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7:51 2025年2月14日 星期五

王毅访英引发争议,英国政府低调处理


2025年2月13日英国外交大臣戴维·拉米(右)在伦敦市中心卡尔顿花园1号会晤前欢迎中国国家主席王毅。
2025年2月13日英国外交大臣戴维·拉米(右)在伦敦市中心卡尔顿花园1号会晤前欢迎中国国家主席王毅。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2月13日访问伦敦,与英国外交大臣大卫·拉米(David Lammy)和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Keir Starmer)举行双边会谈。这是十年来中国外长首次正式访问英国,也是英国工党政府去年上台后,中英之间最高级别的正式外交接触。然而,观察人士说,很明显,英国政府正在为全面调整对华关系做准备,但又因这次访问引发争议而做出低调处理。


英国首相与王毅会面,强调“稳定但坦率”的关系

王毅此次访问不仅涉及中英双边经贸关系以及英国政府对中国人权记录的关切,也涉及全球安全格局的重大变化。

英国外交大臣拉米在会后表示,他与王毅讨论了“国际安全、乌克兰战争和中东局势”,但也明确向王毅提出了香港民主派人士黎智英被囚、人权问题以及中国对英国议员的制裁等争议性议题。

除了与拉米举行会谈外,王毅此行还罕见地与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Keir Starmer)进行了非正式会晤。

据路透社报道,斯塔默在王毅与英国国家安全顾问乔纳森·鲍威尔(Jonathan Powell)会谈期间短暂加入,并向王毅强调,他希望建立“稳定且相互尊重的中英关系”。

斯塔默的发言人向媒体表示,首相“重申了英国政府维护稳定和定期与中国接触的承诺,同时也会在分歧问题上坦率交涉。”

这位发言人还说,首相特别强调,希望深化双边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但英方仍会在必要时提出批评。

英国政府对王毅来访感到有些尴尬?

尽管工党政府对王毅的这次访问做出了低调处理,但这一外交安排仍然招致了批评,同时也在伦敦街头引发了抗议。

英国智库“地缘战略委员会”(Council on Geostrategy)中国政策研究员格蕾丝·西奥多洛(Grace Theodoulou)认为,种种迹象显示,“英国政府并不想引起人们对这次访问的关注,甚至可能为此感到有些尴尬”。

她向美国之音表示:“中国媒体报道说,王毅是应拉米的邀请来访的。如果你清楚地知道这是一次有争议的访问,为什么还要邀请一位高级官员呢?政府没有发布新闻稿只能证明,英国国王陛下政府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会招致各方面的批评。这并不会使工党政府在与中国重新谈判贸易关系时处于有利地位。”

这位分析人士说,很明显,英国政府正在为全面调整对华关系做准备。据新华社报道,商务大臣乔纳森·雷诺兹(Jonathan Reynolds)将于今年晚些时候访华。

前保守党议员、前英国首相的蒙古贸易特使丹尼尔·考钦斯基(Daniel Kawczynski)认为,在英国与中国之间存在很多问题的情况下,深化与中国的关系是不明智的。

他向美国之音表示:“这恐怕正是今天的中国,在一个非常成功的工业国家的外衣下,跳动着一个僵化、邪恶的共产主义政治局的心脏。要知道,归根结底,我们与中国之间的问题太多了。中国大使被禁止进入下议院。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但是因为中国正在对我们自己的国会议员进行言论审查,那些有胆量就香港、维吾尔人以及南中国海发生的事情发表意见的国会议员受到了中国的制裁。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即使在与苏联的冷战时期,我们也没有像制裁国会议员这样制裁人。因此,仅仅从下议院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关系表明了我们对中国的担忧。”

在前共产主义国家波兰长大的考钦斯基还警告称,中国对全球稀土资源的掌控将成为西方国家在未来几十年里面临的重大地缘政治风险。他认为,英国应该更加依赖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民主国家的经贸关系,而不是继续加强与中国的经济纽带。

中英关系的未来走向:合作还是竞争?

针对王毅的到访所引发的争议和批评,工党政府似乎仍希望在务实合作与竞争制衡之间寻找平衡。

英国外交、联邦及发展事务部的一位发言人对美国之音强调,英国政府将继续“在可能的地方进行合作,在必要时进行竞争,在必需的时候提出挑战”。

近年来,在美国和欧盟纷纷采取更加强硬的对华立场的背景下,英国政府也面临在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之间的两难选择。王毅此行是否会推动中英关系回暖,抑或只是一次象征性的接触,还有待观察。

伦敦,中国异见人士在中国外长王毅访英期间在中国大使馆外抗议,呼吁关注人权问题。(美国之音/李伯安)
伦敦,中国异见人士在中国外长王毅访英期间在中国大使馆外抗议,呼吁关注人权问题。(美国之音/李伯安)

伦敦的抗议者与人权组织的呼吁

王毅访英当天,一些抗议者聚集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外举行抗议。他们举着标语,呼吁英国政府关注中国人权问题,并批评中国政府对异见人士的镇压。

湖南长沙的家庭教会成员成小丹告诉美国之音:“中国没有言论自由,没有人权。我有朋友在国内因组织家庭教会和探望刚出狱的基督徒而被捕。我们今天来这里抗议,是希望中国能够实现言论自由和人权,结束独裁统治。”

来自广州的政治庇护申请人何智威则表示:“我们想通过这次示威呼吁中国政府释放政治犯,停止对新疆、西藏和台湾的压迫。在中国,政府不仅打压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在试图抹杀包括粤语在内的其他本土文化。我来到英国,就是为了为中国人民发声,推动真正的民主。”

中国政府一贯否认中国存在政治犯。中国的宪法保障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在王毅访问英国期间,人权组织也借此机会向英国政府施压。西藏独立运动组织自由西藏(Free Tibet) 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声明,呼吁英国政府不要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人权和国家安全。

声明警告说:“任何软弱或妥协的表现都会被中方利用。这意味着绝不允许在没有人权承诺的情况下签署贸易协议,也不能允许中国在东伦敦建立超级大使馆。”

关注香港人权问题的组织香港监察(Hong Kong Watch)也发布声明,强调王毅访英的背景是在“中共跨国镇压日益加剧、英籍公民黎智英仍被拘押、海外港人遭通缉、以及中国计划在伦敦建立超级大使馆”的情况下发生的。

该组织呼吁英国政府促请中国“停止对在英港人的跨国镇压,释放香港政治犯,并阻止中国在伦敦兴建超级大使馆”。

这个组织告诫说,如果英国政府不采取行动,将对英国国家安全及海外港人社群造成直接威胁。

评论区

XS
SM
MD
LG