤,不如静观其变,它只要抢占道德的制高点就可以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它认为这是美国应该处理的事情,如果美国处理得不好,等于是敌人的失去就是它自己的获得,这是中国隔山观虎斗的基本态度。”

侍建宇指出,美国未能果断处理加沙走廊冲突,越拖局势越混乱,衍生的人道危机也让美国更头痛。至于中国近年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话虽说得漂亮,能否解决中东冲突也未可知,但让北京有了底气去指责西方的那一套没有用。

在台北的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李大中则说,北京只能呼吁各方克制,这种“反对任何导致局势进一步紧张升级的行为”的外交辞令对正在评估如何反击的伊朗起不了作用。

李大中告诉美国之音:“伊朗跟中国大陆的关系虽然是密切,但我不太能够说北京有多么大的影响力,可以影响到伊朗后续的判断跟(回击)作为,因为现在伊朗也有内部的一些压力,就是说是不是要回击?回应的程度?”

李大中还说,今年是美国大选年,拜登政府当然希望中东战火快速熄灭,且北京也不一定乐见冲突升温,中美双方在缓和中东情势上其实有一致的目标。

分析人士说,以伊双方至今仍采“有限度”的打击,显见都不想让冲突扩大到无法收拾,且中东局势混乱虽有损美国的全球领导能力,但动荡的局势对中国也不全然有利。

学者:中东混乱,中国站在十字路口的抉择

在台北的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颖佑则认为,以色列的报复反击完全合乎预期,虽然力道拿捏的程度尚不明朗。他说,从中国官方的制式反应来看,应略有默认以色列的反击还算适当的意味。

林颖佑也同意,伊朗后续虽不至大规模反击,但应会策动其所支持的激进组织对以色列报复,比如在红海作乱的胡塞武装组织(Houthi)。

面对中东混乱的局势,林颖佑形容,中国如站在十字路口。一方面,中东局势若恶化、甚至再度引发反恐战争,美国或须将重心再放回国土安全及中东事务,自然在印太地区抗衡中国的力道就少了许多;另一方面,中国也得慎重评估是否与美国总统拜登适度合作。

林颖佑告诉美国之音:“中国某些程度上面要跟美国进行合作,因为中国也担心,如果这么多的冲突导致拜登的落选,那川普上台之后会对于中国更加地不可控。”

不过,林颖佑也说,中国不可能支持恐怖主义,自然也期待伊朗适可而止。

(美国之音特约记者庄志伟对本文亦有贡献)

评论区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